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源杀虫剂联合多型化发展的有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Bt杀虫剂实用化资源利用新动态”为引子,分别简述了几种主要生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分析、讨论了生物源杀虫剂联合多型化发展的趋势,论述了其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Bt细菌性生物杀虫剂是蔬菜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杀虫剂,该制剂对防治鳞翅目幼虫效果尤为明显,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由于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化学杀虫剂存在的固有局限性使得人类不得不寻求新型的无公害杀虫剂,其中探索得比较成功的是生物源杀虫剂,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等。一、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特点植物源杀虫剂一般具有选择性强,对天敌及人、畜...  相似文献   

4.
Bt生物杀虫剂(即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用固体薄层发酵法生产Bt生物杀虫剂,原料充足、成本低、工艺简单易掌握、产品质量稳定,适合农户土法生产。其生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Bt杀虫剂应用动态与实用化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文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Bt生物杀虫剂由“缓慢发展”到市场复苏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Bt生物农药的应用要走出目前的低谷,同样需要加强其实用化研究。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以Bt为主原料的抑虫琳制剂对甜菜夜蛾等夜蛾科害虫有效防治期已从原Bt制剂的幼虫初孵阶段扩大到幼虫2~4龄范围,持效期由3~5d扩大到7~10d,防效90%左右,实用性大大提高;稻螟Bt等也有了较为实用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同构型企业的兼并——线性模型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8,自引:1,他引:8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源农药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当前植物源杀虫剂研究的几个热点: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传统杀虫植物的毒理学研究;植物源杀虫剂的的制剂化研究;植物光活化毒素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琼海 《今日农村》2005,(7):18-18
Bt杀虫剂是目前蔬菜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细菌性生物杀虫剂,对防治鳞翅目幼虫效果尤为明显,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四种生物源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 4种生物源杀虫剂防治小菜蛾的效果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1 .8%阿维菌素EC和1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效果最好 ,而B·t 80 1 0效果较差 ,但由B·t与阿维菌素耦合而成的 1 .5 %苏丹WP效果很好。并针对 4种生物源杀虫剂的生产和应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用Bt生物杀虫剂人工机械喷雾防治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Bt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Bt生物杀虫剂防治松虫杀虫块、效果好、杀虫效率高,且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可作为防治松毛虫的最佳农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最佳剂量为600g/hm2。  相似文献   

10.
杀虫速度慢一直是制约真菌杀虫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克服这一缺点,人们将真菌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及其他生物杀虫剂混合以取得更快、更显著的杀虫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株高毒力球孢白僵菌与相容性的化学杀虫剂以亚致死剂量混配混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室内测定了6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小菜蛾卵、初孵幼虫和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小菜蛾不同虫态的活性差异较大,阿维菌素、菜喜对幼虫活性较高,但无杀卵作用;烟碱则具有明显的杀卵及抑制卵孵化作用,卵孵化率低于5%。对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生产上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Bt是目前蔬菜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细菌性生物杀虫剂,对防治鳞翅目幼虫效果尤为明显,但在施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三浦百草绿色植物制剂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柏杨牌植物源杀虫剂,目前已被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菜篮子工程指定为专用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主要是因为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所造成的。在茶叶生产中,若正确选用高效低毒,无污染、无残留的各类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将对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大有裨益。下面将几种植物生物源杀虫剂的加工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应用技术等;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常用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与生物防治相协调的化学防治措施,测定了Bt、阿维菌素、吡虫啉、氟啶脲、溴氰菊酯和毒死蜱等6种保护地蔬菜常用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巴氏钝绥螨的室内毒力,并初步评价了这6种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杀虫剂对巴氏钝绥螨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溴氰菊酯毒死蜱氟啶脲阿维菌素吡虫啉Bt;其中,溴氰菊酯对巴氏钝绥螨毒性最大,其LC50达77.04 mg.L-1,而Bt制剂的LC50为17 214.19mg.L-1,对巴氏钝绥螨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该试验结果对大田捕食螨释放及选择合理的化学制剂与之配合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少敏  邓忠贤 《新农业》2011,(10):46-47
印楝素是一种植物源生物杀虫剂,原料来自于印度、缅甸等国家楝树的种子。作为杀虫剂的研究是从1968年,由国际上科学家和学者成功地分离出印楝素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和开发的,并从印楝素中提取了许多类似物物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印楝素及制剂,取得可喜成果。目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及前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对非靶标生物毒性低、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环保、健康、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我国植物源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植物源杀虫剂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利用、作用机理及作用方式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植物源杀虫刺研究、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做了简要的介绍,并根据植物源杀虫剂的优、缺点,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简史、作用特点、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