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蚕业》是由是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主管单位是江苏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为发展蚕业生产与繁荣蚕业科技服务,面向生产,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沈志华 《中国蚕业》2001,22(3):43-44
湖州是我国最著名的古老蚕区之一,市郊钱山漾出土的绢片、丝线、丝带距今已有4700多年.长期以来,传统的蚕业生产是湖州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为湖州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丝绸工业的发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加强蚕业科技投入确保我国在国际蚕丝业中的主导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龙  李奕仁 《中国蚕业》2001,22(2):40-41
根据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提出的"关于振兴丝绸行业的报告",计划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使茧丝绸行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50亿美元.而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蚕业科技创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我们对各主要蚕业生产国国家级蚕业科研机构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对蚕业科技投入太低,与我国蚕业生产在国际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吁请国家和行业在"十五"科技项目中加强蚕业科技投入,确保我国在加入WTO后,继续在国际蚕丝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蒋维汉 《蚕学通讯》2000,20(4):45-46,58
随着我国入世日期的临近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丝绸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能否使丝绸这一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不败的优势,需要我们从战略的高度深层次地去思考未来。如果把现行传统的蚕业生产现状、管理模式带入21世纪,去接受发达的科技经济时代的挑战,丝绸市场将缺乏竞争力。为此,蚕业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而求发展。笔者仅就当今形势和我县蚕业生产现状谈如何提高蚕茧质量问题。1 蚕业应当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茧丝质量和品位,是当今蚕丝业的必然趋势。无论从国际国内市场和人们的现实生活水平来看,蚕茧质量显得十分…  相似文献   

5.
蚕文化与当代蚕业经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这两句话辩证地阐明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蚕业经济与蚕文化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蚕文化的内涵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理解。认清蚕文化的价值是振兴当代蚕业经济的基础。构建蚕文化的研究框架。扬弃和发展蚕文化,宣传蚕文化,重塑丝绸新形象,促进蚕业经济的全面昌盛是蚕文化对于蚕业经济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蚕业的特点、蚕业生产的现状及我国蚕业科技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21世纪的蚕业发展战略应该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高科技蚕业;同时.提出了今后l5年我国蚕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蚕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丝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主要蚕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国是世界蚕丝主产国和主要供应国,丝绸及其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70~80%,蚕丝产品成为我国极少数能控制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纺织工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蚕丝业亟需从科技和管理同时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大力促进蚕业产业化经营,加强蚕丝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才能确保我国蚕丝业稳定持续发展。1 我国蚕业生产的分析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49年桑蚕茧…  相似文献   

8.
徐允信 《北方蚕业》2004,25(4):11-13
1 长治蚕业面临的机遇 1.1 蚕桑和丝绸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的优势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将给整个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但对蚕丝业来说,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蚕种是整个蚕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发展丝绸生产首先必须从培育和选用优良蚕品种开始,没有现代化的蚕种,就没有现代化蚕业。蚕种工作是蚕桑丝绸生产一项带根本性的建设事业。不论从我国农树养蚕业的发展和振兴丝绸商品经济的需要看,还是从我国蚕业在世界蚕业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增强丝绸商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樊民军  郑琳 《蚕学通讯》2001,21(3):20-22
重庆市是国务院文件中确定的七个蚕业生产主产省区之一 ,目前其数量排位第五 ,是重庆市农业项目中唯一一个在全国排位前几名的产业。重庆市政府已把蚕业作为农村的3个重要产业 (香桂、蚕桑、中药材 )之一 ,“十五”期间要实现产优质茧 5万吨 ,而 2 0 0 0年产茧仅 2 .8万吨。目前我市蚕业发展面临极好的机遇 :一是国务院分析我国“入世”后 1 0个受益的产业中包括有丝绸 ,并提出了“东桑西移”战略 ,即丝绸的原料生产基地要逐步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 ,四川、重庆希望最大 ;二是从市场角度看 ,2 0 0 0年全国产茧 47.5万吨 ,而专家们认为我国产茧…  相似文献   

11.
《广西蚕业》1994,31(2):65-65
由中国蚕学会主办的《皇国茧丝绸生产与市场经济研讨班》于1994年8月3日至9日在秦皇岛举办,来自全国的代表、专家43人。研讨班有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张林泉、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陈亦庆、农业部张国平分别作了专题“我国丝绸工业发展情况介绍”、。丝绸外贸情况”、“蚕业生产形势与对策”等重点发言。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产业化怎么走 ?这是我省蚕桑丝绸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 ,通过认真探索总结交流对蚕业产业化实施的基本状况、发展思路、进展趋势及目标方向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因此 ,把产业化作为发展蚕业经济和振兴蚕业的突破口 ,是在新形势下 ,促进蚕桑丝绸行业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那么 ,龙头企业怎样发展 ,这是蚕业产业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行业普遍意识到知识经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高新技术是今后企业发展的灵魂。当前 ,四川蚕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三大矛盾 ,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由于千家万户分散养蚕 ,生产者零星分散与规模经营的…  相似文献   

13.
郑新忠 《蚕学通讯》2002,22(1):39-41
加入WTO后 ,茧丝绸行业成为我国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产业之一。目前 ,世界茧丝绸业结构处在不断调整之中 ,世界丝绸业科技、生产中心已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已成为主要的集中地 ,肩负着丝绸发展的重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我国蚕业生产已逐步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出现“东桑西移”之势。缫丝生产已由大城市转产为依托中小城镇 ,使我国茧丝绸生产形成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的格局。对此 ,如何抢抓机遇 ,与时俱进 ,加快我区蚕业发展 ?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蚕丝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蚕用新药发展也很快,它对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新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使其更好地为蚕丝业服务,1985年12月农牧渔业部决定今后蚕药也必须逐渐按《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管理。1990年8月,江苏省农林厅组织江苏省兽药监察所、省丝绸总公司、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苏州蚕  相似文献   

15.
游佐成 《蚕学通讯》2002,22(4):56-57
我国加入WTO将给蚕丝绸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将如何提高我区蚕丝业的发展 ,迎接市场挑战 ,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区养蚕历史悠久 ,计划经济时代 ,在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我区蚕丝业发展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 ,历史上 1 994年发种达 1 5万张 ,产茧 7万担 ,农民茧款收入 4 0 0 0多万元 ,是四川省重庆市的先进县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由于丝绸行业防范风险机制较弱。从 1 996年起蚕业形势下降 ,造成蚕农挖桑 ,使我区蚕业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今年全区发蚕种只有…  相似文献   

16.
周金钱 《蚕桑通报》2017,(3):1-8,14
本部分为第一部分之蚕业发展阶段、蚕业扶持政策、蚕茧收购政策。从1978~2014年,浙江蚕业可分为增长、鼎盛、震荡、下降4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蚕桑生产发展,中央及省政府多次调整蚕茧收购、奖励政策,同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物资扶持;90年代后主要通过项目加以扶持。2015年,省政府将丝绸产业确定为"十大历史经典产业"之一,今后浙江蚕业的重点任务是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充是全国四大蚕桑基地和二十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素有"丝绸之乡"的盛誉.新中国成立以来,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增加财税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模式,采取行政手段发展蚕业,千家万户栽桑养蚕,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蚕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了蚕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近年来,南充蚕业主管部门调整工作思路,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大力发展业主经营,不断提高蚕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不断推进蚕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蚕桑发展中,在业主经营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万玉新 《广西蚕业》2001,38(4):34-36
蚕业产业化生产是蚕业生产必由之路,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化形势的发展,蚕业站必须转变工作重点,通过四种形式参与蚕业产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黄明广 《广西蚕业》1995,32(1):24-26
我县木薯蚕生产在南宁地区行暑的关怀下,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亲临指导帮助下,经过全县广大干部 、群众和蚕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开发木薯蚕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蚕茧产量和推广饲养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丝绸绢纺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宁夏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今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战略思想, 基本含义就是把蚕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结合起来,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对无污染的"绿色"蚕桑副产物、丝绸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蚕业发展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持久下去以及为社会和人类能接受的发展.实施蚕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于促使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换,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发挥宁夏蚕业生产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使地方经济不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