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2种长度料筒对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进行了旱田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料筒长(75 cm)的对照组全生长期为173 d,料筒短(50 cm)的试验组只有138 d。对照组结实率94%、单个最大苓重6.3 kg、单窖产量2.1 kg,试验组结实率98%、单个最大苓重6.5 kg、单窖产量2.5 kg。对照组每日料筒分化量为46.24 g,比试验组高出2.76 g。对照组净收益2 496.00元,比试验组低984.00元,但试验组比对照组用料量少砍40株15龄松树。  相似文献   

2.
茯苓旱田栽培袋装菌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旱田栽培中菌种袋装与瓶装试验结果表明:袋装与传统的瓶装对茯苓下窖接种成活率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提升0.77%;袋装的试验组菌丝生长期比瓶装的对照组缩短7d,全生长期比对照组也缩短5d;对照组与试验组在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均没有差异;菌核质量也都优质;试验组比对照组净增收益943.00元/667m2,生态效益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茯苓旱田栽培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单引接种方法,采用“双引接种”的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效益。结果表明:单引接种的对照组成活率只有89.4%,双引接种的试验组成活率高达100%,两者之间差别显著,相差10.6%。对照组菌丝生长期为40 d,试验组仅为21 d,缩短19 d;菌核生长期两组间只相差3 d;全生长期对照组为132 d,试验组只有110 d,缩短22 d。对照组结实率为88.6%,试验组高达99.4%;单个最大苓重对照组为5.2 kg,试验组为7.1 kg,单窖产量对照组为1.93 kg,试验组为2.51 kg。对照组木料每日分化量只有37.88 g,试验组有45.45 g。同时,两组间经济效益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2组间在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净收益的7.23倍、7.88倍。试验组的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5%。  相似文献   

5.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的7.23、7.88倍,而试验组还有种植芝麻的收益,故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7%。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两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饲喂65kg左右的生长肥育猪,经过为期22d的试验,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68%,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料肉比降低2.81%,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综合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较对照组多收入258.91元。  相似文献   

7.
肉用雏鸡断翅饲养试验表明:8周龄末,试验组鸡的个体均重比对照组多50.7g;断翅与否对鸡的成活率没有影响;试验组料重比2.06:1,对照组为2.63:1,每增重1kg活体,少消耗饲料O.57kg;屠宰后,胸肌与腿肌占屠体比例,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1.3%与1.9%;胸肌与腿肌的重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3.2%与14.9%。只鸡盈利试验组为1.46元,对照组0.43元。  相似文献   

8.
在夏、冬两季,分别将经过严格筛选体况相近的60头健康断奶三元杂交商品猪分成2组,每组30头,一组在微生物发酵床上饲养做试验组,饲养期60d;一组在传统水泥地面上饲养做对照,对两组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夏季试验中(初始重为7.0kg),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400g和390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2.6%;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头耗料分别为27.03kg和32.44kg,试验组平均每头节省饲料5.41kg,节省20.0%;试验组和对照组增重纯收入225.92元和188.58元,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入37.34元;对照组中因腹泻死亡5只,试验组无死淘,差异显著。在冬季(初始重为50.0kg),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1151g和904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27.3%%,差异极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头均耗料分别为78.73kg和97.57kg,耗料比分别为2.57:1和2.64: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增重纯收益分别为235.45元和161.82元,试验组比对照组多收益73.63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作为环保饲料添加剂在分娩母猪饲养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个体差异不大、身体健康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12头,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喂给基础日粮加(1.5%)光合细菌,对照组喂给基础日粮,试验期22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每头每天耗料5.72kg,对照组每头每天耗料4.83kg(P〈0.01),试验组平均每头每天泌乳5.72kg,对照组每头每天耗料4.69kg(P〈0.01)。试验全期,仔猪日增重、母猪产后发情间隔、仔猪腹泻率数据分别为0.238kg、0.190kg(P〉0.05),5.00d、6.17d(P〉0.05),1.19%、5.15%(P〈0.01)。说明光合细菌对提高分娩母猪采食量、泌乳量以及降低仔猪腹泻率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选取断奶獭兔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添加中草药0g/kg(Ⅰ,对照)、6g/kg(Ⅱ)、9g/kg(Ⅲ)和12g/kg(Ⅳ)的饲料饲喂60d,测定各组初始体重、期末体重以及饲料消耗量,以了解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獭兔增重和料肉比的影响,并对各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Ⅱ、Ⅲ、Ⅳ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Ⅰ提高13.67%、18.28%、20.92%,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Ⅰ、试验组Ⅱ、Ⅲ、Ⅳ的料肉比分别为3.82:1、3.59:1、3.51:1和3.46:1,试验组Ⅱ、Ⅲ、Ⅳ的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Ⅰ降低了6.02%、8.11%和9.42%,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Ⅲ、Ⅳ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8%、25.8%和29.1%,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实验用4周龄北京鸭,雌雄不拘.饲喂第3d,用2mA直流电对北京鸭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腹外侧区(LHA)进行双侧阳极损毁.于损毁后第17d进行脑灌流.以脑切片所在位置将28只动物分成4组:对照组(I)9只,损毁VMH组15只,其中VMH非脂肪肝组(Ⅱ)8只,VMH脂肪肝组(Ⅲ)7只,损毁LHA(Ⅳ)4只.观察各组体重、器官重的变化,结果如下:1)损毁当天,各组活重无显著性差异.2)灌流前各组体重结果:损毁VMH脂肪肝组(2.78±0.19)kg显著高于假损毁组(2.47±0.14)kg(P<0.05),而损毁LHA组体重(1.73±0.2)kg显著低于假损毁组(P<0.01).3)测定屠体中,损毁VMH脂肪肝组肌胃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损毁LHA组肌胃重、胴体重、腹脂和胸腿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提示:禽类同样存在有摄食中枢和饱中枢,它们对禽类的摄食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5g/kg、10g/kg、15g/kg)的有机复合政化剂对艾维茵内仔鸡进行饲养试验,测定了其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并在不同饲养时间检测腺胃pH。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有机复合酸化剂能够提高艾维因内仔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而且以5g/kg添加组效果最好;其腺胃内pH随有机复合酸化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到第5d各组达到了相对稳定;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以15g/kg添加组效果最好。干物质、总能和植酸磷的消化率以5g/kg添加组最高。  相似文献   

13.
红豆草饲喂小尾寒羊杂交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5月,在定西市安定区香泉乡泉湾村,分别以红豆草+农作物秸秆和农作物秸秆为全期日粮,进行了小尾寒羊杂交羊饲喂对比试验,对增重、耗草量、饲料报酬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日增重为91.80g,对照组为69.90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了31.4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羊增重1kg消耗15.10kg饲料,对照组消耗19.05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4.05kg;红豆草干草饲用价值明显优于作物秸秆,试验期间试验组每只羊盈利33.20元,对照组盈利23.90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多盈利9.27元,效益显著,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机抽取艾维茵鸡苗各500羽,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每100kg饮水添加益生素300g,饲养条件和管理一致,饲养38d。试验组料肉比为1.88∶1,对照组料肉比为1.96∶1。试验组的纯利润为2416.8元,比对照组多收益274.2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用60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试验组日粮中添加0.2%复合酶制剂,进行了30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增重比对照组高18.28%(343g:290g,P〈0.05);试验组的饲料转化效率比对照组高12.55%(料肉比2.02:2.31,P〈0.05);试验组的腹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40%(30%:70%);试验组每kg增重的饲料成本比对照低0.45元(4.4元:4.85元)。从而认为,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增重、提高饲料转化效益、减少仔猪腹泻、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6.
生长激素对上海白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日龄接近,体重在45-50kg上海白猪去势公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头。对照组仅注射载体(稀释液)1ml,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注射1ml和2ml的rpST(基因工程猪生长激素),连续注射28d后屠宰。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1与试验组2平均增重速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1.94%(P〈0.01)和45.75%(P〈0.01)。料肉比分别降低20.81%(P〈0.01)和26.85%(P〈0.01),脂肉比降低24.07%(P〈0.01)和33.33%(P〈0.01)。瘦肉率增加3%和5%。骨重增加21.40%(P〈0.01)和10.2%(P〈0.01)。  相似文献   

17.
《浙江农业科学》2010,(1):195-195
甬优13(原名05G227)属半矮生株型。2007—2008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区试,平均667m^2产量610.2和607.5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25.4%和29.4%。全生育期150.8d,比秀水09长4d。株高115.9cm,穗长21.4cm,有效穗12.5万,每穗总粒数321.5粒,结实率73.8%,千粒重22.9g。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防御素对仔猪体重的影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阶段:选择健康水平良好,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妊娠母猪54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27头,对照组27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母猪。第二阶段:选择健康水平良好,年龄、体况、相近的保育猪226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25头,对照组101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42头母猪.跟踪记录仔猪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母猪饲喂防御素后.试验组初生均重比对照组增加68g.断奶重增加160g(P〈0.05);日增重增加4g(P〈0.01);保育猪饲喂防御素后.出栏均重增加2.04kg,日增重增加70g(P〈0.01),料肉比降低0.35(P〈0.05)。防御素能够明显提高仔猪初生重.提高出栏重.降低养猪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选择80头奶牛,分成4个组,进行120天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全期平均产奶量为21.9kg/天、23.1kg/天和23.2kg/天,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组比对照组的20.9kg平均提高了8.77个百分点。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多增加收入4480元、9250元和887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选择生产性能与胎次接近的临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选择出生日期、断奶重、体型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保育试验30d;选择体型、体重相近和出生日期一致的育成猪60头,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育成试验80d。母猪产前30d到哺乳期阶段饲料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益母健)3kg/t,试验期58d;保育仔猪在断奶后保育期的饲料添加仔猪保健散3kg/t、试验期50d;仔猪保育后的育成期的饲料添加育成宝3kg/t、试验期80d。结果表明:产活仔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窝重差异极显著(P0.01),哺乳期窝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哺乳期母猪发病数差异显著(P0.05);保育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保育期50d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44;育成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80d育成期的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29;哺乳期母猪治疗药费,对照组35.8元比试验组14.5元高21.3元,哺乳期仔猪治疗药费对照组63.1元比试验组21.1元高42元;保育50d药费减少103.8元;80d育成期的药费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17.3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