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全域旅游,积极筹建覆盆子鲜果采摘园和观光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分析了覆盆子产业发展前景和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徐仙娥 《蔬菜》2014,(4):38-41
云和县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凉爽,适宜番茄生长,发展番茄生产既能丰富城市夏季8-10月的蔬菜供应,又能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从栽培地块选择、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云和县高山番茄种植户栽培管理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洛阳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传统的耕作制度等因素影响,蔬菜生产上长期存在着均衡供应问题,每年秋淡季蔬菜上市量少、品种单调,特别是人们喜食的番茄,因夏季炎热多雨,加之近郊老菜区病源多、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为此,自1984年以来,我们利用市辖县丘陵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冷冻、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改当地一年两季的粮食种植为一粮一菜(即麦收后种番茄,番茄收后再种麦),建立夏番茄生产基地,以解决秋淡鲜番茄的供应。 三年来,我们在新安、偃师、孟津三县的丘陵山区,进行…  相似文献   

4.
炎热夏季番茄嫁接苗伤口不易愈合,成活率较低。本文介绍了在夏季高温期嫁接番茄时,降低大棚内温度的4种方法,以保证番茄周年生产供应。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临澧县柑桔栽培面积达4.5万亩,其中温州蜜柑占95%。随着产量上升,短期内完成鲜果销售已出现困难,同时市场要求较长时期的鲜果供应。为延长柑桔鲜销期,我们参考有关资料,选择性的设计实施了温州蜜柑不带叶采摘及时单果包装贮藏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不同人群对李果观光和采摘的需求,在露地栽培的基础上增加日光温室和避雨栽培模式,利用不同栽培管理技术延长李观花、赏叶、品果的供应期。在设施栽培条件下,1月末和2月可观李花,南方可在4月、北方可在5月观赏并采摘李鲜果。优选出不同种、成熟期、叶色和花色等13个红肉李品种,其中国馨李、长春彩叶李和长李84号是我国自主选育的优质李品种,丰富了采摘园的品种配置,增加了人们对李种质资源多样性的认识,美化了新农村,提高了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7.
高亮  梁其安 《蔬菜》2024,(3):79-83
为了提高中果型鲜食番茄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保护全产业链各方利益,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从产前、产中、产后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果型鲜食番茄产地环境、GAP要求、品种选择、壮苗培育、田间管理、采摘收获、生产记录、产品包装、等级标准、存储条件、快递服务、售后服务及运营管理等全产业链生产管理技术,该技术推广应用后,可实现番茄的周年安全、稳定供应,得到了菜农的积极响应,农户不仅获得了番茄种植的收益,还参与视频直播,获得了网络销售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导读:番茄市场需求时间长,且不易越夏种植,往往农户1年种2季,造成夏季供应短缺。针对长兴当地夏季气候条件和番茄生长特性,研究了番茄斜蔓上架、越夏管理实用技术。由于斜蔓生长空间大,生长期长,大大拉长了销售时间,比普通栽培多上市2个月,且斜蔓生长的叶片数多,植株整体蒸腾作用强,很好地规避了一些生理性病害,因而该技术大大增加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采摘果园仅仅是以“采摘”为主要目的,忽视果园的生态效益,并且没有真正起到陶冶情操、景观观赏的作用。将园林艺术融合到采摘、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果园中必将是大势所趋。北京市通州区艺术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就是对于果园艺术表达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董克锋  朱华路 《蔬菜》2007,(6):39-40
冬暖棚的快速发展对解决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强光,高温暴雨等恶劣的条件,不利于番茄生长,导致番茄形成9-10月秋供应淡季。在淡季范围内上市量越多,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王俊建  腾磊 《中国蔬菜》2011,1(13):48-50
加工番茄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04 年种植面积首次突破6.67 万hm 2(100 万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目前新疆加工番茄主要依靠人工多次采摘方式收获,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人工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采收期劳动力紧张等阻碍了番茄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2007 年起,新疆各番茄加工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加工番茄机械化种植和采收。一台采摘机每天能采收2.0~3.3 hm 2,相当于200~300 个人的工作量,机械化采摘每667 m 2 可降低采收费240 元,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番茄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从而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2010 年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摘面积已由2007 年的333 hm 2 增加到1 万hm 2。按照规划,未来3 a(年),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采摘面积有望达到2.67 万hm 2,约占新疆加工番茄种植总面积的40 % 。为实现加工番茄种植管理的标准化和采摘的机械化,特制订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草莓在北京地区的周年供应,针对7—11月草莓鲜果的空档期,通过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的提升,进行日光温室四季草莓种植示范,以达到延长草莓采收期的目的,满足市民在夏秋季节采摘草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采摘和观光:选择有利游人采摘和携带的樱桃番茄、成串番茄、水果黄瓜、甜瓜、袖珍西瓜、水果苤蓝等适宜鲜食的品种;也可种植羽衣甘蓝、叶甜菜、紫叶生菜、樱桃萝卜等既能观赏食用,又适宜盆栽的品种,要安排好茬口在旅游旺季能采收,高标准种植,体现艺术特色和观赏价值。供应宾馆、饭店、酒楼和超市:要求全年均衡供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依据从事果品技术研究与推广二十余年的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栽培模式,并参考诸多果树专家意见,对水果发展趋势谈谈看法,供广大栽培者参考。1生态观光、采摘园兴起成为本世纪中叶的主旋律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对生态观光、采摘园的开发已有多年的历史。中国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更多人群向往田园生活,注重体味大自然乐趣,感受采摘的喜悦,在有趣的春华秋实中修身养性。目前中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生态观光园很多,如上海马陆葡萄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5.
以森林为载体发展观光林业是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工程建设的现实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拥有1.27万hm2森林的黑龙江省杜蒙自治县新店林场的实践,为果树采摘园、花灌木观赏园,百花园、种苗园、试验园等各类生态园及生态观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态观光四季采摘休闲果园的兴起,山东省成武县桃树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经济效益较高。但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桃褐腐病发生日趋严重,对桃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以成武县为例,对桃褐腐病的发生情况、发病症状及流行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生态观光采摘园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期对农户的种植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年对果树采摘园间作香菇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小弓棚覆盖遮阳网的栽培方法。可以满足游人的需要,形成农业立体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果农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该方法投资少、操作简单、生产者容易接受。在果树采摘园隔行间作香菇生产期间对果树生产管理影响小。在游人采摘香菇的同时,还对水果采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将果树采摘园间作香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有关工作者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齐河县地处省会济南市主城区近郊、黄河北岸。近年来,20多家企业、种植大户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本地优势,发展都市近郊观光果树采摘园、生态园,打造集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养生为一体的生态观光采摘果园景区。齐河县和乐采摘园自2009年建园运行以来,通过多年的发展,建成占地25 hm^2设施完善配套的现代化农业果蔬观光采摘园,其中高标准温室20个、大棚28个,定植早熟油桃、毛桃棚8个,葡萄棚、大樱桃棚各3个,草莓棚10个;露地果园15 hm^2,栽植苹果、梨、桃、葡萄、大樱桃、杏、李子、石榴、核桃、山楂、枣树、桑葚、柿子、木瓜等120多个品种的果树2.5万多株,实现了果树生产的均衡化、多样化、优质化、娱乐化,可供周年采摘。  相似文献   

19.
“光伏+设施大棚”生产番茄的农光互补模式,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可利用土地,建造大棚生产番茄。春季育苗,夏季光伏板可为番茄生产遮荫,避免番茄遭受过强的阳光直射产生生理病害,夏秋多雨季节避雨延秋生产,秋冬季阴雨寡照天气及时为番茄生产补光,同时合理安排番茄生产茬口,在8~11月延秋产出番茄,补充露地蔬菜供应淡季,满足市场需求,保障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此模式充分利用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及优质的生态自然资源,既生产清洁能源“电能”,又能育苗生产番茄,达到增产增收增效保供的目的。自2020年开始,在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北司村的光伏板下建30 hm2大棚生产番茄,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兖州市兴德庄园果品种植采摘区进行的树种配置研究表明,从全园到特色园,遵循果树的生态功能要求、果树生产特点进行设计,实现一年四季观花赏果、闻香品果、采摘售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