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2007年12月覆盖广州市的印度IRS-P6卫星影像为信息源,以GIS为平台,结合GPS定位外业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得到2007年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各类城市景观分布不均匀;城市森林景观类型比较集中;道路和水体的景观分维数相对较大,其景观边界格局最复杂,城市景观受人为干扰大;广州市城市景观类型丰富,破碎化程度高。该研究可为广州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景观格局是城市生态建设和规划的重要内容[1].城市森林绿地是最重要的城市生态用地,对维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改善和调节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的生态源地.由于城市与城市郊区在空间上邻接,城郊的森林绿地也对城市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2-3].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个旧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景观指数法对个旧市城市森林5种景观类型的格局进行了分析。所使用的景观指数包括斑块特征指标、景观多样性指标、景观空间关系指标等。结果表明:个旧市城市的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各景观类型的优势度有较大差异,其整体上,异质性较差。而各景观类型拥有的斑块数分布很不均匀,从面积和斑块数来看,以公共绿地的斑块数最多,面积最大,为个旧市城市森林的主导景观。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较近于均匀分布格局,生产绿地和风景园林接近于随机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景观指数中,大部分指数之问景观格局信息重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从现有景观指数整体出发,应用聚类分析将景观指数分成不同的类,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各类型之间景观指数的相关性,从整体上揭示景观指数的信息重叠量。  相似文献   

5.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沈阳三环内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数目、斑块面积、斑块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分维数、聚集度等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各行政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浑南新区、东陵区、和平区森林景观格局最合理,大东区、皇姑区、于洪区次之,铁西区、沈河区最差。  相似文献   

6.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真彩航片对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斑块平均值以风景游憩林最大,达到1.85hm2;生产经营林次之,为1.34hm2;生态公益林、道路林和附属林的斑块平均面积较小;不同城市森林类型均以小斑块为主,总体比例超过90%,中斑块以上类型分布偏少,大斑块以上所占比例仅为1%左右.各类型多样性指数与景观斑块破碎化均以附属林最高,道路林次之,生态公益林居中,生产经营林较低,风景游憩林最低;各类型所受的人为干扰程度相近,在边缘上的差别不大,而形状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以风景游憩林最大,生态公益林和生产经营林居中,道路林和附属林最小.各类型要发挥城市森林的景观效应,只有在各方面分别改进,才会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城市森林发展动态及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攀枝花市近十年城市森林主要定量指标数据和物种相对丰富度、破碎度、均匀度、优势度等4个主要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分析,第一次从宏观角度对该市城市森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攀枝花城市森林覆盖率、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这3项指标已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标准,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接近国家标准。市区有植物2 000种,研究区有植物1 326种,城市森林的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为66.3%,城市森林破碎度指数0.0465,均匀度指数0.1242,优势度0.8758。综合各指数分析:攀枝花城市森林中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行道树及其它绿地、苗圃地、果树林、竹林等几种完全根据人们的需要构建的城市森林类型,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大,分布零散,抗干扰能力差,在整个城市森林景观中不占优势,占面积比例为12.18%;而公园、城市近郊的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等城市森林类型,物种组成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多数都具有自我繁衍和发展扩张的能力,占面积比例为87.82%。攀枝花城市森林体系有着物种丰富,自然植被量大的先天优势,但由于起步晚,工业生产影响大等原因,存在分布不均,功能不完善,群落结构单一,单位面积生物量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鹏  刘苑秋  刘青 《绿色科技》2022,(9):179-184+190
为了明确南昌市中心城区内涝事件的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城市内涝事件的影响因素,以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昌市中心城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和红谷滩区)为研究区,利用网络收集所得的83个内涝点,结合DEM和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10.7和SPSS25.0在不同分析尺度下,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南昌市内涝事件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昌市的“一环”以内,呈现两个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格局。城市内涝事件的热点主要分布在红谷滩区和东湖区,其中在2 km分析尺度下(Moran’s I=0.6718),南昌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内涝点分布的聚类趋势最强。(2)70%的内涝点分布在低洼地带,93%的内涝点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地区,说明地形因子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因素之一。(3)绿地与城市内涝事件呈现显著负相关(α=0.05),不透水表面与城市内涝事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α=0.01),说明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内涝事件的影响显著,在城市更新中合理规划分配绿地和不透水表面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减缓城市内涝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林火生态和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林火生态特性、生态过程及景观研究方法,阐述了林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了林火与景观结构、功能、动态、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简要概括了目前对林火与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具有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科普等生态服务功能,是城市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选取5个景观指数对1955年、1972年、1990年、2007年四个时期建成区、近郊、远郊的湿地景观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长沙市城市湿地分布空间梯度较太(2)在1955年至1972年间,湿地面积增长率大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湿地在这段时间内呈现正向增长,在1972年至2007年建成区面积增长率都大于湿地面积增长率,湿地在建成区上呈现出退化现象; (3) 1972年与1990年长沙市城市湿地的景观格局指数在建成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上的变化趋势相同.将景观格局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城市景观格局与结构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槭树科植物数量多,但应用效果普遍不佳的问题,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基于槭树科植物的观赏性能、生态性能、生长性能以及社会性能等方面,分析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及方式。应用实践表明,合理适当的应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槭树科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福州市区的景观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州景观健康指数为0.8065,其景观处于基本健康状态。其中景观格局指标、环境状况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的健康指数分别为0.7274、0.9205和0.8236,分别处于基本健康、很健康和基本健康的状态。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如绿地覆盖面积不足,人口密度过大,以及第三产业发展问题。据此,提出一些景观生态建设的建议,旨在促进福州景观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层级指标体系对江西省抚州市主要城市街道景观进行调查,分析了抚州城市街道在景观建设上的成功与不足,对抚州城市街道景观建设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和SPOT图像,采用ERDAS和ARCGI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几何纠正、图像融合等一系列预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绿地信息提取,并对南京市区的景观格局及生态绿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市区的绿地率较高,但是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从现行城市水系规划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城市水景观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下的专项规划,其主旨在于恢复城市景观格局,理顺水系规划与绿地、交通规划的关系,维护城市生态系统,重塑城市景观面貌,引导城市布局和城市规划上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林地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福州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州市林地景观的地形分布格局进行了空间分析和统计,然后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分别从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斑块规模特征、斑块破碎化特征以及斑块形状特征等4个方面,分析了福州市林地景观类型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包头市城区及近郊景观格局与景观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地理学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借助于3S技术等现代化的计算方法,获得各类景观的空间数据,通过数据关系来分析景观格局,从而得出:人类干扰度大的地区,景观多样性高,景观类型复杂;城市基础设施齐全,生态环境建设好的区域,景观多样性高,景观类型丰富;为此,在城市发展中应保持城市景观格局的异质性,才能保持城市景观生态的平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型山地城市绿地景观动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年和2007年两期TM和E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研究了重庆市主城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点与成因,讨论了不同绿地类型景观区域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重庆成直辖市以来,研究区整体上绿地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破碎化增加,景观结构变化呈上升趋势。(2)有林地和其他林地比重减轻,景观破碎度增加;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明显,破碎化轻微增加,低覆盖草地破碎化降低。(3)绿地景观斑块形状较规则,其中林地景观斑块形状更复杂,属研究区内优势植被类型。(4)研究区内绿地景观同非绿地景观类型间转化明显,表明其受到较强烈的干扰。其中在海拔200 m以下、坡度6°下城市绿地受到干扰最强烈。北碚区和沙坪坝区内绿地景观年变化速率最高。(5)自然灾害(火灾和酸雨)和人为经济、社会活动(包括植被经营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其他人为干扰活动等)是研究时段内绿地景观格局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