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然而,当前首都乡村振兴普遍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各类型村庄产业发展面临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困境。通过对北京市 13个涉农区 48个乡镇 116个村的 1 272个农户的调查,具体分析了首都乡村三无村、拆迁村、倒挂村、空心村和传统村五类村庄产业振兴存在问题及原因,针对五类村庄,围绕完善乡村产业振兴的体制机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分类推进首都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永春县夹际村是我国闽南山区众多村落的一个缩影,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村庄衰败、人才流失、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夹际村现有资源和状况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该村的乡村建设提出方法和建议。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夹际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大环境下的乡村建设现状,发现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村庄公益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理念,并提出了通过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村资源等促进夹际村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对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塘嘴村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村庄建设布局、景观节点构建、产业开发布局、文化环境保护、建筑立面改造5方面对塘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园子村是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一个移民村,主要以设施农业、经果林种植和观光旅游为支柱产业,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2 100元,2020年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文章分析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园子村在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挖掘培养后备人才、加强乡村综合治理、强化产业发展、开发乡村旅游等对策措施,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根据村庄的资源禀赋,统筹考虑城市与乡村、生活与生产、生态与建设等核心问题,创新发展动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引导适宜产业发展,引导村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本文以兰州新区榆川村为例,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6.
浙江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整体美丽。本文分析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换的必要性,长效机制的建构。从经营村庄的角度,解析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唤醒沉睡资源,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激活美丽经济,确保农民利益等经营村庄的实践模式。通过经营村庄,促进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农村地区集聚了七成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首要一点就是产业兴旺,乡村旅游业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浙江省安吉县在乡村旅游产业业态和链条方面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还显露出很多不足,如美丽乡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农村产业现代化改革有待深化等。因此,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确未来产业集聚定位和发展模式,以期构建地区完整旅游产业链条,推动地区经济长期快速提质发展,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安吉经验。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四好村路"等行动的开展,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红利。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作好乡村旅游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省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作为农民生计、农业产业、城乡互动的承载空间,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冀南边缘村庄W村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多产业交融薄弱、村庄整体破败、农民生活困苦等突出问题,行政中心村庄R村也面临着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文教发展存在瓶颈期、教育回报周期长致使很多人放弃教育道路等问题。两个村庄要破解分散资源难集中有效利用、社会资本难进入的关键性问题以求得村庄进一步发展。代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现实的W村和R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是具有普遍性的中国农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河南省滑县大柳树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大柳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农业技术落后、乡土文化传承意识缺失、建设资金匮乏、长效监管机制缺位和建设规划滞后五大问题。面对这五大问题,本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提出如下对策:加强城乡经济联合、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赋予村集体产权完整的市场地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以及党建引领。通过从这5个方面发力,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汽车快速行驶在通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的乡道上,平稳坦荡.路两侧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不远处的农田和溪流边,稻秧茁壮、菜果丰美、鱼翔浅底、白鹭悠闲. 高禹村,是安吉县在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上,不断深入探索与打造推广的美丽样本之一,更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乡村振兴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其评价研究——以湖南省华容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其建设进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文章以湖南省华容县4个典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为案例进行研究,不同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对地区发展的贡献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在总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这5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华容县4个典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即村企合作共建模式、渔业发展模式、工业反哺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村的综合得分均已超过2017年华容县美丽乡村建设得分,说明这4个村可以作为4种不同的乡村建设模式起到示范作用;示范村虽都已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但五美目标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布局美指数和环境美指数都较低;工业反哺模式的石伏村各项指数的实现程度都相对较高,村企合作共建模式的兔湖垸村和渔业发展模式的华兴村紧随其后,而产业发展模式的千和村各项指数的实现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以河阴石榴主产区荥阳市刘沟村为例,分析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现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阴石榴产业发展,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应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业融合,做好环境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进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247-250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海南省计划到2020年至少完成100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建设,加茂村被纳入海南省"十三五"美丽乡村创建名录中,通过总体规划和整治规划的制定,对加茂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和安排,力争将加茂村打造成为海南美丽乡村的典型示范点。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安吉县横山坞村、奉化市滕头村、萧山区信源村、桐庐县深奥村等地实地调研,结果表明,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人口得到集聚,基础及环保设施配套进一步提高,农村节能节材技术得到推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绿化美化、农村卫生长效管护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业、低耗能低排放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特色乡村文化和习俗得以发掘和保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并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婷 《乡村科技》2020,(6):24-27
乡村地区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武汉市约3/4的土地面积、1/4的人口在乡村地区。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发展和建设逐步改善,逐渐由承担供应城市职能的农业生产区域向全面振兴的魅力多元区域转变。本文系统总结湖北省武汉市两个阶段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特点,并以胜天村村庄规划为例,论述多元市场需求导向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以期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晨阳 《农家参谋》2022,(11):72-7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乡村的品牌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加强乡村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途径,科学划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乡村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品牌.  相似文献   

18.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美丽乡村"的升华和继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整体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性发展,促进魅力乡村建设。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做简单分析,然后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2,(4):11-13
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是全国著名的竹乡和首个生态县。近年来,安吉县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不断推动农家乐特色村提升发展。"县域大景区"、"一版块一主题"、"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等乡村旅游概念的形成、成熟和推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地域上乡村传统文化缺失传承者,以致出现千村一面等问题。通过对鲤鱼山村的特色田园乡村设计规划与营建,发掘、归纳整理进而凝练村庄地域文化,在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提出鲤鱼文化、乡土历史文化、特色田园文化等。总结出地域文化在乡村风貌重塑中的转化与应用途径,对当下苏北经济欠发达区域类似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