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1株野生马勃属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糖体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龟裂秃马勃。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干质量、菌丝生长势为指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龟裂秃马勃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尿素,最适碳氮比为20∶1,最适温度为28℃,最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6,最适p H值为5.0。  相似文献   

2.
木薯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吉苗  李超萍  时涛  林春花  黄贵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35-5438,5467
[目的]分离鉴定木薯炭疽病菌,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从我国海南木薯发病叶片上分离到2株木薯炭疽病菌CCGHN01和CCGHN03,通过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表明2株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2个菌株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最适温度分别是26和30℃,最适pH值为8.0,最适光照条件分别是光暗交替和完全黑暗。2个菌株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分别是28和30℃,致死温度为55℃10min。[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防治木薯炭疽病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冬虫夏草虫体上分离得到一株真菌,对其生物学特性和侵染力,及其与冬虫夏草菌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3 ℃,最适pH为7.50,最适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麸皮,对蝙蝠蛾幼虫的侵染力为100%,并在与冬虫夏草菌平板对峙生长中发现其对冬虫夏草菌的生长抑制率高达43.37%。PCR结果显示,从菌丝体中扩增获得了560 bp左右的一段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是白僵菌,GenBank登录号为KP284435。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结合六盘山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挖掘野生大球盖菇的资源,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探,以期为菌种生长发育创造最适条件。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ITS鉴定获得野生大球盖菇菌种,以大球盖菇Q1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菌种生长适宜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筛选。结果表明,培养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的为不添加无机盐的处理,在最适条件下菌种表现为菌丝体生长速率快,菌丝粗壮且浓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重庆地区危害蚕豆叶部的链格孢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重庆市分离得到蚕豆叶部链格孢属真菌16株,对其中代表性的2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根据ITS和EF 2个基因序列的比对,明确2株菌分别属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2株病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 H为7。[结论]该研究为重庆蚕豆链格孢病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西藏农牧学院校园采集到一株野生亚侧耳(编号为HGHZ02),为了使该菌种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聚类分析,鉴定菌株HGHZ02与勺状亚侧耳(Hohenbuehelia petaloides)的相似度达到100%,但通过形态学鉴定与地生亚侧耳形态特征最相似,因此将菌株HGHZ02鉴定为地生亚侧耳(Hohenbuehelia geogenia)。菌株HGHZ02菌丝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最适生长氮源为麦芽浸粉,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pH 7.0,最适无机盐为磷酸氢二钾。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GHZ02最佳生长因子组合为麦芽糖25.0 g/L、麦芽浸粉3.0 g/L、pH 7.0和温度26℃。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并研究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在NCBI数据库的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子囊菌门,格孢腔目,附球真菌属,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菌丝体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5~9,在供试的11种碳源上均可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在8种氮源培养基中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蛋白胨;光暗交替不影响菌丝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2℃。【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害的病原菌为高粱附球菌(E. sorghinum),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9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南宁桂花树上严重发生一种叶枯病,从病叶上分离到桂花叶枯病菌(编号CHS),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株CHS的形态及ITS序列,将其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8 ℃;生长发育最适pH值为6~7;不同光环境对该菌菌丝生长发育影响不大,黑光环境最利于孢子萌发;在供试的培养基中PD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丙环唑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由A. alternata引起的桂花叶枯病在广西的发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从患皮肤病犬患病部位分离出1株真菌,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ITS)的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曲霉菌的典型菌落和形态特征;经皮肤和腹腔接种途径感染免疫抑制小鼠,均出现与自然感染病例相似的皮肤病变;基于rDNA-ITS序列的分子鉴定证实该分离株为黑曲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