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棚葡萄物候期、果实品质等指标为研究内容,分析了大棚栽培对提高葡萄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水晶、黑奥林葡萄分别比露地(对照)葡萄早熟35 d和18 d。大棚葡萄的单穗重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果实硬度比对照显著下降;总酸含量比对照极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固酸比与对照呈极显著增加;VC含量比对照有大幅度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早黑宝’和‘玫瑰香’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架式对葡萄丰产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篱架栽培‘早黑宝’从萌芽至果实成熟需122d,比Y形架栽培提前5d;篱架栽培单穗重、单粒重、每667m2产量、果粒纵横径分别为342.12 g、5.31 g、1 846.77 kg、2.32 cm、2.11 cm,Y形架栽培分别为469.10 g、6.33 g、2 325.85 kg、2.43 cm、2.13 cm;篱架栽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Y形架栽培。‘玫瑰香’从萌芽至果实成熟2种架式栽培均历时146d;篱架栽培单穗重、单粒重、每667 m2产量、果粒纵横径分别为308.03 g、3.92 g、2 050.53 kg、2.31 cm、2.01 cm,Y形架栽培分别为208.05 g、5.01 g、2 331.65 kg、2.29 cm、2.11 cm;篱架栽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Y形架栽培,而Y形架栽培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均高于篱架栽培。综上所述,Y形架栽培‘早黑宝’可提高其丰产性,篱架栽培有利于‘早黑宝’果实含糖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积累;Y形架栽培‘玫瑰香’可提高其产量,且有利于果实含糖量的积累,但篱架栽培的光合效率整体优于Y形架栽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 a生葡萄‘金手指’为试材,调查果粒纵横径及质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着色状况以及香气物质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金手指’葡萄果粒质量迅速生长期延后1周左右,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果实色泽参数CIRG值为1.23,显著低于对照1.25;检测出醛类为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且较对照增加了1种物质,即3-己烯醛;在醛类物质中,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7.52%;但在整个观察期内,果粒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避雨栽培对葡萄着色状况和香气物质组分等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白色纸袋、黄色纸袋、花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4种纸袋,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纸袋对温室‘火焰无核’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设施‘火焰无核’葡萄套袋的纸袋。测定其果实单粒重、单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调查其颜色、采收期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白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均有利于提高设施‘火焰无核’葡萄的平均单粒重和平均单穗重。在葡萄果实品质方面,白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总糖量和糖/酸的增加;白色塑料薄膜纸袋对果实滴定酸含量无影响;白色纸袋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有利于果实着色,颜色均一,同时可以提前采收期。白色纸袋处理的‘火焰无核’葡萄没有病虫害发生,而白色塑料薄膜纸袋病虫害发生最为严重。经综合分析,白色纸袋最有利于提高设施‘火焰无核’葡萄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是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火焰’无核葡萄套袋的纸袋。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无核白’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整总酸含量、控制产量、调节糖酸比,改善‘无核白’葡萄主要商品品质,根据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酸作为呼吸基质氧化分解,有机酸含量减少、糖含量增加的原理,于2012年5-8月,在新疆吐鲁番市红柳河园艺场‘无核白’葡萄园内,采用低浓度多梯度赤霉素处理‘无核白’葡萄,在提高总酸的基础上,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整总酸含量,调节糖酸比.其中赤霉素处理浓度依次为70、70、90 g/kg,能使‘无核白’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月中旬达23%,总酸0.612%,糖酸比为37.58,产量达到28102.95kg/hm2.能较好地调节糖酸比,显著提高‘无核白’葡萄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褪黑素对鲜食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褪黑素改善果实品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红地球’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延后栽培模式,在葡萄转色前,采用50、100、200、500μmol/L褪黑素水溶液进行全树喷施2次,以喷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葡萄果实形态指标(单粒重、纵横径和果形指数)、果皮色泽(L*、a*、b*)、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以及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间的果实品质各指标(果形指数、果皮色泽除外)与对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褪黑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单粒重、纵径,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并且有利于果实中酚类物质(总酚、黄酮和花色苷)积累,降低果实横径和可滴定酸含量;尤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最大、效果最明显。综合分析认为,在葡萄转色前喷施褪黑素,可以改善设施延后栽培‘红地球’果实品质,其中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改善‘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6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前与贮藏5个月后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华红’贮藏前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总酸与维生素C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贮藏前后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澳洲青苹’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有高酸、多汁的特性,生食品质中等,主要用作果汁加工;‘望山红’与‘寒富’贮藏前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味道纯正,但贮藏后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适宜鲜食;‘岳帅’与‘金冠’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低,贮藏后硬度、总酸含量下降幅度大,适宜鲜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寒香蜜’葡萄的最佳栽培模式,比较其在露地、大棚和温室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果实性状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寒香蜜’葡萄的生物学表现差异较大,在大棚栽培模式下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硼是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微量元素,缺硼会引起葡萄败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下降。以红色酿酒葡萄品种‘梅鹿辄’(‘Merlot’)为试材,在初花期至幼果期分4个时段对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硼酸溶液,研究其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0.3%硼酸溶液使‘梅鹿辄’葡萄产量和果实中的总糖、花色苷、单宁、黄酮、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均显著提高,总酸含量显著降低,而其余浓度处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有差异但不显著。结果显示,0.3%硼酸溶液可加速‘梅鹿辄’葡萄果皮的着色,有效促进其成熟,提高其产量及酿酒品质,可为‘梅鹿辄’葡萄栽培过程中硼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延庆地区大棚栽培条件下的葡萄品种较少,为了筛选适宜延庆地区大棚栽植的葡萄品种,为果农提供更多的品种选择机会,作者开展了适宜大棚栽植的葡萄品种筛选研究。通过对‘夏黑’‘状元红’与‘兴华一号’3个品种在大棚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观测,以及对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等的测定分析,认为‘夏黑’‘状元红’与‘兴华一号’均适宜在大棚栽植,果农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果实性状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新品种‘北国蓝’果实为试材,对各采收期的果实及其原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及其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的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粒直径、平均粒重、平均穗重、出酒率、总糖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实总酚、单宁含量持续增加,较第一次采收分别增加了27.94%和92.50%;滴定酸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10月5日含量最低(18.27g/L),各不同采收期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期果实酿造的葡萄酒滴定酸含量与果实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酒总酚和单宁含量与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分析表明,‘北国蓝’在当地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30日至10月5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13.
‘华晶13号’是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01F’为母本‘、102B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小果型西瓜品种。该品种春季大棚栽培果实发育期26~27 d,全生育期90 d左右;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2%以上,脆甜爽口,红瓤;果皮浅绿底覆墨绿色条带,果实圆形,长势稳健;单果质量2.2 kg左右,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综合表现优于‘小兰’。适合河南及周边各地大棚、小拱棚、日光温室等保护地早熟栽培或夏秋季播种反季节栽培,也可在露地做高档礼品西瓜生产。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对比了避雨与露地栽培模式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鲁西南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露地栽培能够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和抗逆性好;避雨栽培植株感病率明显下降,比露地栽培病株率下降10.6%;采用LED白光灯补光措施后,避雨栽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比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增加1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分别比露地栽培高0.22%、-0.02%、2.92,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左优红’山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吉林市松花湖退耕还林地‘左优红’山葡萄品种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左优红’5月上旬萌芽,9月中下旬果实充分成熟;栽培成活率达95.5%;结果系数2.07;果穗平均重211.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8%,总酸含量15.5g/L;3年生开花株率达到65.5%,产量达1 830.0kg/hm2;4年生产量3 750.0kg/hm2,5年进入丰产期,产量稳定,5~7年平均产量达18 360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天津市蓟州区温室促成栽培条件下果实营养价值高、品质佳的蓝莓品种,以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其果实的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单项指标结果显示,‘蓝丰’果实含水量、可滴定酸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96.91%、0.880%、16.80μg/g、67.72μg/g;‘伯克利’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0%;‘奥尼尔’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0.11%;‘蓝金’果实糖酸比最高,为14.66;‘北陆’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2.67μg/g;‘斯巴坦’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82.6 mg/kg;‘布里吉塔’总酚含量最高,为53.3μg/g。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尔’果实综合品质最佳,其次为‘蓝金’‘伯克利’‘蓝丰’,再次为‘都克’‘布里吉塔’‘斯巴坦’,‘达柔’和‘北陆’果实综合品质较差,‘大果蓝金’果实综合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玉露香’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慢—快—慢—快"的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仍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43.07%,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1.9%。蔗糖含量从坐果到花后60 d内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花后60 d开始迅速上升,直到成熟期其含量上升了3.81倍。山梨醇含量从坐果到花后75 d,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玉露香’梨为高果糖型果实;按照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果实类型分类,属苹果酸型。  相似文献   

18.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树体生长、果实发育、着色效果等的影响差异。【方法】选择‘SO4’‘5BB’‘3309C’和‘101-14M’4个砧木与‘赤霞珠’葡萄进行绿枝嫁接,对初期结果植株的新梢生长情况、果粒质量、糖酸含量以及果实着色指标动态变化等进行实时测定。【结果】供试砧木品种均可促进‘赤霞珠’葡萄新梢生长,提高果粒质量,以‘赤霞珠’/‘3309C’(CS/3309C)效果较为明显。各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供试砧木均可显著提高‘赤霞珠’葡萄净光合速率,亦可改变其峰值出现时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砧木‘SO4’可显著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的积累,可滴定酸含量较其他处理偏高。各处理果实颜色指标L、a、b、h、c值变化趋势一致,CS/SO4的h值较其他处理显著偏高。【结论】供试砧木均可提高‘赤霞珠’葡萄生长势、果实质量以及净光合速率;砧木‘SO4’可延迟‘赤霞珠’葡萄成熟约20 d。  相似文献   

19.
‘夏黑’葡萄果实质量分级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夏黑’葡萄在不同穗质量和粒质量级别下果实质量差异,制定‘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不同地区‘夏黑’葡萄为试材,测定穗质量、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单宁、着色指数等果实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果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夏黑’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指数与穗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穗质量呈正相关,果实质量随穗质量增大而降低。分别将不同穗质量级别和粒质量级别按果实质量分为4类和3类,穗质量≤400 g品质最优但产量低,400~500 g最理想,500~900 g中等,900 g以上最差。粒质量介于6~7 g质量最优,7~9 g及5~6 g中等,5 g或9 g最差。【结论】在‘夏黑’葡萄生产中,穗质量为400~800 g、粒质量为5~9 g时,果实质量较好。初步制定了河南省‘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增加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室栽培对鲜食葡萄果实单萜积累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早熟鲜食葡萄品种‘香妃’和‘早玫瑰香’为试材进行温室栽培,以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辅助自动质谱图解卷积和鉴定系统(AMDIS),检测葡萄果实中游离态单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共检测到29种来源于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的单萜类化合物。两个葡萄品种单萜类化合物总含量随果实发育均呈升高趋势,且露地栽培均高于温室栽培,果实成熟期‘香妃’高于‘早玫瑰香’。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可以明显区分开温室和露地栽培下的‘早玫瑰香’,但两种栽培条件下‘香妃’的单萜化合物在成熟期愈加接近;整体趋势表现为露地栽培葡萄果实具有更丰富的柠檬烯、(Z)–别罗勒烯、(E,Z)–别罗勒烯、里那醇、β–月桂烯、异松油烯、(Z)–β–罗勒烯、cis和trans–氧化玫瑰、β–香茅醇和cis–吡喃型氧化里那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