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 地处燕山脚下的河北省迁西县汉儿庄乡杨家峪村,是一个仅有186户,610口人的小山村。全村总面积492.7hm~2,其中有林地377.5hm~2(板栗树188.1hm~2,8.1万株,其中幼树3万株,初果树2.8万株,盛果树2.3万株)。人均有板栗树133株。70年代中期全村板栗产量仅4万kg左右,人均不足70kg,1993年板栗产量达到24.1万kg,人均占有板栗400kg,按国家收购价计算,人均创收6000元,20a时间板栗产量翻了两番半。该村  相似文献   

2.
新宾县榆树乡岔路子村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全村共有158户、591口人,土地总面积2100hm~2,有耕地38.3hm~2,林业用地1900hm~2,人均3.2hm~2,其中有林地1830多hm~2,森林总蓄积量10.5万m~3,是一个多林村。全村年森林采伐量1000m~3,林业销售收入20万元,是村集体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往每年去掉各种费用和支出,基本是  相似文献   

3.
大红袍花椒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花椒原产我国 ,栽培历史悠久 ,主要栽植在低山丘陵、梯田边缘和庭院周围。随着花椒食用、药用及外贸出口的增加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运城地区芮城县把发展花椒作为丘陵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程来抓。科研部门也结合生产实际 ,开展花椒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使花椒朝丰产、优质高效、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截止 1999年 ,全县已发展到 6 70 0hm2 ,总株数达 6 0 0万株 ,干椒年产量达 110万kg,产值 2 0 0 0余万元 ,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夭乡现有大红袍花椒树 310万株 ,人均 2 0 0株 ,年产干椒 5 0余万k…  相似文献   

4.
<正>涉县地处太行深山区,有人口37万,有林地7.7万hm2,森林覆盖率48%。经济林以花椒、核桃为主,其中核桃果粮间作273万株,按每667m~212株折合面积1.5万hm~2,另退耕还林新建核桃园5333.3hm~2,年产量在450万kg以上;全县栽植花椒2000万株,年产量在250万kg以上,核桃、花椒是涉县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近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淮滨县王岗乡毛庄村围绕行洪滩地作文章,一手抓林业,一手抓药材,取得显著成效。现今,全村共有各类树木26.4万株,人均116株。猫爪草等中药材已发展到462亩,仅此一项,全村总收入达114万元,户均收入上万元的  相似文献   

6.
2000年全面启动北方国家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按照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思路,走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与示范推广的路子,建设规模化、产业化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大型种苗基地,投资金额6079万元,占地面积156.54hm~2,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技推广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经济问题,如果不能保证所推广技术给社会和林农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则这样的推广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正常进行。本文旨在探讨韩城市花椒林基地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经济效益。一、生产概况韩城市位于陕西渭北高原,全市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总面积16.3万 ha,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人均耕地932m~2。群众种植花椒历史悠久,解放初期全市仅保存5万余株,经过努力,到1984年花椒株数达到800万株,产量40万 kg。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花椒生产,把花椒基地建设作为“七五”计划中林业优先  相似文献   

8.
上武村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南部,全村202户,720口人,现有耕地59.33hm~2,1997年人均纯收入1007元,其中,果菜收入占到80%以上。 核桃产出是该村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然而近年来,1500多株挂果核桃树,年产量仅为7500kg左右,株均产量不足5kg,而该村曾有年产核桃2.5万kg的记载。导致产量低的直接原因是产权不稳,管理粗放。为解决产权和管理机制上的问题,结合当前  相似文献   

9.
官滩村是山西省襄汾县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村,官滩枣以官滩村而得名,2005年全村红枣产业总收入达到268万元,人均年收入6489元。70年代初,全村有老枣树5000株,幼树6300株,多为零星分布。进入新世纪,全村结合“退耕还林”政策,一次退耕还林地928亩。截止2005年底发展了枣粮间作100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高州市总面积32.8万hm~2,其中山地25万hm~2,耕地4.2万hm~2,是个人多地少的贫困山区市。自1983年以来,该市历届领导坚持把造林种果当作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大措施来抓。通过科学调查,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了东部荔枝、西部龙眼、中部香蕉、北部杂果的合理布局,并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培训建立了集约化、专业化的水果生产基地。1997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已达9.8万hm~2(其中荔枝3.8万hm~2,龙眼2.73万hm~2,香蕉1.6万hm~2,黄黑榄0.73万hm~2),人均水果0.07 hm~2,总产量55万t,产值20亿元,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县(市),全市农民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铜川市中心苗圃是市林业局的直属企业,地处新市区咸丰路,总经营面积348亩,可育苗面积3 2 2亩.创建四年来,围绕全市山川秀美工程及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市场为依托,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种苗生产.目前已引进繁育雪松、蜀桧、奕树、红叶李、大叶女贞、侧柏等绿化苗木50个品种160多万株,核桃、柿子、花椒、枣、犁等名特优经济林苗木8个品种110多万株,年生产苗木94万株,年出圃苗木85万株,其中一级苗率和良种苗率均超过90%以上,年均完成销售收入133万元,年均纯利润5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平顺县阳高公社南庄大队,地处漳河东岸,气候较温暖,适宜花椒树生长。这个大队共178户,684口人,耕种着553亩土地,人均只有8分耕地。由于他们认真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花椒为主的林业生产,共栽培花椒树5万余株,使花椒成了该大队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据1977年统计,全大队总收入97,130元,花椒收入达46,000元,占总收入的47.4%。他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花椒管理技术经验,经初步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鄞县姜家山村有刚竹(宁波称龙丝竹)面积2400多亩。1992年全村产刚竹笋50万kg,其中35万kg鲜销,15万kg加工成羊尾笋,平均每kg笋的价格达1.32元,全村笋总产值136万元。全村43户,187人,人均刚竹山13亩,户均刚竹笋收入7619元,人均1752元,该村靠刚竹笋成了富裕村。  相似文献   

14.
冯诚 《陕西林业》1999,(4):18-19
韩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十分迅猛,目前已成为韩城浅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整片栽植面积23万亩、总株数达到3000万株,形成了以中部浅山台塬为主的百里花椒基地。1998年花椒总产600万公斤,收入上亿元,椒区人均花椒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江津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扶持和培育花椒产业。该市花椒生产呈现出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从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从粗放经营到品牌战略的发展之路,短短几年时间,全市花椒由90年代初不足666.7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万公顷,建成重庆市最大花椒基地;计划到2005年,发展为3.3万公顷,年产干花椒5.5万吨,总产值22亿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江津的做法,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德阳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决定了德阳是中药材生长的宝地,德阳市自古以来就有将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的历史和习惯,近年来,德阳市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截止2015年底止,德阳市中药材栽植面积19 262 hm~2,其中:黄柏、杜仲、厚朴"三木药材"4 882 hm~2、丹参3 238 hm~2、其他中药材3 436 hm~2,产量81 180 t,产值10.52亿元(含中药材初加工收入),平均产值8.1万元·hm~(-2),全市农民人均在中药材种植上收入297元,由此可见,中药材种植为德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对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德阳市中药材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制定德阳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山心村位于广西苍梧县偏北。属低山中丘地形,海拔在110~250m之间,最高海拔301m,平均170m。全村有24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2940hm~2,其中人均耕地0.04hm~2,人均林业用地0.95hm~2,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经济来源主要以生产传统薪柴为主。长期以来,由于村民缺乏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的意识,特别是1982年分山到户后,群众担心政策有变,为获得更多收益,加大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花椒产业已成为陕西省韩城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新形势下做大做强花椒产业,对于推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大红袍花椒是韩城的名优特产,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植历史,以"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适中"而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历届韩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花椒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定政策、抓培训、建市场、树品牌、兴企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花椒产业在基地规模化的基础上,朝着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迈进。全市建成了百里4000万株(折合45万亩)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从事花椒栽植的有11个专业乡镇、195个专业村、2万多个专业户、15万人。年花椒总产量达1500万  相似文献   

19.
朝阳市总面积197万hm~2,在建国初仅有残次林7.3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9%。到1990年末全市森林面积已达47.4万hm~2,是建国初期的6.4倍。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3.9%,有60%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经济效益并不显著,据统计,199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8200万元,仅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2%,人均林业收入30元,占农村人均总收入的8%。造成林业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兴安岭天然平榛潜在结实能力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天然平榛有较高的潜在结实能力,最高可达1 304kg hm~(-2),是天然状态下实际结实量(200kg hm~(-2))的6.5倍,具备经营条件。最佳结实年龄是3-5年生,6年生以后结实开始下降;最佳密度因年龄不同有所不同,3年生结实量为15万~25万株 hm~(-2),4~5年生为11万~19万株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