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慧颖 《果农之友》2014,(12):37-37
日前,在2014首届中国·四川(威远)无花果采摘节上,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四川省威远县"中国无花果之乡"荣誉称号。记者了解到,无花果在全国范围内除了东北地区、青海、西藏不适合种植外,在其他省区均适合种植。四川并不是无花果唯一的适生省份,那么"中国无花果之乡"为何会落户四川威远,四川无花果凭什么"威"名"远"扬?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鲜果不耐贮运,常温下极易腐烂变质。为了延长无花果的产业链和供应期,介绍了以冷冻无花果为原料加工无花果果脯的工艺和产品质量指标,为实现无花果的周年供应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生长结果习性与栽培要点刘玉蓉(福建省宁德地区农校355000)近年来,无花果的营养和药用等价值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无花果开始不再局限于房前屋后的零星栽植。为此,了解无花果生长结果习性,探索相应的园艺技术,对促进无花果生产的发展十分有意义。一、无花...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生长结果习性观察宁德地区农业学校刘玉容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陈云征近年,无花果的营养价值,尤其药用价值不断被人们所重视。无花果果品加工等的开发配套。使人们对无花果的栽培产生兴趣。无花果开始不局限于庭院的零星栽植。为此,深入了解无花果的生长结果习性...  相似文献   

5.
无花果是具有营养保健,抗癌防衰,美容嫩肤,植株具有净化空气、绿化观赏等多种功能的树种。在证实无花果具有抗癌防衰效果之后,一个食用无花果热正在国内外兴起。因无花果具早实丰产、病虫害少、管理简易、采果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保健水果──无花果的开发和利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詹金鸿,陈师嫒无花果作为第三代保健型水果近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的开发利用已在悄然兴起。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无花果又名明目果、底珍树、放日果、奶浆果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  相似文献   

7.
无花果天牛为害初步调查李运根(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331213)无花果在江西规模栽培刚刚起步,省内有关无花果病虫害少见报道。据资料介绍,无花果主要害虫是桑天牛、星天牛等蛀干害虫。1996年5月至7月笔者对本地200亩无花果天牛为害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属桑科(Moraceae)无花果属(Ficas L.),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的果树之一。整形修剪是无花果栽培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整形修剪方式会对无花果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效果。生产上应根据无花果的栽培方式、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整形修剪方式。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是获得持续丰产的关键因素,笔者总结了生产中无花果的常见树形及整形修剪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为多年生落叶果树,是营养丰富、食药兼用的天然保健水果。盆栽无花果由于所用空间小、管理简单,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无花果的盆栽技术和繁殖技术,对无花果盆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钠、钾等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无花果消费量直线上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山东沿海地区是无花果的主产区,本文总结了烟台地区无花果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园地条件、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冻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方面,以促进无花果的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无花果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宜无花果生长的环境条件;介绍了无花果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建园、整形修剪、施肥、冬季防寒、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无花果花叶病是危害无花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新疆地区发生普遍,但导致该病害发生的病原种类尚不明确,因此进行了新疆无花果花叶病的病原鉴定与发生情况调查,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无花果病毒的潜在危害以及病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8个地区21个果园及路边的盆栽风景无花果进行病毒病的调查,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感病无花果样品进行病毒初步鉴定,利用PCR或RT-PCR法,对采集自新疆8个地区的、不同花叶病症状及无症状的135份叶片样品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感病样品中存在5种无花果病毒,分别为无花果花叶病毒(Fig mosaic virus,FMV)、无花果杆状病毒1(Fig badnavirus 1,FBV-1)、无花果杆状病毒2(Fig badnavirus 2,FBV-2)、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4(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 4,FLMaV-4)和无花果斑点相关病毒(Fig fleck-associated virus,FFkaV)。PCR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135份无花果样品中存在6种无花果病毒,其检出率分别为FMV(100%)、FBV-1(100%)、FBV-2(99.3%)、FLMaV-4(74.8%)、FFkaV(31.9%)、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1(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 1,FLMaV-1)(19.3%)。新疆无花果病毒普遍存在复合侵染现象,感染4种以上病毒的样品有127份,占94%。2种、3种、4种和5种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分别为0.7%、5.2%、62.2%和31.9%。FMV、FBV-1、FBV-2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并且症状为环斑、褪绿斑驳、褶皱及无症状样品中都能检测出FMV、FBV-1、FBV-2,这3种病毒可能是侵染新疆无花果的主要病毒。【结论】鉴定到侵染新疆无花果花叶病样的病毒性病原有6种,病毒检出率较前人报道的具有明显提升,并且普遍存在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其中FMV、FBV-1、FBV-2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浅析无花果的价值及常见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药食兼用,具有较高的药用、营养及经济价值,且无花果适应性强,种植简单,采收期长,产值较高,是一种高效益的特色种植果林品种。本文简析了无花果的价值,介绍了常见的鲜食无花果品种,提出了常见品种的特点及种植要点,以期为无花果种植技术的提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不同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花果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古老树种之一,无花果的果实极为鲜嫩,不易保存和运输。果实、根、叶均可入药,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还是提取高级美容化妆品的重要原料。无花果由于无病虫害,不需要喷施农药等,国内外园艺学家和营养学家均认为,无花果将成为21世纪绿色保健水果。本研究通过不同无花果品种在本地生长形状表现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区保护地栽培的早熟、丰产、抗病以及商品性状好的无花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无花果是一种营养物质、活性成分含量丰富的小浆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健康的需求不断的增加,人们对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无花果越发关注.文章介绍了无花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种类等内容,展望了无花果的应用前景,旨在为我国无花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无花果属桑科、无花果属,果实营养丰富、食药兼用,被称为天然保健水果。威海是中国无花果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当地政府将无花果这一传统名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树种之一,使无花果的苗木需求量猛增。传统的春季硬枝扦插育苗操作方便,成活率高,但苗木仍供不应求。为解决生产中急需用苗问题,2007年笔者进行了夏季嫩枝扦插和冬季在日光温室内利用电热温床进行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实现了无花果的周年育苗。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布兰瑞克"无花果为试材,采用二氧化氯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对无花果流通过程中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无花果的硬度、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下降较少,腐烂得到抑制,能够提高无花果在流通过程中的贮藏品质,其中80mg/L二氧化氯处理过的无花果贮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无花果因其天然无公害、药用价值高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经济、药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发展迅速、果园面积逐年扩大。目前,阜阳仅有零散栽培、产量低,远远满足不了阜阳及周边地市的消费市场。本文通过对无花果的经济价值、优良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繁育技术的介绍,使广大林农对无花果形成初步认识;并针对阜阳区位特性及无花果的自身属性提出发展建议,希望能对阜阳无花果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无花果别名奶浆果、映日果等,属于桑科无花果属。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花单生,花隐藏于花托内,因为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所以称之为无花果。无花果果实具特殊风味,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果品。无花果枝干光洁,叶子美观,病虫害少,结果早且全年可多次结果,是盆栽(图1)观赏加食用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0.
无花果(Ficus carica L.),属桑科、榕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无花果是由花托膨大而形成的隐头花序,小花隐藏在花托内,人们只能看到花托形成的假果,看不到花,故称为“无花果”,为多年生落叶果树,无化果结果期较长,有夏果和秋果,果实无核,无花果多为单性结实,无种子,但其枝条易生根。无花果枝繁叶茂,果实可鲜食,也可做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