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食用菌》2016,(5)
正茯苓是不可缺少的中药材之一,人们对茯苓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为保护有限森林资源,笔者利用被砍伐的松树蔸在原地栽培茯苓,替代传统段木栽培茯苓,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介绍如下。选择采用适宜在松树蔸原地栽培茯苓的茯苓品种有P_0团结一号,该品种具有不须断树根,不须把树蔸挖出,不跑苓,接种点结苓,最宽不超出1m范围,结长茯苓特性。  相似文献   

2.
茯苓是高温好气寄生真菌,它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松木。山区丰富的松木资源及其下脚料均是人工栽培茯苓的优质原料。在尤溪县山区利用树蔸栽培茯苓已有多年的历史。笔者将栽培技术总结于后,向各地同行作个交流。  相似文献   

3.
茯苓的栽培方法很多,但以松树蔸就地栽培茯苓的方法最为简单,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如本县每年砍伐松木中,有直径20cm 以上的松蔸30万个左右,农户用其种植茯苓,1988年全县产茯苓3万多公斤,收入达240万元,平均每个松蔸可获纯利8元。同年出口茯苓7000多公斤,创汇15万元,并为国家节省木材1.2万立方米,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松树蔸的选择与处理选择当年或前年砍伐、直径12厘米以上的松树蔸,树蔸要不腐烂、无虫蛀和杂菌污染、根皮未脱落。场地要背风向阳、无积  相似文献   

4.
魏新雨 《食用菌》2010,32(5):60-60,78
当前药材市场商品茯苓价高俏销,种松树蔸茯苓效益可观。最近更有大量读者希望发展茯苓项目,并纷纷来信来电提出了很多问题,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生产实践,就种松树蔸茯苓备料技术作一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巫仁高 《食用菌》2004,26(1):39-40
利用松木砍伐后遗留在山场的松树蔸栽培茯苓,变废为宝,选用特定品种,无须断根处理,栽培工艺简便,成本低,产量高,直径18~20cm树蔸单产7.5kg/蔸以上,产值13元/蔸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川杰1号”茯苓优质菌株,具备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特点。多年来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不断研究与之相配套的松树蔸栽培茯芩新技术。从选兜、定场、择期、清场、接种、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阐述了松树蔸栽培"川杰1号"茯苓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松茯苓都是采用松树砍伐后的木段和树兜进行生产。由于菌林矛盾突出,近年来生产受限制,茯苓货少价高,鲜品售价由几年前的2元/千克涨至当前的10~15元/千克。而一个林业县每年采伐松木材百十万立方米,通过粗加工外销,  相似文献   

8.
解析了松树蔸栽培茯苓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接种蔸数量,接种成活率,单蔸茯苓产量;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茯苓品种的种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依据决定性因素提出提高茯苓产量与品质的3项具体技术措施:选好茯苓菌种和松树蔸,从7个方面提高接种成活率,做好8项高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茯苓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菌的干燥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主产于云南、四川等地,因其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因而被列为保健上品。近年由于云南、四川等地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松树三剩物(即松树锯屑、边皮板、松针)为栽培材料,采用菌引法,进行温室和露天坑穴生料覆土2种栽培方式的茯苓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散锯屑、边皮板、锯屑压制2号为原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以及散锯木栽培、边皮板栽培的成活率都优于对照段木栽培,且温室散锯木栽培平均生物学效率达27.95%,也高于对照段木茯苓栽培。  相似文献   

11.
这是笔者近年试验的结果,并得到推广应用。用此法栽培茯苓,投资少,操作和管理方便。一般一只20cm的树蔸,下种一瓶可收干苓10kg以上。现简介如下: (一)栽培季节 与其他栽培方法相同,一般在4~10月栽培,不适宜在多雨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2.
我县部分药农用湿松木下种茯苓,经过多年实践,湿松木与干松木接种的茯苓,产量、质量无甚相差。现将其方法和要点介绍如下: 1.松木可于接种前10~15天砍伐,砍伐后留下树枝树梢,以利水分蒸发,然后按一、三、五单方削皮留筋,以排除松脂。 2.接种可在剃枝、截断的同时进行,筒长约80cm。 3.苓场土层要求深挖,筒木排放不可过深,应做到深挖浅种。接种后覆土厚度以7~10cm为好。 4.如采用窖栽法,每窖应选用湿筒木40~45kg,相当于干筒木20~30kg,以确保每窖内有足够的养分。 5.湿筒木接种量也应比干筒木接种量相应地增加些,以500g、罐头瓶装量计(木片种),1瓶菌种可下种两个干筒木窖,而湿筒木是2瓶菌种下三个苓窖。  相似文献   

13.
斗遂 《食用菌》1991,13(4):26-27
  相似文献   

14.
松蔸栽培茯苓,方法简单,技术易掌握,产量较高,一蔸直径20厘米的松蔸可收茯苓2—5公斤,因此用松树蔸栽培茯苓者日渐增多,现根据笔者的实践和当地苓农的经验,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择松蔸和栽培场地:松蔸是茯苓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充足的松蔸才能产生大菌核。所以应选择蔸体粗大(直径20厘米以上)、砍伐不久(3个月内)、未腐烂无虫蛀和根皮完整的松树蔸。松蔸所处的土壤必须酸性、疏松,地势缓坡不积水,阳光照射充足,于接种前1—3个月清除松蔸2米以内的野草,灌木、树根和杂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应用综合的农业技术措施,选择良种,根据茯苓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获得高产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16.
在茯苓生产中,往往出现产量不稳定的现象,我们力求寻找稳产高产地途径,经多年实践证明,复瓦式栽  相似文献   

17.
岩金火  朱国庆 《食用菌》2003,25(3):25-25
茯苓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食、药用菌,属腐生菌,菌丝从枯死的松根、松木上获得营养。而目前只有用松段木进行栽培,笔者近年来通过采用松木屑(锯木场的下脚料)进行山坡地栽培,已获成功。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 菌种制作1.1 母种的制备 母种培养基:葡萄糖30g、蛋白胨1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琼脂20g,水1,000ml。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组织分离法,即选个大、皮薄、有白裂花纹、内部粉质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找到适合清远当地气候条件,并能四季均可种植的茯苓接种技术;方法:采用对照组试验法,以清远市新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原有的围接顶端覆盖技术为对照,试验组采用菌袋保护膜倒挂留袋技术;结果:试验组在一年四季的接种成活率均达到100%,特殊天气条件下,试验组的接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产量和品质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菌袋保护膜倒挂留袋技术能在清远四季接种,且栽培成本较低,茯苓在清远的最佳接种时间是春季。  相似文献   

19.
魏新雨 《食用菌》2008,30(4):35-35
南方去冬今春遭遇罕见雪宵冻灾,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山区农村山林随处可见大量冰雪折压断的松树干、枝丫、树尾巴、弯曲头、松树蔸等废材,如当干柴薪卖不值钱,若用来种植茯苓效益可观,不失为山区灾民生产自救的一条好门路。  相似文献   

20.
茯苓嫁接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苓嫁接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选择适期,将一块鲜苓,涂上牛奶液贴到用纯菌丝引接种的,并已发好菌的松段木上。其技术要点如下:1掌握嫁接适期松段木栽培茯苓通过备料、选场、挖穴、菌种制备。当气温稳定在18℃时便可下窖接种,每窖用料10kg,纯菌丝引1瓶(袋)。段木长60cm,后约25天,接种段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