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主体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了主要作用,在主体因素中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就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客体因素中社会的用人观念、就业的市场和政策对就业也起了重要作用;“所学专业”、“工作经验”、“外语水平”、“社会用人观念”、“学历层次”依次排在诸因素的前5位。结合调查结果,章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根据彼德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的相关观点,在就业心理上,提出了”就业意向”的概念。尝试性地构筑了就业意向的初步结构,并就此作了实际的调查研究,阐明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及其与现实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强调了应进一步加强狱业意向”的研究和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科类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不仅能拓宽就业渠道,学生也能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但基层就业的总体效果并不乐观,就高校而言,缺少相匹配的辅导内容设置。针对这些问题,在生涯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生涯成长期、生涯探索期、生涯定向期、生涯准备期"的面向基层就业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生涯成长期是整个生涯规划流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因此,从学生个人、职业、专业三方面构建了包括"兴趣分析、性格澄清、技能发现、价值观定位"在内的面向基层就业农科类大学生生涯成长期指导模式,并运用多种正式、非正式的生涯评估方法和专业教育活动对生涯成长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因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导致的农村移民后期安置补偿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风险因素。以重庆市涪陵区三峡工程移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农村移民的需求层次、个人认知和村庄特征3个方面选取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后期扶持农村移民公众参与的行为逻辑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移民在建设项目完成后生活贫困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高贫困率、低就业率和低收入等特征;后期扶持工程略显疲软的根本原因在于难以把握农村移民的关键需求,农村移民对后期扶持的参与程度较低;农村移民基于后期扶持的参与行为受其行为意向影响显著,而行为意向受工程移民需求层次、个人认知和村庄特征的综合影响;迎合农村移民的需求、构建有效参与平台和政策保障是促进工程移民有效参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硕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解当前农林类院校的全日制农业硕士的培养过程管理绩效,研究基于教育质量提升视角,从教育软环境、教学硬件设施、导师培养质量和毕业与就业管理4个层面设计指标进行调研,集中向农林类高校发放全日制农业硕士关于教育满意度的问卷,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评价的因素重要程度依次是教育软环境、导师的培养管理、毕业与就业管理和教学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科研训练条件、导师的科研水平与指导频率、图书馆馆藏资料与电子书、教学基本设施、论文指导管理和答辩环节的各项制度安排执行情况等因素关系着全日制农业硕士知识学习和科研训练,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日制农业硕士教育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科大学生在回乡创业中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同在。农科大学生拥有农科专业知识、宽广的专业人脉资源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资金渠道狭窄、基础环境条件不利等问题,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回乡创业政策引导及高校大力支持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传统观念束缚和潜在风险考验等,对此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科大学生应对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情商对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情商是一种情感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和通用数,是相对于智商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它对于当代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情商的涵义与特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情商对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情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创业能力展现的主体,他们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着资金不足,创业热情高,实际行动少,政策普及不到位,高校开展相关活动少的种种弊端。通过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衡阳市三大高校为例)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就大学生创业意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个人、家庭、高校和国家4个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宏观大学生就业难形势下,农科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分析了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通过加强对鸯科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力度、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教育、就业观念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措施,转变农科专业毕业生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0.
农科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农科院校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就业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择业中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以校正毕业生就业中所出现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所好转,然而细究地方农业院校实际就业情况,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态势,农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就业趋势亦可持续向好发展。这就要求地方农业院校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切实摆正人才培养主体位置,积极探索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养真正惠及"三农"。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农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极大,农科专业的局限性使农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要使农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走出困境,学校应该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市场,着重采取发展无形市场、制定就业政策、增加物力投入等就业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海英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142-144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市场的比较分析,借鉴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经验,从市场供求理论的角度,指出中国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点在于就业市场需求不平衡,供给机制失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空缺,就业反馈机制不健全。提出坚持市场导向,吸引企业参与,提高毕业生自主就业的能力,学校做好辅助工作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针对农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宫佳  於朝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26-20828
分析了农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所在,提出通过转变就业观念,优化就业指导,提升实践能力,加强校企联合等就业应对措施,转变就业难的局面,提升农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苏德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86-22888
以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视角,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高校、学生个人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解决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仝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59-6860,6863
分析了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和低价难销的主要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供求关系紧张、生产成本推动、流通成本推动和市场游资炒作;导致农产品低价难销的主要原因是供求信息不对称、缺乏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农户的分散小规模经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构建农产品产销长效机制;二是扩大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三是控制农产品生产成本上涨幅度;四是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推进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科研究生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农科研究生充分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农科研究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存在着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滞后、农科研究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有障碍、导师对农科研究生就业发挥作用不够、农科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实现农科研究生充分就业的政策建议主要为:及时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与支持毕业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研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农业科研活动对我国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影响,介绍了农业高校学生参与农业科研的主要方式,如参加课外的农业科研活动、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把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提出农业高校学生通过参加农业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个人沟通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强学生择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破解土地细碎化难题和帮助农民增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农地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紧接着指出农地流转价格发生偏离对“非粮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价格过高在增加种粮成本的同时,也会倒逼生产条件的改进。而价格偏低对“中坚农民”有利的同时,也弱化了经营主体优化生产要素的意愿以及造成一定程度的抛荒撂荒。最后,从不同主体的视角,提出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大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