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乌龙茶做青工艺及做青环境两方面对乌龙荼做青技术展开综述,包括不同阶段乌龙荼做青工艺及做青环境中温度、湿度、气流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空调做青的发展状况并对乌龙茶做青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独特的品质主要在做青工艺中形成.综述了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品质成分的变化、做青强度和环境因素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并对今后乌龙茶做青工艺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采用切细做青新工艺,并将其与传统做青工艺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同等做青条件下,切细做青叶的水分变化及叶象变化趋势与传统做青叶基本一致。切细做青叶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毛茶品质与传统做青叶相近。切细做青的特点是理化变化速度较快,因而可缩短做青时间,简化做青工序。它可能成为乌龙茶工艺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乌龙茶不同温度冷做青工艺试验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乌龙茶冷做青过程中理化变化的研究表明,在冷做青条件下内含物变化均呈较长时间缓慢进行,形成以轻晒青、轻做青(轻摇、薄摊、长晾、轻发酵)、重炒青、冷包揉、低温干燥为特点的乌龙茶加工的新工艺.冷做青温度以22-23℃为宜,温度过低内含物转化极为缓慢,做青历时长,内含物消耗过多,而使滋味鲜醇但淡薄且不耐泡,香气清细且带青气,对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5.
做青是制作乌龙茶过程中特有的一道工序。是乌龙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一个标志,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重要工序,做青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乌龙茶品质的优劣。同时,茶叶生产人员一定要掌握好傲青技术,不能按固定模式生搬硬套,而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傲青技术。即要通过眼观、手摸、  相似文献   

6.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以武夷肉桂鲜叶为原料 ,研究做青强度对做青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 ,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总糖减少 ;做青强度越大 ,水浸出物总量、多酚类总量、儿茶素总量和氨基酸总量也减少较多 ;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 ,但强度不同 ,下降幅度有差异 .还讨论了上述生化成分的变化与乌龙茶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及其香气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武夷肉桂鲜叶为原料,研究了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品质及其香气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授青可以促进香精油总量大幅度增加,在轻做青基础上,适当增加摇青次数可以促进香精油的积累,橙花叔醇、芳樟醇、α-法尼烯、(Z)-已酸-3-已烯酯+苯乙 醛等香气组分相应增加。笔者认为,在闽南加工工艺条件下,橙花叔醇是乌龙茶最主要的香气组分,与肉桂茶的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讨做青对乌龙茶香气形成的作用,采用XAD-2吸附剂捕集香气、GC和GC/MS分析,对乌龙茶做青及晒青工序的香气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晒青能增加香气组分数和香精油总量,做青则能改变低沸点和高沸点香气组分含量的比例;乌龙茶摇青工序中产生的花香特征化合物为,苯甲醇,橙花叔醇,水杨酸顺-3-己烯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两种未鉴定的组织。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做青后续加工过程中乌龙茶头香的变化规律,采用XAD-2树脂捕集头香,经溶剂洗脱,G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做青原料经后续加工,头香总量与乌龙茶特征组分保留量较大,且进一步调整了高低沸点组分含量比例。变化较显著的是:(E)-2-己烯醇、苯乙醇等8种组分基本消失;橙花醇、乙酸顺-3-己烯酯等9种组分含量减少;芳樟醇、乙酸苯甲酯等8种组分含量增加。摊青对照样头香总量、低沸点组分及特征组分保留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全套设备由做青设备、温湿度调节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等三部分组成。既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人工控制对乌龙茶在最佳环境条件下进行机械化连续做青作业,日生产率为750~1000kg 鲜叶。两年多来的生产试验表明,采用本设备制成的乌龙茶,其品质均达到高中档茶水平,做青质量优于安溪传统手工半机械化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结合茶鲜叶的特点和乌龙茶加工工艺特点,对南山白毛茶群体种进行岩茶(乌龙茶)加工工艺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轻做青方法,结合相应的烘焙工艺可以加工出香气浓郁清爽,滋味鲜醇的南山岩茶(乌龙茶)。岩茶的开发。可充分提高茶园鲜叶利用率,丰富产品结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结合茶鲜叶的特点和乌龙茶加工工艺特点,对南山白毛茶群体种进行岩茶(乌龙茶)加工工艺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轻做青方法,结合相应的烘焙工艺可以加工出香气浓郁清爽,滋味鲜醇的南山岩茶(乌龙茶)。岩茶的开发。可充分提高茶园鲜叶利用率,丰富产品结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乌龙花香型绿茶加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乌龙花香型绿茶的加工工艺流程晒青、摇青程度的不同处理,探讨出加工乌龙花香型绿茶的最佳加工工艺;并表明,把清香型乌龙茶加工工艺运用到绿茶的加工上来,有利于减少夏茶的苦涩味,提高绿茶的香气,加工出高香的花香绿茶。  相似文献   

14.
闽侯县为福建省高山乌龙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该文总结了近年在闽侯县示范推广的高山乌龙茶标准化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迅速脱水干燥保香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机进行乌龙茶干燥工艺试验,揉捻叶不经冻结,直接在干燥机内加低温干燥。该方法与常规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相比,大大减少了干燥所需的时间,而且乌龙茶产品香气鲜灵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芬芳,综合品质明显超过传统热风干燥的鸟龙茶品质。这是一种既能提高乌龙茶品质,又能较快干燥的新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智能识别技术是水产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技术。水产养殖中的智能识别是通过研究并利用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水下生物和环境的监测,并对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和预测,以实现自动化养殖为目的。本文从生物的物种识别与分类、年龄识别、性别识别和行为识别4个方面分析了水产养殖中智能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阐述了水产养殖中采用的主要智能识别技术和原理,并对今后水产养殖中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渔业现代化、智慧化发展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畜禽养殖智能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现代畜禽养殖正朝着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智能养殖技术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促进畜禽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提升我国畜禽养殖产出效率、降低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依赖、实现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满足规模化畜禽生产对品质安全、健康管理、提质增效的需求出发,重点介绍了模块化装配式畜禽舍建筑与热环境耦合调控技术、养殖环境参数精准监测与智能调控技术以及畜禽智能化饲喂、饮水、投药设备、畜禽舍清粪工艺与自动清粪装备、畜禽生产信息实时采集与智能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畜牧装备产业的薄弱环节和卡脖子问题,并对中国畜牧业机械化与智能装备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乌龙茶加工中“包揉”工序劳动强度,采用“包揉加锅炒”造形工艺代替传统的乌龙荼“包揉”工艺.比较了不同锅温(60℃、70℃和80℃),炒板摆幅(大幅、小幅)与摆速(57、67 r·min-1)及投叶量(3.7、4.2和4.7 kg)对乌龙荼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锅炒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投叶量为4.7 kg,锅炒温度80℃,小幅摆速为67 r·min-1处理的乌龙茶内含物质丰富,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9.
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乌龙茶在热风干燥过程中香气易于损失、冷冻真空干燥时间长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干燥乌龙茶,即茶叶不经预冻,直接放入真空冷冻机内,控制机内温度在55℃、真空度在100(±30)Pa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以传统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乌龙茶中叶绿素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感官品质以及茶叶复水性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真空干燥所得的乌龙茶产品外形色泽翠绿、香气鲜灵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芬芳,综合品质高于用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品质,且能耗和时间均比真空冷冻干燥具有优势,是一种能提高乌龙茶品质的新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饮料的反渗透浓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茶饮料的温度、浓度和压力对反渗透浓缩速度的影响,检验反渗透膜的再生性能,测量浓缩过程的能耗,鉴定浓缩茶饮料的品质、结果表明,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高品质、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有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