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鸭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明监利县某鸭场产蛋鸭突然死亡的病因,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PCR扩增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达99.88%,分离菌的荚膜抗原血清型特异性基因PCR产物与荚膜血清A型基因同源性达99.90%,确定病原菌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头孢曲松、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氟苯尼考、四环素、呋喃妥因、洁霉素等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引起石河子地区某养兔合作社兔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明确主要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引起此次疾病的主要病原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伴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临床常用的30种抗菌药物中较为敏感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部分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左氟沙星以及氟苯尼考等敏感,对其余20余种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分离菌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结论】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是引起石河子地区兔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菌,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充实了巴氏杆菌在引起该地区引起多种动物疾病的研究基础,为指导临床科学用药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病死兔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两极着色、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确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特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22种抗生素中仅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磺胺六甲氧嘧啶、头孢噻肟、洛美沙星、菌必治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因此防治时应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分离菌株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各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在四川、重庆、云南的流行情况,对2013-2014年间四川、重庆、云南等地8个规模化养殖场的125份病死猪肺炎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并用PCR方法对分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结果表明:从有肺炎症状病死猪的肺脏样品中共分离出1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有7株为A血清型(63.6%),3株为D血清型(27.3%),1株为F血清型(9.1%),没有发现B和E血清型。表明在该区域内,猪肺疫主要是由A型Pm感染引起。另外,此次还分离出了1株较少见的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结果可为上述地区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5.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和PCR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甘肃省某县一猪场病死猪剖解肺部分离,经过涂片镜检观察,为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球杆菌,经过生化试验鉴定初步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设计1 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之后,送往大连宝生物公司测序,测序结果运用BLAST软件比对,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为100%.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其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6.
从发病的湖北麻鸡中采集病料,通过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初步判定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应用PCR分别对病料组织和分离菌株进行检测,均能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PCR产物测序后经NCBIBlast分析,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为99%。经过以上的试验分析,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从青岛某香猪养殖厂病死猪组织内分离到的致病菌,本试验通过病原菌形态观察、16 S rRN A扩增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均为A型;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致病力较强,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  相似文献   

8.
以病死牛病变肺脏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确定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进行分离菌株的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未知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硫酸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硫酸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小鼠多杀性巴氏杆菌最小致死量为1.2×108CFU/m L。  相似文献   

9.
蒋成砚  谢昆  魏静萍  田婷  起晓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20-14322
[目的]分离、鉴定竹鼠多杀性巴氏杆菌并探讨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从红河州某竹鼠养殖场采集患病竹鼠病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对青霉素、诺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敏感,而对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耐药。[结论]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治疗与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该病原可以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间传染[1]。目前,对该病的预防多采用疫苗注射法,但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普遍存在保护率不高的问题[2]。在疫苗生产中多用液体培养基制备巴氏杆菌抗原,很难实现高密度、高产率、高浓度和高质量生产。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抗原的培养工艺主要有固体表面培养法、液体通气培养法、液体浅导静置培养法和液体高密度发酵法,中国《兽用生物制品制造与检验规程》中规定的培养工艺主要是固体表面培养法和液体通气培养法[3]。沈志强等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郑州、信阳等地鸭场的发病或死亡鸭的脑、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到 3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HP1 、HP2 、HP3) ,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 ,3株分离菌被鉴定为I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 ,分离株对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都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根据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sl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5:A型Ts-8株中扩增出453bp的psl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T16株的psl基因序列只相差2个碱基,同源性高达99%;与流感嗜血杆菌编码P6蛋白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3%。猪psl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与禽psl基因、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87%。结果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psl基因在猪和禽的菌株中是高度保守的,而且与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ompA基因表达与蛋白免疫原性鉴定.[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AE004439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出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l 062 bp碱基,插入到pGEX-6p-1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载体pGEX-dompA,转入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重组外膜蛋白ompA.[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重组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分子量在63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能与兔抗多杀性巴氏杆菌高免血清呈现免疫反应,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结论]获得的重组蛋白为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诊断试剂盒和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复合PCR鉴定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经建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和引物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PM、HIS复合PCR诊断方法,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的457 bp和副猪嗜血杆菌的1 090 bp的特异性片段.检测灵敏度分别达7.2 Pg DNA/1 040 CFU和16.0 Pg DNA/2 300CFU,用所建方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3株可疑菌株和本实验室人工感染猪分离菌,结果显示,23株可疑株有2株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条带,没有检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人工感染分离菌株均扩增出副猪嗜血杆菌特异性条带.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临床上这2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以小鼠为动物模型,比较了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铁调节外膜蛋白(IROMPs)的免疫原性及分析交叉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分别以正常培养基和限铁培养基增殖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2和C51-3,采用Sarcosyl沉淀—超离法提取IROMPs和OMPs,并用SDS-PAGE比较两株之间的差异,同时用正常培养基增殖该菌制备灭活全菌抗原。免疫原性分析,将清洁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5只/组,以C51-12株的全菌、IROMPs和OMPs作抗原分别免疫,采用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相应抗体动态变化;免疫保护试验,分别采集经4次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作1﹕10稀释腹腔注射小鼠,每组6只,18 h后用C51-12和 C51-3分别攻毒,比较上述抗血清所提供的交叉免疫保护力。【结果】前21 d,抗体滴度以全菌免疫组抗体滴度较高,随后IROMPs免疫组反超。最终抗体滴度:IROMPs组>OMPs组>全菌组。被动免疫时全菌抗血清和OMPs抗血清能够抵抗C51-12株攻毒,但对C51-3株提供的保护力较差;C51-12株攻毒,IROMPs抗血清组能够全部保护,C51-3株攻毒,5/6获得保护。【结论】IROMPs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力,为进一步研究交叉保护因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一例疑似坦布苏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6日龄鸡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用套氏RT-PCR方法和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病毒、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毒经鉴定为坦布苏病毒,与鹅源坦布苏病毒JS804株核苷酸同源性达99%;分离到的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菌对鸡的回归试验显示,0.1mL的菌液可致20周龄SPF鸡死亡;对6周龄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含约10 CFU的毒液即可在24h内致其4/4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