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园是处于城市中、由国家提供、向公众开放、供公民免费使用的大片场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改善生态环境、宣传城市历史文化的作用。本文以太原市迎泽公园为例,对该公园的规划管理进行分析,并做出一定的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与时俱进,改造后的公园应更符合市民的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装载城市的历史记忆,传承公园的历史文化。以蚌埠市津浦大塘公园提升改造为例,阐述了公园改造的成功之处,也指出了提升改造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今后城市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林海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海公园进行现场勘查和资料调研,对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基础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以"农牧情·阴山颂"为主题,对场地规模、居民类别等资料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造建议,并做出针对本城市公园的优化改造设计,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林海公园情况对公园改造进行总结,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老旧公园改造提升的理论,促进城市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万科大湖公园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平面构成这一现代设计手法的角度切入,探讨了景观设计怎么以点线面的艺术构成手法营造景观,使得设计中既保证传统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又能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互融。解剖了其中各自要素的特点和分析了在场地设计时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江波 《花卉》2020,(10):44-46
绿轴是对城市空间中处于特殊位置结构的研究,决定了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整体形态,从城市空间大的格局和基调上反映了城市特色,本文以南沙绿轴公园为例,通过规划分析及现状分析逐级解读场地,随之确定公园的项目定位及设计主题,并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把海丝文化体现到各个分区的景观节点中,打造富有南沙滨海特色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文化淡漠现象愈演愈烈,通过景观唤起文化认同感至关重要。而历史文化声景的设计是城市遗址公园再塑地域文化记忆的重要途径。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场地分析,并基于人群对唐历史文化声的偏好,提出历史文化声景的设计策略,总结历史文化声景的设计手法,以期为其他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声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化记录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线索,是城市发展的无形记忆,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不仅要让受众赏心悦目,更要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基于湖湘公园所展示的文化特征,解析湖湘公园设计中所蕴含的湖湘文化元素,归纳文化原型景观转译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龙凤半岛公园项目,通过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把观音文化作为贯穿整个区域组团的主要线索,重塑场地形象,从观音出生梦境的传说着手,重新定义和演绎观音文化,是对传统观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具象元素通过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抽象化,再现观音出生时的梦幻情境,以故事的形式巧妙地串联起来,使其成为龙凤半岛公园的灵魂所在。方案以观音文化为主题,以现代休闲为表现方式,打造集许愿祈福、婚庆接待、禅修静心、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通惠河这条由八百年前的漕运河道,到近代的城市排洪河,再到现在的文化景观河的变化过程,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公园设计中在尊重市民意愿、尊重场地的历史的基础上,以现代时尚的空间构成为骨架,以通惠河文化作为灵魂,充分发掘运河文化,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功能与生态的共生。通过景观设计,赋予这一地区新生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路培 《现代园艺》2023,(7):119-120+126
城市修补是解决老旧空间秩序混乱、环境质量差的有效途径,口袋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绿化、休憩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以衡水市道岔口袋公园设计为例,结合海绵城市的生态设计理念,运用城市修补的设计手法,针对曾经的交通站点这一特定场地特征,初步分析小微绿地的生态建设,对城区绿地空间缺乏、场地特征缺失等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最终归纳出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和手法,旨在给市民提供舒适、安全、可靠的休闲场所,最终营造出具有场地独特性,并满足人们行为需求的绿色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建设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环境,关注城市中公园绿地的建设。当前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发展对综合公园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分析了当下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应从明确场地竖向关系,边界空间设计,人性化的功能分区设计,营造生态的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建设出环境优越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12.
开展对城市应急避险场地的分析,加大城市应急避险场地的建设,可以主动积极地抵御城市灾害,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城市防灾活动,这对于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态和城市改善的催化剂,城市公园的设计旨在打破城市与自然、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以景观作为视角,统筹协调多专业多部门,从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发展、地域特征和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考虑公共游憩空间营造、步道系统设计、城市拓展的功能以及文化精神传承。本文以兰州七里河区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为例,在优化上位城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立足于场地现状条件及地域特色,确定公园整体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一方面,方案设计较好地呼应了公园与外部城市的联系;另一方面,方案设计基于场地的特征,解决了排洪沟的场地分隔限制,形成公园内部的交通连接和竖向体系。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设计的综合性进一步提高,越来越需要建筑、景观等不同专业的全面协作。本文以景观统筹为例,在地勘、建筑、水利等不同专业融合、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相关经验。文中例举代表性设计内容,并详细阐述其实施原则及落实要点,为推动建设开放便捷、地域特征突出、邻里和谐的城市公园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筑与公园绿地不断更新,产生了许多为了消纳城市弃土而建设的渣土公园。城市居民对于公园景观的要求提高,老旧的渣土公园在功能上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所以对于渣土公园的景观更新探究应当立足于当下不同人群对于公园绿地的需求,同时结合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历史以及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定位。在结合场地生态特征的基础之上,探索打造与环境适应的互动性生态景观,通过对秋岭公园进行景观更新设计,为其他渣土公园更新改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本文重点阐述深圳市红花岭生态公园的建设特点,探讨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管理,以野花、野草为主的野趣景观,通过生态修复、梳理内外交通、协调植物群落、倡导海绵城市等方法和措施,保存垃圾填埋场边缘地块的场地原生特征,用荒草稀释土地污染,恢复生态环境,为龙岗区区域更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园林建设的新尝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内的可建区域,在管理服务区内,通过对城市文化、滨水绿地的功能定位,从湿地科普与保护、场地文化记忆植入、区域发展与旅游效应、固岛技术与生物廊道的建设等方面研究我国县级城市河州中心岛滨水景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温春镇核心区公园设计方案,结合场地现状,进行主题提炼、立意构思,以"乡愁"为核心,以诗为翼,以雪为茗,营造集城镇地域特色、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公园。  相似文献   

18.
胧月公园以"过去、现在、将来"为游览路线,节点借铺装材质、雕塑、景墙、浮雕、建筑体现城市文化,暗喻石家庄文化传承,寄语城市未来建设发展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陈尔男  赵伟韬 《现代园艺》2015,(5):94-95,116
<正>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能提供给人们日常户外活动的场地就越来越少。以体育运动为主的公园的出现正迎合了现代大都市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多、充满情趣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体育公园是在大面积园林绿地中,合理分配体育场地,以及文化、服务建筑供市民进行体育锻炼、游览休憩或供体育竞技比赛活动的专类公园,其最为核心的区域就是健身空间,因此如何合理的规划营造体育公园的健身空间,是体育公园规  相似文献   

20.
郅爽 《现代园艺》2022,(11):152-15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间。当前,“体验感”作为当代环境的特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越来越多的空间被转换成可视化的和可参观的,成了“会说话的环境”。文化的产生基于生活,独具特色的文化如何运用到景观表达中,需要遵循人本逻辑、场地特性、活力导向、美学价值和动态趋势,以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为基础进行场景营造。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二十四节气景观节点之一“小寒”为例,具体阐述文化景观节点的场景营造。经过小寒节气文化场景的元素提炼、文化场景内容的营造,向游人展示了一个“氛围感”浓郁、有文化气息和文化味道的“小寒”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