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尹 《河北农机》2019,(8):86-87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进行的修改在我国创设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加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了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民事公益诉讼作为公益诉讼的一种,对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权益有重要意义。现行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存在着对于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导致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狭窄;起诉主体资格标准过高等问题。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就要界定公共利益,扩大所保护的公共利益的范围;适当放宽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公益诉讼是一个以诉讼目的为基准的概念,明确公益诉讼的范围是建立各种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已基本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应作严格限制,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也应有明确界限.  相似文献   

3.
彭超 《湖南农机》2009,(4):101-103
公益诉讼是一个以诉讼目的为基准的概念,明确公益诉讼的范围是建立各种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已基本界定,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应作严格限制,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也应有明确界限。  相似文献   

4.
窃电行为根据行为性质的严重程度,要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甚至多种责任,笔者现谈谈这几种责任的具体承担形式。1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力司法途径,却未将公民纳入原告资格中,不利于切实解决环境问题。本文借鉴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根据我国国情,认为应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对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保障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帅杰 《河北农机》2021,(2):167-168
2017年6月我国出台了新《行政诉讼法》,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确立起来,明确了提起诉讼的主体仅限于检察机关。其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与案情认定密切相关,也影响着案件最终判决结果,同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影响巨大。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私益诉讼的一种补充,有其独有的特点,无法完全适用传统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制度。因此对其举证责任相关规定仍然有待探讨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举证责任倒置 保护弱者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诉讼程序法中举证责任倒置这一新规定被确立起来。本文例举几个与读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阐释解疑,以飨读者。1 举证责任倒置释义 我国民事诉讼中,民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提供证据的义务一般由起诉方承担。但在某些特殊的民事纠纷(如产品质量诉讼、医患纠纷)及行政诉讼中,由于双方当事人接触证据的难易程度以及收集证据的能力强弱不同,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难以或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为了救济特定条件下的受害人,规定将本属于原告应负的部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承担,由被告来承担提供这部分证据的责任,这就是举证责任倒置,它是“谁主张,谁举证”基本原则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李盛宇 《河北农机》2019,(4):91-91,93
环境公益诉讼这一诉讼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是我国追寻生态法制建设的通道。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施行迄今已四年有余,新法的颁布和实施给环保公益诉讼带来了积极的变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也逐步完善,但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还要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理论,取其精华,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张文华 《河北农机》2021,(2):136-137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土壤和充分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秉承着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先的理念,并且非常重视对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但是近年来行政机关的不积极合法履行职责或是直接不作为,致使社会公共利益被频频侵害,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内容。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将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细化发展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晓璐 《河北农机》2019,(9):123-124
目前,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增加,我们应该正确地面对环境问题不断严重、公众维护自身权利意识日趋加强的挑战,并积极创新探索保障公共环境权益的合理机制,让环保事业在法制的保护下更好地发展。环境公益诉讼,是当今为解决环境问题制定一个合法的法律程序,这个制度是一个全新的社会法律制度。当前,环境公益诉讼在原告资格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阻碍,根据我国法律,起诉主体必需与自身的利益有联系,这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了诉讼主体的主体地位。本文最先讲解了环保NGO的基本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此来解决我国环保NGO的不足。除此,也借鉴了美国和德国关于NGO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起诉资格的实践。通过这些分析,希望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贡献出有益的解决方案,使环保NGO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1 触电伤亡赔偿的民事责任问题民事责任,即民事法律责任或民事赔偿责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违犯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除法律规定外,一般采用过错原则.因此,是否过错违犯法定义务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触电伤亡的赔偿同样应遵循上述原则.谁(原告、被告或第三者)因过错违犯法定义务,谁就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王璐 《河北农机》2020,(3):118-120
民事诉讼中对于虚假诉讼行为引起司法后果的处理主要源于新《民事诉讼法》112条的规定,即主要分为驳回诉讼请求、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三类.但司法适用中,这三类处罚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有效性.通过辨析现行民事虚假诉讼司法处罚后果的不足之处,结合打击虚假诉讼行为的立法目的,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治理出路进行思考,完善现行司法处罚手段的同时构建综合防治机制,实现虚假诉讼的多元化治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进步,农机作为农业科技的载体已进入千家万户,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农村中极其重要的问题,许多事故当事人不懂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有关规定,以致使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笔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从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民事责任、赔偿义务人的确定以及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三个方面,浅析当前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民事责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  相似文献   

14.
正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民事侵权案件中虽然占比很小,但影响大、范围广,社会舆论一边倒,多数人认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供电企业的责任。法院审判及司法调解人员也会迫于舆论压力,从同情弱者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判决或调解供电企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赔偿一定数量的金钱了事。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健全的情况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一样,虽然法律明确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较过错责任原则有适用的先后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雪梅 《河北农机》2019,(2):107-107,111
法院诉前调解,就是在当事人将纠纷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在立案前安排专门的调解人员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若调解失败,则由调解人员退回立案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的机制。该机制不仅能缓解司法不足的矛盾,也体现了司法能动性和法院承担的社会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法院诉前调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强国的建设中,关乎民生的公益诉讼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参与。近年公益诉讼补充规定中关于特定的机关与组织不履行职责时由检察院在涉及生态保护、食品安全等损害公益的领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从公益诉讼实践与现状来看,公益诉讼制度诉讼仍存在诉讼主体局限、履职能力欠缺、制度不全、监督不力等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而自然人的原告适格也是环境法治公众参与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赵建华 《河北农机》2019,(9):104-105
电子送达是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方式之一,也是当事人接受诉讼通知和诉讼听审的途径之一。电子送达可以简化诉讼进程管理,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为此,应当以民事诉讼基本法理和法律制度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科技,大力强化智力支持,全面、规范、有效引导我国民事电子送达立法建设与实践推进,促进我国民事电子诉讼司法实践的深入发展,支撑智慧法院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上接第十期)六、农机事故的民事违法责任农机事故的民事违法责任,是指农机事故责任人由于违法、违章行为,非法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违法责任的方式有:1.人身伤害赔偿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农机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人身伤害赔偿包括八项: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2.财产损失赔偿因事故造成的机械车辆、物品、设施等的损坏,应当修复,不…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所规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就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产品质量民事责任主要就是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给予用户、消费者以财产赔偿。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一般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民事责任,即瑕疵担保责任(合同违约责任);另一方面是因缺陷产品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民事责任,即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一)产品瑕疵担保责任  1.产品瑕疵担保责任的概念  《产品质量法》所…  相似文献   

20.
八、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几个问题1.农机事故法律责任的关系。就农机事故的法律责任而言,违法者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责任者,同时要承担行政违法责任,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理、处罚。相对而言,农机事故的三大法律责任就好比一座“金字塔”,刑事责任(附带民事责任)处于塔尖,是最严重的违法,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最大,消除这种社会危害后果的方式较复杂,事故责任人有可能被判罚出局(吊销驾驶证,一定期限或终生不得再从事驾驶职业),依法处置后对相关群体也有极大的法律震慑力和教育作用;在农机事故中属极少数但具有典型性。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