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析了各种城市废弃地植物景观产生的原因与植物景观营造面临的问题。根据对植物景观营造整理程度的不同,探讨了城市废弃地植物景观改造的4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矿山废弃地是人为干扰而形成的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在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和植物景观重塑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邵阳市隆回县农业产业园区中的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及植物景观建设的情况。通过生态恢复和景观设计手段,主要从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恢复、植物景观恢复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为当前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重塑提供具有可实践性的参考,使得废弃地生态经济价值提升,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地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3,(6):86-91
结合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实际,对植被恢复的理念与原则、植物品种的选择搭配,以及植物景观空间的构建、色彩搭配、时空序列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与植物景观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安大华纱厂景观改造项目,对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以恢复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脉为切入点,以"场所精神"为依托,在尊重原有场地肌理、保护场所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用现代科学的设计手法,提取原有的工业符号和元素,创造出具有新的活力的现代景观空间环境,为城市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人为干扰越来越多,逐渐提高的人工植被及硬质铺装数量增加了斑块破碎度,但并未使植物多样性及景观异质性得到提高。文章在对东湖风景区核心区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各景区斑块现状,并对城市内风景名胜区的植被规划提出建议,以期为城市风景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新领域,将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城市工业废弃地的相关概念、特征、保护内容与方法、景观设计手法与生态恢复途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等。以鹰潭市白鹭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保护性景观设计与恢复性生态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以期为往后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阔步前进和发展,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中小型矿山生态环境问题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与大型矿山相比,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废弃地往往很不规范,甚至很破碎,复垦与植被恢复难度大,效果和效益较难体现。为达到深入开展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废弃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治理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目标,采用工程地质测绘、跟踪监测、遥感等方法,对遵化市新店子镇团瓢庄乡东李庄子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遗留中小型矿山废弃地的复垦与植被恢复实效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在相同气候区条件下,影响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中小型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废弃地的形态、物质组成、植被结构匹配设计等几个方面;高陡岩质边坡复垦与植被恢复率是影响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废弃地整体植被景观重构的关键。结果表明,对乡村居民点可视范围内矿山废弃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应充分考虑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并结合当地乡土植被和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针对废弃地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复垦与植被恢复规划和工程设计,既要考虑生态效益,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景观和社会等效益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采石迹地生态恢复与景观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市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实际,对采石迹地类型划分、采石迹地立地改造、生态恢复中植物品种的选择与色彩的搭配、生态景观序列的展开与景观节点的设计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北京市采石迹地生态恢复与景观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景观生态应用需要一种适当的植被分类系统来对植被状况进行尽可能详细描述。这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个通用的、基本的要求,常常会基于几个不同植被分类系统的植被详细清单和描述性信息,目的是合理描述植被用于景观设计的环境清单,从而提升场地环境的美学体验、优化空间结构、增强人的活动体验和控制场地边界。【方法】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是根据Marsh提出的"五层次分类系统"原则,综合了林奈植物分类系统、形态结构分类系统和生态分类系统等方法进行的整理,包括植被整体结构、优势植物类型、植物大小和密度、植被生长的场所、栖息地和重要植物种类等5个层次。【结果】以湖北宜昌市滨江公园为例,将滨江公园长度为5.6 km的带状绿地分成A~F6个样地,运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方法,从侧重园林景观用途的应用层面来探讨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在城市滨江带景观生态应用中的适应性。滨江公园带状绿地带共计70科132属175种植物,乔木、灌木、地被和藤本三者之比约为3:2: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约为3:2。主要的观花植物的观赏时间基本涵盖四季,色相与季相变化丰富;但各样地分段存在植物配置较单一、垂直结构失调和植物景观缺乏特色等问题。【结论】提出景观生态应用策略:1)结合多层次植被分类系统进行植被描述与分类,提升整体绿地景观质量;2)调整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使群落生态特性匹配相应的配植形式;3)营造滨江带绿道景观空间序列,彰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江绿地植物景观营造——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江绿地是滨水绿地的一个类型,是城市中大江大河沿岸绿地。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城市滨江景观的建设越发重要,作者论述了滨江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提出滨江植物造景应以保护和植被景观恢复为主、此外还提出造景应考虑植被景观的时间性、空间性、及意境美,并以株洲市湘江风光带植物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其个各环境梯度作了植物景观规划,以期为株洲湘江风光带的合理开发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济南居住区绿化景观现状、园林植物种类及配置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济南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的选择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物多样性方法和原理,从植物和动物2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内容,提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应根据绿地的功能和生境类型进行植物配置,构建以自然群落为基础的人工群落,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通过规划栖息地和建设生态廊道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动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该文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校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环境中的一块净土其绿地植物群落组成结构、规划设计水平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目前,郑州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缺乏、形式简单、维护需求量大等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郑州市建成区15个高校校区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文中分析具体群落结构内容,得出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郑州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乡土树种在城市森林中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土树种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文化底蕴充分、适生生态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和管理便利的优点,作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此文对理解"城市森林"建设为何重用乡土树种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住宅小区植物景观营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植物造景要以景观生态功能性、景观文化性、景观动态美学为原则.以杭州·原舍花苑居住小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住宅小区中不同功能绿地的植物配置要求及景观特色,认为住宅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要强调生态效益,注重人性化,体现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找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来调节身心,居住区绿化对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对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海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其生境较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难以恢复。在目前海岛的园林绿化或整治修复过程中,大多沿用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但对海岛并不完全适用,针对海岛植物种植管控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文中基于海岛植物种植的难点,针对海岛植物生长限制因素及种植管控的构建原则,结合多年的海岛调查及种植实践经验,整理和总结种植管控技术在前期调查、方案设计、种植施工及种植养护管理措施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海岛植被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大面积种植园林植物,而园林植物的挥发性气体能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需引起广泛关注。园林植物的挥发性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对人体心理、生理的响应,或通过改变城市环境等间接途径来影响人体健康。在心理方面,植物挥发性气体能调节情绪及舒缓压力,提高认知能力和想象力,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在生理方面,植物挥发性气体能产生刺激作用,减低血压,调节心率和脑活动,提高人体免疫力。植物挥发性气体还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生长、调控昆虫行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间接改善人体健康。因挥发性气体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既会对人体有一定功效,也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在进行康复景观植物规划与设计时,可根据植物挥发性气体的作用来进行植物选择和群落配置,以实现植物景观对人体康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群落的现代演替理论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了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历史,阐述了几种主要的、有发展前途的演替理论和学说,它们是促进作用理论、初始植物区系学说、适应对策演替理论、资源比率理论、等级演替理论、螺旋式上升演替理论等,由此总结了植物群落演替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alyses about green space systems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 per-ceived bias towards the landscaping effect of green spaces to be built in urban areas as opposed to the perception of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designed plant communities. Give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benefit analys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idely applied today, the methodology to calculate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to model the expansion of urban green spaces by CITY-green 5.0 and its conditions for application were explored. We propose that aerial images can be substituted by AutoCAD graphics of a green space contain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plant dispositions by digitizing the key features 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quickly and to offer proper guid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mall scale green spaces in urban are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otential application range and prospects for extension of the method are introduced 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the green spaces on the campus of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Kunming,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