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蚕桑生产即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桑树的生长和桑叶产量,也影响到蚕期安排、发种量和家蚕的生长发育。过去我县对气候变化因素考虑不周,蚕期安排和各期发种量缺乏科学性,导致“种、叶失衡”蚕病多发。因此,根据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养蚕布局,对增加发种量,提高养蚕效益很有帮助。本文着重谈谈千阳县气候特点与养蚕布局。  相似文献   

2.
<正> 一、问题的提出石泉县自一九八二年开始引进四川各春伐技术,在古堰等重点乡试点推广。几年来在配套引进推广实践中,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因而也在全地区内掀起重新认识我区自然气候特点,探讨更加符合我区实际的养蚕布局的热潮。但养蚕布局最终是由桑叶产量的分配决定的,而录叶产量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桑树的  相似文献   

3.
“流水式养蚕”是通过增加养蚕批次、减少每批次养蚕数量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养蚕生产布局,适合养蚕设施和劳动力不足的蚕区推广应用。针对生产上实施“流水式养蚕”布局出现的养蚕批次重叠造成消毒防病困难、遭遇不良气候时养蚕成绩不佳、计划养蚕量未与桑叶产量挂钩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就合理利用气候条件、优化桑树剪伐及桑叶收获方式、提高养蚕生产效率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三季养蚕布局已在全省广泛普及,基本形成了蚕作制度。但是养蚕布局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完善养蚕布局,从茧丝绸整体利益出发,还需进一步研究。现就养蚕布局,从南充地区气候特点、桑树基础、剪伐型式和近二十年的养蚕布局实践,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参改。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随着蚕桑生产的兴衰演变,其养蚕布局也不断地在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1965年,该县根据本地气候特点、耕作制度、桑树生长等因素,借鉴嘉湖等主要蚕区的布局,提出了“多养春蚕,适量养夏蚕,合理养早秋蚕,养足养好中秋蚕,看叶养晚秋蚕”的布局原则,形成了全年饲养春蚕、夏蚕、三期秋蚕的5期生产布局。这一养蚕布局一直持续到1996年,历时30余年。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其产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气象因素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蚕桑产量进行气候分析进而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对于搞好“叶种平衡”,合理安排养蚕布局,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以及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市的桑树剪伐形式不断变化,蚕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原来的养蚕布局已不适应生产变化的形势,有必要进行改革,使之更加合理,以促进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现根据长治市桑树布局、气候条件和近几年养蚕布局的实践,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同志们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8.
养蚕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全年蚕桑生产经营成败.同时影响来年桑树生长和蚕茧产量,以及劳力的合理安排和蚕室蚕具设备的合理使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气候温和,全年养蚕可从4月下旬到10月下旬.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年养蚕布局一般是养足春蚕、夏蚕适当养、秋蚕生产以养用结合分批养.秋蚕生产又分早、中、晚3期,俗称“三秋”.一般是合理养早秋、养足中秋、看叶养晚秋,早秋、中秋、晚秋的饲养量各占春蚕饲养量的35%、90%、15%左右.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茧丝市场形势的变化,农村经济、生产环境、农村劳动力状况等的改变等因素,养蚕布局的“三秋”变为“二秋”.  相似文献   

9.
在蚕茧生产上,养蚕布局改革是增产蚕茧的中心环节。如何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蚕品种、饲养水平,因地因事制宜进行改革是养蚕布局改革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养蚕布局改革与蚕品种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改革的成败,为此,现就杭州市养蚕布局改革与蚕品种布局的关系,加以论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莉 《蚕桑通报》2007,38(1):63-64
合理的养蚕布局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和增加蚕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由于生产形势、社会条件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宿豫区蚕农的养蚕布局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影响蚕桑生产发展的诸多因素,如皋市通过调优养蚕布局,规避自然风险,提高蚕茧产量;调优桑、蚕品种布局,提高蚕茧质量;调优蚕桑区域布局,提高规模效益,全面提升蚕桑生产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如皋市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养蚕布局是蚕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直接影响桑叶是否合理利用;叶丝转化率如何?蚕茧产量、茧质、丝质怎样、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提高等重大问题.养蚕布局是不能凭空设想的.它是根据我县的"四边桑"的优越性、冬季重修的剪伐形式、冬季芽接良桑化技术、蚕季气候和饲养蚕种质量、饲养技术水平诸因素提出来、并经过数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现就夏蚕上升为主要蚕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我县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与桑树生长情况,在中、晚秋蚕饲养量的布局上,逐渐减少中秋蚕,适当增养晚秋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这是养蚕分批上的一个重要调整,对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有着明显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对比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 “六五”期间,我县改革了养蚕布局,由通过一年养四次蚕改为春、夏、秋三次养蚕,调整养蚕布局后的几年中,蚕茧产量稳步上升。特别是抓好夏蚕生产,对全年计划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1年至1985年,全县共发夏蚕种81,830张,平均占春季发种量的72.8%,产茧178.8万公斤,占春茧产量的一半。对全年蚕茧的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1986年,由于我们对夏蚕生产形  相似文献   

15.
葛龙熙 《江苏蚕业》2003,25(2):22-23
<正> 养蚕布局是农村丝茧生产的一个基础问题,布局合理,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蚕桑生产资源、避开不良因素影响,产生最大经济效益。随着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吴江市蚕农为适应养蚕环境的改变对养蚕布局自发地作了一些适应性调整。为引导蚕农进行科学合理的养蚕布局,本文试以盛泽为例对吴江地区的养蚕布局作一探讨,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敬请行业同仁为吴江市养蚕布局共同谋划。  相似文献   

16.
养蚕布局是以蚕儿自身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温湿度等主要生理特点为依据,以桑树剪代形式、桑叶生产为基础,以气象规律为条件来确定一年中养几季蚕、每季蚕的数量比例及蚕种出库时间的一种格局.合理的养蚕布局是提高养蚕单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大足县自1956年栽桑养蚕以来,直到1977年,都是实行的两季养蚕布局,即春蚕和秋蚕.从1978年开始,改为四季养蚕布局,即春蚕、夏蚕、正秋  相似文献   

17.
养蚕布局是整个蚕桑生产中的一门科学,它不仅关系到种叶平衡,全年蚕茧优质高产,而且也关系到桑树生长发育,确保桑叶丰收,蚕茧产量逐年提高的问题。因此,在考虑养蚕布局时,要瞻前顾后,达到一季增产季季增产,全年增产持续增产的目的。特别是新发展的蚕区,对新幼桑树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做到养树用叶两兼顾,正确地估计桑叶产量,达到量叶养蚕,是保证蚕茧产量稳步上升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我县有一些种桑单位,在养蚕布局上缺乏全盘考虑,存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倾向。如  相似文献   

18.
<正> “三三制”养蚕布局即:桑树经过定芽春伐后,一年中春、夏、秋三季发种量大约各占三分之一,或者说三季蚕的产茧量约各占三分之一左右。现根据石泉县的自然,生产特点和有关试验调查,就三三制养蚕布局配套技术及推广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优化养蚕布局,推广优良品种,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普及应用管桑养蚕新技术,是提高蚕桑生产水平,促进蚕桑生产发展缺一不可的四大环节.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本市的生产实际,在秋蚕布局调优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现就其养蚕布局演变.优化设想及调整实施效果以及对布局调整的粗浅认识方面简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江志勇 《广东蚕业》2005,39(1):13-15
湛江地区地处我省西南部,属亚热带气候环境,全年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可养蚕6~7造.其次,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旱地多,适合桑树生长,养蚕经济效益显著.近年适逢湛江市政府提出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包括蚕桑在内的热带亚热带特色示范农业,使原已有一定蚕桑生产规模的湛江市发展成为我省蚕桑主产区.桑园面积逐年增加,到2004年底已近7000hm2.蚕桑生产已向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蚕业产业化将有力地推动蚕桑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