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余粮村为研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背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余粮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现状、当地村民对旅游扶贫工作开展的期望和需求,并分析该村当前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的提出解决该村旅游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和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商洛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指出商洛旅游精准扶贫在精准识别、帮扶、管理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商洛市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商洛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指出商洛旅游精准扶贫在精准识别、帮扶、管理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发展提供一定参考,进一步推动商洛市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通过对陕南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意识薄弱、旅游扶贫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产业扶贫缺乏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市场拓展乏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薄弱等问题。结合陕南旅游产业扶贫开发实际,提出应通过坚持内生驱动引导提高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加强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大市场宣传与创新、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扶贫"模式发展和坚持可持续旅游产业扶贫发展原则等路径措施,促进连片集中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11-113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旅游扶贫开发对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的宏观经济社会效应,并不能代表和反映直接利益相关者——贫困人口的实际受益情况。村民获益性感知会直接影响旅游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的视角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感知的综合效益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民族地区动态检验和监控旅游扶贫工作的成效提供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旅游精准扶贫典型村丹霞山夏富村为例,构建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考核三位一体的扶贫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夏富村精准扶贫人群目标识别两步走,旅游精准扶贫的观念、资金、项目、技能素质、农旅融合、"互联网+"等精准帮扶措施,旅游扶贫贫困户信息精准管理、阳光操作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的旅游精准扶贫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三空"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开发旅游对乡村问题治理潜力巨大,但目前旅游扶贫效果不显著且缺乏持续性。为了对贫困农户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评价与分析从而实现精准帮扶,在对我国旅游扶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可持续生计的"三空"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分析框架,从生计角度剖析"三空"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同时以河北省涞源县留家庄乡作为案例区域,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案例区域可持续生计进行分析;找出案例区域旅游精准扶贫困境,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以期为我国"三空"地区旅游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大背景,研究辽宁省精准扶贫问题,通过从辽宁省扶贫现状入手,分析辽宁省旅游扶贫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和对工业遗迹开发的不足,结合扶贫工作的具体案例,梳理阜新市工业旅游扶贫经验,借鉴其中经验,对推进其他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永顺为例,对芙蓉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xcel和SPSS进行数理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差最大化旋转和交叉分析,研究居民的主要感知因子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各项因子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旅游扶贫产生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景区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的利益感知有差异,景区发展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阐述了其贫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名县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精准扶贫模式、力度及脱贫效果,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扶贫、加大财政扶贫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实施低保政策兜底等建议,以期为全国扶贫、脱贫,促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唐莎  刘强 《农学学报》2016,6(12):56-59
为了科学判断贫困地区致贫原因,找出贫根,避免盲目扶贫行为,精准制定扶贫对策,更好实现贫困地区全面小康,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为依据,以九寨沟县为实证,基于经济学的分析逻辑,提出因病因残致贫、资源条件致贫、农民教育水平偏低是贫困地区贫困的3 个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政府兜底和创新保险政策、加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力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GMM方法的安徽省16个城市2010—2018年动态面板模型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对贫困减缓的影响要大于金融贷款效率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同时,贫困具有持续性,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减缓贫困,而经济增长也能起到减缓贫困的作用。金融扶贫作为扶贫攻坚尤其是农村扶贫措施的一部分,在促进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减缓贫困的进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视角来看,今后亟待积极地扩展金融发展规模,进一步着力于完善征信体系,并切实提升对金融扶贫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燕山-太行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平泉市为研究对象,对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扶贫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地调查,评价平泉市食用菌产业扶贫的效果,分析该市食用菌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提高产业扶贫效果,为其他地区扶贫模式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倩  徐阳 《古今农业》2021,(1):9-14
解决环京津贫困带脱贫问题,是不容有失的政治任务,同时,对保障首都生态安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涞源县是环京津贫困带的深度贫困县之一.2017年至2020年全国农业展览馆对涞源县开展了对口帮扶,通过统筹推进扶贫协作、选优配强挂职干部、开展党支部结对帮扶、发展产业带动脱贫和积极开展调研指导五项重要举措,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88-290
休闲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从旅游影响的角度对休闲农业进行分析显得至关重要。特选取上杭县五龙村为例,从旅游地居民对休闲农业旅游影响的感知调查研究入手,分析休闲农业旅游所带来的各方面效益影响,指出发展过程中影响居民效益实现的负面因素,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提高居民受益度。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农学学报》2018,8(8):89-93
新常态下,创新精准扶贫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模式,尤其对于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扶贫攻坚更为重要。本研究以沙生植物欧李产业开发为例,论述了生态扶贫与经济扶贫相结合的新模式。欧李最大特点就是抗逆性强,生态功能显著,其果、仁、叶、根、花等综合利用程度高,经济效益明显。欧李产业涉及到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旅游观光等诸多领域,其综合价值的深度挖掘与产业开发,不仅是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大健康需求,也是扶贫攻坚及沙产业开发的需求。本研究认为,以生态扶贫为先导的经济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特性,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探讨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实施原则,并结合马落桥村建设实例进一步阐述扶贫助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以期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异地扶贫搬迁对于减轻生态压力和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扶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H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搬迁基数大、资金需求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搬迁户迁入移民社区后,面临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资源处置困难、社会融入艰难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应着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的关系、政策执行的程序性和灵活性问题、搬迁户的社会隔阂与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的内涵其实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必须首先明确生态旅游开发及水土保持本质,水土保持与生态旅游开发虽存在内在统一性,但仍是主次有别、互为促进的。在分析中复村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合作、综合管理观念、合作社作用及全社会参与这四要素,提出像中复村这类乡村今后的生态旅游开发应是由循环机制构建而成的水土保持型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一模式又必须通过监督、培训、合作三大内动力运行机制以保证其真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