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晋中市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效果,采用实地调查和AHP法,分别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取10个代表性评价因子,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并分级。在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中,生态效益权重最大,为0.633 2,其次为景观效益,权重为0.239 5,服务功能的权重为0.137 3。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在四种不同的配置模式下,乔灌草植物景观被归为Ⅰ级,而乔草、乔灌、灌草植物景观则被归为Ⅱ级。通过对植物资源调查和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研究将为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植物空间塑造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总结乡土景观的概念出发,研究乡土景观在郊野公园绿地中的营造手法并得出5个营造要点:将人工干预程度降低到最小,创造具有宜人尺度的空间;大手笔再现田园风光,产生柔美景观;创造多样的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丰富的栖息环境;解读地域文化,寻找心灵故乡;共享丰收景象,再现生命氛围。以山西省圣天湖湿地公因为例,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9个功能区的设计来营造优美的乡土田园风光,以期为郊野公园的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郊野公园是城市边缘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应用对于郊野公园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研究结合榆林市榆溪河郊野公园案例,以“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融为目标,提出乡土景观资源在郊野公园中的保护、延续与再生应用策略,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现代城市人群游憩需求、展现地域乡土特色、促进周边区域发展、构建符合现代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方面展开叙述,分析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当中植物配置对其的影响和意义,并以江西省本土湿地公园新余市孔目江湿地公园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郊野公园作为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的公园类型之一,在功能上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公园,通过对北京将府公园各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归纳出郊野公园的基本功能及对环境的作用。旨在通过总结归纳北京郊野公园的功能特征,使之成为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的基础参考,以便发挥最好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马潇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43-6645
探讨了湿地植物的配置方法,认为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水面应以水生植物成片种植为主,陆地以乔灌草搭配种植为主;在湿地植物配置方法上,应注重湿地植物的色彩景观营造,并将乔灌草搭配种植,营造陆地空间层次景观。以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公园概况及其植物配置现状,指出其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湿地水生植物景观单一,陆地植物选择及配置单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方法,以营造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序列,构建丰富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概括介绍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生态恢复原理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并对今后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应用生态恢复原理进行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婷  车生泉  周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82-6685
以上海市为例,对郊野公园型植物群落生态景观特征和空间特征、游憩活动进行调研,并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植物群落综合评价体系,从生态、景观和游憩方面对样地进行评价,总结和比较分析5种类型植物群落显著特征,为未来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余婷 《北京农业》2014,(24):68-69
总结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乡土植物的特点,包括其适应性、经济性、地域性,指出乡土植物研究方面存在的盲点。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为例,阐述了乡土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应用原则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湿地公园是集改善生态环境与市民游玩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场所。为掌握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植物种类,对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河流湿地面积114.47公顷,人工湿地面积312.26公顷,植物共有79科98属114个品种,其中栽植植物共有50余万株,且各类植物搭配合理。  相似文献   

11.
郊野公园作为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的公园类型之一,在功能上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公园,通过对北京将府公园各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归纳出郊野公园的基本功能及对环境的作用。旨在通过总结归纳北京郊野公园的功能特征,使之成为规划建设郊野公园的基础参考,以便发挥最好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是以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目标的规划理念的体现。作者将尝试以淮河中游安徽省三汉河湿地为例,从EI的尺度分析、生态网络的构建、人工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将EI的理念运用到湿地公园规划中.以期为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湿地,实现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提供可持续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蒲鸭河自然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26种在湿地景观营造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植物,结合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将其运用于湿地景观的色彩设计中,提出湿地景观色彩设计的植物配置模式,最终归纳总结出植物在湿地景观色彩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襄樊市熊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在全面分析其自然概况、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自然生物条件和景观格局进行了生态评价,提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措施和建议,探讨在保证自然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湿地公园规划,以期为我国湿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积极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节约型绿地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主要包括节地、节水、节材、节能、节力等方面.根据相关研究,搜集了郑州市老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的基础数据,统计了其绿地建设的基本分布状况,对郑州几个重点公园绿地是否贯彻节约理念进行了评价,并以郑州碧沙岗公园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建设节约型公园绿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进一步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苏州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结果,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指标0.822,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指标0.713,湿地公园社会文化价值指标0.818,湿地公园美学指标0.760,景观综合指数得分0.802,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22.5 m;地被种类在12~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天津桥园为例,对色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从色彩分析方法入手,用Color Impact软件对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的色彩应用范围。选择景区内的5个主要景点为研究对象,运用HSB模式分析景观色谱,总结色彩应用,进而提出适合城市湿地公园的色彩设计要点,期望能够对今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色彩景观设计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讨:以上海西沙湿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湿地公园植物景现的设计方法,结合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分析其水生植物、湿生植被等主要植被的构建模式的优缺点,提出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加强建设郊野公园,郊野公园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位于杭州南部生态带的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例,分析了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功能价值,说明杭州发展郊野公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