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郎溪县某养殖场的106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及其生产分娩记录为材料,对母猪的胎次、窝产仔数以及初生窝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供试母猪均使用相同的免疫程序,采取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结果表明:第1胎的母猪窝平均产仔数最低为9.67头,从第2胎开始到第4胎每胎逐渐上升,从第5胎开始下降。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3~4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以及初生窝重均比较出色。因此,规模化集约养猪场的繁殖母猪群3~4胎的母猪应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出色的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3.
长大杂与大长杂母猪繁育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杜洛克公猪与长大杂和大长杂母猪本交配种,长大杂母猪比大长杂母猪每窝活产仔数多0.8头,断奶头均重高0.41千克,断乳仔猪杜长大比杜大长日增重提高31克,饲料报酬降低3.6%;育肥性能,杜长大比杜大长日增重提高20克,达千克体重日龄少3天,饲料报酬降低1.52%,瘦肉率,杜长大比杜大长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5.
6.
7.
所谓二元杂交母猪,即长白公猪与大白母猪或者是大白公猪与长白母猪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长大或大长)母猪。如果再与杜洛克杂交,所生产的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商品猪,由于二元杂交猪的父母代属于国外引入品种,在饲养管理上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择晋宁县食品公司猪场所饲养的长撒二元杂交母猪 5 6头 ,随机分 4组 ,在一个发情期内分别采用一头公猪 (大约克 )一次配种、同品种 (大约克 )两头公猪各一次配种、不同品种 (大约克、杜洛克 )两头公猪各一次配种和人工授精 4种配种方式 ,观察配种方式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 ,结果 :4种配种方式对长撒二元杂交母猪的产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人工授精不影响母猪的产仔数 ,却能节约成本 ,增加效益 ,值得在该组合母猪配种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常母猪分娩一般不用人为的去助产,母猪都能够顺利地将仔猪产出,工作人员只要履行好正常接产程序就可以了。但是母猪一旦发生难产时,就必须进行人工助产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分娩母猪的助产工作呢?1难产母猪的助产破水后不见仔猪产出或产出数头仔猪后,过了40min仍只见母猪努责,不见仔猪产出,这时可能发生了难产。应考虑选择以下方法进行助产:1.1驱赶助产当母猪发生难产时,可尝试将母猪从产房中赶出,在分娩舍过道中驱赶运动约10min,以期调整胎儿姿势, 相似文献
11.
<正> 二元杂交母猪是外国瘦肉型公猪与我国地方良种母猪的杂交后代,要使二元杂交母猪多产仔,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选种。在二元杂交母猪中选择后备母猪,应选择背腰平直、后躯宽而发达、四肢稍高且结实有力、身体各部发育匀称、被毛稀疏、肥瘦均匀的母猪,并且腹下有效乳头在6对以上。 2 合理安排配种季节。经推测,最好安排母猪春季4~5月配种,8~9月产仔;9~10月配种,来年1~2月产仔;2~3月 相似文献
12.
13.
(一)发病情况 2004年10月下旬.我站从广西购进“二元”杂交仔母猪250头.由于两地温差较大.加上长途运输.购入后1周内.先后有45头仔母猪发精.其中死亡4头。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二元杂交母猪通常在断奶后7~10天就会发情,如果在仔猪断奶后20天内不能正常自然发情,甚至超过30天还未出现发情征状或母猪很久不再发情,就是出现繁殖障碍问题。 造成母猪乏情的主要原因有:青年母猪初配年龄过早;母猪断奶时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提高生猪生产质量,增强生猪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效益,贵州省采取了各项有力措施,加大了瘦肉型生猪良种猪推广力度,以农户饲养二元杂交母猪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产模式,在贵阳、遵义、毕节等地建立了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农户在养殖二元杂交母猪的过程中,由于对二元杂交母猪的生理特点了解不够、饲养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7.
对部分过期妊娠,且诊断无成活仔猪的妊娠母猪,用如下方法人工分娩可取得满意效果。
把灭菌生理盐水加温至38~39℃,将消毒后的灌肠器胶管或输精管慢慢插入子宫,注入加温后的生理盐水400~500ml。约24h(小时)干尸木乃伊开始排出。此时皮下或肌肉注射30~50单位合成催产素注射液。待木乃伊和死胎全部排出,用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同时肌注青、链霉素3~5d。…… 相似文献
18.
采用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测定了11头母猪分娩前后外周血不同时期的活性及总玫瑰花环形成细胞(EaRFC、EtRFC)。研究结果表明:母猪分娩前21~lld外周血EtRFC、EaRFC百分率均低于分娩后第25d的相应指标,说明母猪妊娠后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分娩前6~1d,母猪外周血EaRFC较分娩前第21d的相应指标显著升高(P<0.05),提示分娩的启动可能与母体外周血EaRFC活性升高,导致免疫排斥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分娩后,EaRFC降低后逐渐升高,至分娩后10d,EaRFC已显著高于分娩前第2ld的相应指标,表明母猪分娩后第10dEaRFC已趋向正常。EtRFC在分娩前6d已显著高于分娩前第2ld的相应指标,并一直维持到产后。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