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15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花芽、花朵、树形、授粉树和喷施PBO对库尔勒香梨突顶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其品质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 同一着生位置的花芽对突顶果率影响不大,顶花芽的突顶果率高于腋花芽,腋花芽果形指数、含糖量优于顶花芽.花序中先开的花突顶果率最高,随序位依次降低分别为72.6%、19.6%、9.1%和6.4%.留第2、3号花朵可以降低突顶果,既能保证果个大小和产量.配置不同授粉树不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开心形树形可以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盛花末期,喷施300倍PBO溶液可明显减少突顶果的座果率,改善果形,提高含糖量,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了花期短果枝上不同序位梨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变化,并对其相应序位的果实脱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序序位升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脱萼率呈增加趋势;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第1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3、4和5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第2序位胴部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在相同物候期条件下,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大小均表现为第1序位>第2序位>第3序位>第4序位>第5序位;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胴部维管束面积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15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花芽、花朵、树形、授粉树和喷施PBO对库尔勒香梨突顶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其品质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同一着生位置的花芽对突顶果率影响不大,顶花芽的突顶果率高于腋花芽,腋花芽果形指数、含糖量优于顶花芽。花序中先开的花突顶果率最高,随序位依次降低分别为72.6%、19.6%、9.1%和6.4%。留第2、3号花朵可以降低突顶果,既能保证果个大小和产量。配置不同授粉树不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开心形树形可以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盛花末期,喷施300倍PBO溶液可明显减少突顶果的座果率,改善果形,提高含糖量,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处理对不同序位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发育的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分析叶片和萼片对萼筒维管束发育影响的差异。【方法】 以杜梨为砧木的香梨为材料,在花序伸长期对库尔勒香梨进行摘叶与摘萼片处理,比较摘叶与摘萼片处理对不同序位香梨果实萼筒脱萼率与果实不同部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影响。【结果】 摘叶使第1、2序位脱萼率降低,第3、4、5序位脱萼率增加;摘萼片处理使第1序位脱萼率降低,第2、3序位脱萼率增加,对第4、5序位影响较小。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在不同序位间、果实不同部位间均存在差别,即随着花序伸长期进程推移,摘叶与摘萼片处理的第1、2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第3、4、5序位果柄、胴部、萼筒等部位的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摘叶促进第4、5序位维管束数目与第5序位胴部维管束面积的增加;摘萼片促进第1序位至第5序位维管束数目与第1、2、3序位维管束面积的增加(除第2序位胴部维管束面积受到抑制)。【结论】 摘叶对梨果实维管束发育的抑制作用较大,增加果实萼筒脱萼率;而摘萼片处理促进后期维管束数目增长,对果柄维管束的发育有较高的促进作用,降低果实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梨萼片脱落与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关系。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调查分析长果枝不同序位萼片脱萼率,比较不同物候期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从第1序位到第5序位,库尔勒香梨果实脱萼率高低顺序为5>4>3>2>1。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同一时期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不同序位表现为1>2>3>4>5,果柄和萼筒维管束面积不同序位表现为 1>2>3>4>5,而胴部的维管束面积表现为第1序位最大,第5序位最小,第2、3和4序位无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0.90*)和胴部维管束面积(-0.85*)呈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 (-0.99**)、果柄维管束面积(-0.97**)和萼筒维管束面积(-0.94**)呈极显著负相关。萼片脱落,与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相关,维管束数目少、面积小,萼片脱萼率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花粉和授粉量授粉对砀山酥梨果实萼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砀山酥梨果实外观,提高果实品质,以不同授粉品种和授粉量给砀山酥梨授粉,授粉后立即套袋,10 d后去袋,于生理落果结束后,调查果实萼片脱落情况.结果表明,有73.0%的处理3序位果实脱萼率显著高于4、5序位的脱萼率或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早美酥的全部处理、其他供试品种的1∶2和1∶4混合花粉的全部处理3序位的果实脱萼率都显著高于4、5序的脱萼率.以黄宝石或早美酥的1∶4混合花粉点授3、4、5序位花朵,可以分别获得73.2%、65.8%的果实脱萼率.若以50%为坐果率要求,用早美酥1∶6混合花粉点授花序中3、4、5序位花朵,可以获得80.1%的果实脱萼率.  相似文献   

7.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比较了花期短果枝上不同序位梨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变化,并对其相应序位的果实脱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序序位升高,库尔勒香梨果实的脱萼率呈增加趋势;从大蕾期到末花期,第1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3、4和5序位维管束数目和面积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除第2序位胴部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增加趋势外);在相同物候期条件下,维管束数目和面积大小均表现为第1序位第2序位第3序位第4序位第5序位;脱萼率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胴部维管束面积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受小剂量γ射线处理植物种子和柞蚕卵提高生命力的启示,1978年我们用137铯—γ射线照射量:5γ、10γ、10γ、20γ处理苹果花粉,并对幼果期、初果期、盛果期三种树龄果树进行授粉试验。经过多次重复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γ照射花粉是促进提高花粉发芽率和花序花朵座果率的最佳照射量,用5γ处理花粉,小区试验花粉发芽率平均提高62%,生产对比试验发芽率提高12~89%。用5γ照射花粉分别对幼果期、初果期、盛果期三种树龄果树授粉试验,花序花朵座果率分别提高4~10%,12~24%,生产对比试验花序花朵座果率分别提高4~16%,10~56%。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结实规律与保花保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茱萸同一花序中小花开放顺序是从边缘向中心依次开放,开放后第1~2天座果率最高。雌蕊可授期7~8d以上。异花授粉座果率最高。座果率与花期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呈正相关,每花序日开花数量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花期和生理落果期用B,TRIA,防落素,IBA,NAA喷施及拉枝和开甲等农业技术措施保花保果,效果显著而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摘除花序初生叶时间越早,数量越多,座果率越低;花序初生叶叶片数越多,叶面积越大,果台的座果率越高;上年的高产树,翌年花序初生叶叶片数量少,叶面积小,座果率低。喷不同浓度的尿素后,座果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库尔勒香梨果柄、胴部和花萼的维管束发育与萼片脱落的关系。以香梨为供试品种,分别对短果枝花序第4序位的香梨进行喷施清水(对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oic acid,TIBA)处理,并比较了短果枝第4序位的香梨在脱萼过程中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香梨脱萼率大小顺序为TIBA处理>对照处理>IA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果柄、胴部和萼筒部位的维管束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TIB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显著高于TIBA处理。脱萼率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可知,TIBA处理会影响萼筒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的增加,抑制维管束的发育,增加香梨的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12.
枣、酸枣不同部位花粉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月初、酥枣2个枣品种和酸枣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树冠不同部位花的花粉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及酸枣树冠不同方位花的花粉发芽率不同,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外围、南部内膛、北部外围、北部内膛,多重比较差异极显著;不同枝龄花的花粉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年生、二年生、一年生,多重比较差异极显著;枣吊不同节位花的花粉发芽率中部的第3、4、5节位花粉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基部的第1、2节位和顶部的第6、7节位;酸枣、酥枣同一花序不同级次花花粉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零级花、1级花、2级花,而月初次序为1级花、零级花、2级花、3级花,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父本品种授粉对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品种沙01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合理配置授粉树提高沙01果实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库尔勒香梨和沙01为母本,采用不同品种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通过测定果实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性状,观察其对坐果率和当年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授以单一父本对沙01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无显著父本直感效应。授以混合花粉后,库尔勒香梨和沙01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显著增高。[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安排不同品种混栽有助于提高库尔勒香梨和沙01的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早酥梨授粉结实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酥梨的授粉结实能力,为其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3种梨树品种的花期物候期进行观测,对照园中以园内无授粉品种而园周围有授粉品种(砀山酥和黄县长把梨)的为CK1,以园内配置2个授粉品种为CK2,供试园中套袋隔离早酥梨的花序,以上均为自然授粉,最终调查各种花序、花朵的坐果数。[结果]黄县长把梨的始花期和盛花期比早酥梨早2 d;砀山酥梨的始花期和盛花期比早酥梨晚1 d,均可作为早酥梨的授粉品种。早酥梨自花授粉的花序和花朵的坐果率分别为13.3%和4.9%;CK1和CK2的花序、花朵的坐果率分别为64.5%、14.5%和81.1%、30.6%。[结论]早酥梨虽有一定的自花授粉结实能力,但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配置授粉品种能明显提高其坐果率。  相似文献   

15.
为库尔勒香梨主干形栽培的高产增收,选择PBO、赤霉素、PP333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浓度对库尔勒香梨进行盛花期处理。结果表明:(1)盛花期喷施PBO300倍液、100mg/L赤霉素和80mg/L赤霉素+0.1%硼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且80mg/L赤霉素+0.1%硼的喷施效果最好,喷施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则降低了坐果率。(2)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有利于脱萼果率的提高。(3)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对提高库尔勒香梨单果重作用显著。(4)喷施PP333200mg/L可以有效改变梨果果形指数。(5)喷施PP333200mg/L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柄的生长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鄂杂棉28在丘岗区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和品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下部第1-6果枝产量极显著高于平均产量,下部果枝结铃较多,是产量的保障,中部果枝的单铃重较大,中部果枝和下部果枝是获得高产的关键部位。(2)下部第一果枝籽棉产量贡献率最大。(3)棉花纤维品质以中部果枝最好。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以中部果枝最大,其次为下部果枝,上部果枝较差。(4)果枝的第一、二果节结铃数最高,各果节产量呈现出随果节的外延而减少的趋势。就成铃的圆锥体而言,内围铃的产量贡献率最大。在丘岗区鄂杂棉28的高产栽培中,适当密植、科学施肥、合理化控是发挥中下部果枝的产量优势和中部果枝品质优势、获得高产的主要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初步探讨了‘四季花’龙眼同一花序二次开花的调控技术,结果表明:结果母枝叶片颜色基本变为深绿色时喷施多效唑(PP333,可有效地克服‘四季花’龙眼花序二次开花,使花序开花整齐度达100%;同时还显著地增加了结果母枝的粗度和花穗的总花量、雌花数、每穗果数、单果重。研究初步解决了‘四季花’龙眼同一花序上果实发育大小差异显著的难题。各处理中以300 mg/L PP333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3年生无裙膜避雨大棚+平面棚架栽培的翠冠梨当年抽生的长枝为对象,进行直立、斜生、水平3种不同开张角度处理并互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年水平处理的枝、花、芽形成比例为斜生、直立处理的1.60倍和3.53倍,斜生处理枝花芽形成比例为直立处理的2.20倍,第2~3年,开张角度大的枝组花序与花朵坐果率、单枝产量、单果重依次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开张角度小的枝组;水平处理单果重变异系数极显著小于斜生、直立处理,斜生、直立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之间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适时加大梨旺枝开张角度,特别是开张至水平状,能迅速将其旺盛的生长势转化为旺盛的结果能力,增加结果数量,提高产量,而且能增大果个,端正果形,提高外观整齐度,但改善果实内在品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