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智慧农业是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在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及推动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山东省2009—2019年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山东省智慧农业生产效率,并采用ESDA方法分析空间演化趋势,再建立Tobit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地区智慧农业发展不均衡,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特征,整体呈现"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先下降后升高"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技术进步与智慧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农业机械密度、农业规模化水平、城镇化率、工业化水平对山东省智慧农业生产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支农水平和种植结构具有显著负向效应,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溢出或集聚效应。最后根据相应的结论提出山东省应加快落后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该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利用DEA模型对河北省11地市农业生产效率分别进行测算,并使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石家庄、唐山、秦皇岛、承德各年份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均为1,实现了DEA有效,省内各区域差异较大;在非DEA有效的地市中,纯技术效率值较低,技术转化率有待提高;6个地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市规模报酬递减,4市规模报酬不变;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主要因素有单位面积化肥施用强度、单位耕地农机动力、单位面积产出、互联网宽带接入数。据此提出构建新型驱动机制、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技术进步下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分异,首先利用超效率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测算2009—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效率,其次使用泰尔指数分析农业用水效率的区域差距,最后应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不同地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自治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控制地区内部差距扩大是提升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年降水量、灌溉水价、节水农业技术水平和水资源禀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效率都有一定影响,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各地区根据不同的情况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推进节水农业进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农业生态效率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微弱下降趋势。2) 2000—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热点分析发现,农业生态效率“热点”区域主要位于豫西地区,“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豫中地区。2001—2015年,豫西地区与豫中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差距持续扩大,但从2019年开始差距呈现缩小趋势。3)从2000—202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农业总产值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逐渐增强,财政支农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一直较低,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该研究结果能够为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黄河流域中上游2011—2020年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之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普惠金融对该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中上游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值处于中等水平,且表现出上升趋势。分区域分析,上游地区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其增长较快,中游地区虽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但整体发展趋势弱于上游。各省(市)中,从各省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值要明显高于其余省(自治区),陕西省的效率值最低。(2)普惠金融总指数对黄河中上游整体及上游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中游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对黄河中上游整体及上游和中游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指数分别对黄河流域中上游整体及上游和中游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均有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为促进贵州农业发展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0—2020年贵州省9个市(州)面板数据,借助DEA-Malaquist和Tobit模型,分析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2010—2020年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均值总体水平较低,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略有下降趋势;2010—2020年全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中增长趋势,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上相一致,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农业机械化以及受教育水平与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进一步提升贵州省农业生产效率,须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适当增加财政支农金额,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网络结构状况,因地制宜发展各地区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EBM模型和随机面板Tobit模型对福建省2000~2017年9地市农业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的地市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2000~2017年,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人均农业增加值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存在"正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对外开放水平对环境效率产生正的影响效应,而工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农药使用强度对福建省农业环境效率产生负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对于保障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科学测度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客观依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生产率指数,对2010—2019年北京市及各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近年北京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但不同年份和区域的增减幅度不同,且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未能实现同步增长。基于此,提出了优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完善农业创新推广体系等提升北京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浙江省诸暨市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运用2016年对诸暨市114户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构建Tobit模型,以分析各因素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场主受教育年限、土地经营面积、是否聘用过农技人员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建议从深化落实配套政策、开展示范创建、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质量监管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建立超效率非合意SBM模型计算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农业用水效率M...  相似文献   

11.
采用TPS-2光合测定系统、OS-30P手持荧光仪和碳同位素技术测定了阿克苏市的5个枣品种—冬枣、灰枣、骏枣、临猗梨枣和赞皇大枣的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研究了净光合速率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一般在12:00左右达到峰值,整个生长季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小关系依次为:赞皇大枣>冬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2)5个品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排序为:冬枣>赞皇大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3)5个品种长期水分利用效率,依次为冬枣>赞皇大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骏枣和灰枣表现较高,赞皇大枣和临猗梨枣次之,冬枣最低;4)5个品种气孔导度均表现出"早晚高,午间低"的现象,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有所不同;5)5个品种净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子有所不同,但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均为各品种的主要影响因子;6)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表明,冬枣的耐光性低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冬枣、赞皇大枣和临猗梨枣属于高光合、高蒸腾和低水分利用效率品种,而骏枣和灰枣则为低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且具有较强耐光性的品种,更适宜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缺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残膜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地膜残留量,为阿克苏地区棉田残膜污染防控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经过多年的覆膜栽培技术,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较大.对该地区棉田地膜残留状况、残膜分布特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梅花采样法采样,按照不同耕层以及不同残膜面积分类统计.[结果]阿克苏地区棉田土壤中地膜平均残留量高达134.09 kg/hm2,污染严重.残膜在土壤0~30cm耕作层中都有分布,三个层面(地表、0~12 cm、12~30 cm)中的残膜量依次约占总量的5.88;、44.92;和49.20;.残膜主要是以4~25 cm2的大小存在于土壤中,土壤中残膜质量与残膜片数呈正相关关系.阿克苏地区各县与第一师各团场相比棉田地膜残留量较多.[结论]土地管理模式和农作方式是影响地膜残留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各县和第一师各团场对比表明,土地管理模式较好的地区棉田地膜残留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
采用18072015年阿克苏的洪水灾害数据以及19952015年阿克苏的洪水灾害数据以及19952015年该地区洪水灾害易损性数据,运用Excel2003和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作图,对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洪水灾害呈现出发生频率上升,发生周期缩短,年内主要发生在6、7、8这3个月,且受灾县市比较多;危险性:从洪水类型看,暴雨洪水危险性最高,融雪洪水、混合型洪水和突发洪水危险性相差不大;洪水危险性从县市看,乌什县、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为高危险区,沙雅县、拜城县为中危险区,其余为低危险区;易损性:库车县、新和县和阿瓦提县为高易损性区,沙雅县、温宿县、阿克苏市是中易损性区,拜城县、乌什县为较低易损性区,柯坪县为低易损性区。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是影响阿克苏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近年来农业受灾数据。分析了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及其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以期科学地减少阿克苏地区的农业受灾损失。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对阿克苏地区建筑节能相关单位、政府机关、居民进行了建筑节能的现状和认识调查,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阿克苏地区建筑节能的发展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酸枣冠瘿病在新疆阿克苏的发生危害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酸枣冠瘿病在新疆阿克苏红枣栽植区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酸枣1年生实生苗肿瘤主要发生于根颈部位,多数苗木每株1个肿瘤,肿瘤平均直径1.3 cm,发病率为3%~5%,病情指数为1.75~2.10.分离获得的160个可疑菌株,绝大多数存在于皮层组织,木质部很少.根据菌落特征将其归为4种,2种为优势细菌,其分离比率占总菌株的95%.通过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及菌落培养特征、革兰氏染色等,并通过西红柿接种快速诱导根系产生肿瘤,确定引起当地酸枣冠瘿病的病原为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mith and Townsend) Con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以气温为代表的气象条件和以化肥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用电量为基础的物化投入水平是形成棉花产量的两个重要方面,研究二者与棉花产量的关系,为棉花生产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阿克苏市和库车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两地1980 ~2009年的日平均气温数据和1988~2009年的棉花生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克苏市和库车县4~10月月平均气温和≥15℃活动积温在波动中逐年上升;温度较低时,棉花气象产量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气象产量指数不再增加;偏暖年和中等偏上水平的物化投入组合对应较高的棉花单产.[结论]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适度的物化投入既能提高棉花单产,又有利于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8.
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平台,以阿克苏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6年1:1 600 000的行政区划图及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对阿克苏地区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0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体动态特征是未利用地和牧草地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增加;(2)10年间阿克苏地区土地结构变化绝对指数为8,其中:园地,交通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牧草地、未利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小;(3)引入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阿克苏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结构、种群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地区的典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流、物流和价值流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能流方面,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水平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物流方面,农田肥料投入单一,主要以化肥为主,并且化肥使用量已超出最适施肥量范围,已造成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在价值流方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产投比不高,处于单纯的农作物生产阶段。分析表明造成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缺乏等因索。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新疆阿克苏地区红枣、核桃、苹果、香梨、杏5类林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特点,探讨了5类果品生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总结了5类林果种植的适宜气象条件、温度指标及影响林果丰产的气象灾害,为今后林果气象业务和服务提供技术指标,以期提高林果气象服务水平,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