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辛伐他丁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方法:用辛伐他丁对糖尿病大鼠予以干预。然后对糖尿病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来研究其行为学改变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丁能明显缩短大鼠Morris水迷宫到逃避潜伏期和错误反映次数,通过上调海马CA1区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减少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结论:辛伐他丁在机体内能够增加Bcl-2蛋白含量,并抑制bax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机体海马神经细胞出现凋亡的情况,改善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细胞增殖以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未治疗组和RSG组。T2DM未治疗组和RSG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于第8周末以链脲佐霉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成模后RSG组每天给予RSG 4mg/kg灌胃持续8周。检测各组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12周后处死大鼠立即取出胰腺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定量PCR观察胰岛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DX-1 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未治疗组PDX-1m RNA表达减少(P<0.01);与T2DM未治疗组比较,RSG组大鼠PCNA和PDX-1m RNA基因表达增加(P<0.01)。结论RSG上调T2DM大鼠胰腺PDX-1基因表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匹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洛伐他汀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匹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增殖的影响,了解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集湛江市区大气中的PM2.5,以10、20、50、100、200mg/L剂量染毒培养的大鼠VSMC24h后,观察PM2.5对VSMC的PCNA、VCAM-1表达(免疫组化法)及增殖(MTT法)影响。结果在10-200mg/L范围内,随着染毒质量浓度增加,VSMC的PCNA水平从(16.67±2.58)上升到(58.00±8.25)(F=82.23,P〈0.01),VCAM-1水平从(15.83±2.32)上升到(60.83±2.56)(F=258.63,P〈0.01),MTT值从(0.49±0.067)增加到(0.72±0.025)(F=27.98,P〈0.01)。结论PM2.5促进体外培养的VSMCPCNA、VCAM-1表达,刺激VSMC增殖,在1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HCPVTT)术后化疗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HCPVTT术后化疗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n=28)接受乌司他丁30万单位/d,连续7d;对照组(n=26)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用药后第3、5、7天检测肝功能及NK细胞活性、CD4细胞、CD8细胞和CD4/CD8比值。结果用药后第3天和第7天,乌司他丁组的AST、ALT和T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K细胞活性、CD4细胞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a无瘤生存率和累计生存率乌司他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HCPVTT术后化疗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时血液中CD14 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及其胞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乌司他丁对外周血液中CD14 单核细胞表面TLR4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期间择期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全麻诱导前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 UI/kg,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前(T2)、主动脉开放时(T3)、主动脉开放30 min(T4)、术后5h(T5)、术后第2天晨8时(T6)采集动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 单核细胞表面TLR4和HSP70表达变化;ELSIA检测上述各时点TNF-α、IL-6的血浆浓度。结果两组在T2~T6的CD14 单核细胞表面TLR4受体和其胞内HSP70表达以及TNF-αI、L-6血浆浓度均较T1的增加(均P<0.01或0.05);乌司他丁组各指标值均较对照组的上升幅度低(均P<0.01或0.05)。结论CPB时静脉应用乌司他丁可能通过减少HSP70等内源性危险信号产生,抑制TLR4受体表达而减轻CPB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型糖尿病大鼠37只分为模型组(12只)、小剂量叶酸组(12只)和大剂量叶酸组(13只),另11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叶酸干预11周后,剪尾采血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并取胸主动脉制备主动脉环进行离体血管环反应性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充叶酸11周后,小剂量叶酸组及大剂量叶酸组血清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P<0.05或P<0.01),而血清丙二醛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在每一个乙酰胆碱累积浓度下,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或P<0.01),而小剂量叶酸组和大剂量叶酸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度则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小剂量叶酸组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度与大剂量叶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期补充叶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预防作用,叶酸可能通过增加机体一氧化氮合成从而提高血清一氧化氮活性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预防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紧密连接在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和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中作用重大。【目的】旨在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克隆获得Claudin-1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 (ZO-1)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建立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PCV2感染的IPEC中Claudin-1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构建的两种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荧光定量RT-PCR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PCV2感染的IPEC中Claudin-1蛋白和ZO-1mRNA表达在4、12、24、48、72h均显著下降。【结论】PCV2感染可抑制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破坏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增加肠道通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浅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30例2型糖尿病不伴DR(NDR组)、30例2型糖尿病伴单纯型DR(NPDR组)及30例2型糖尿病伴增殖型DR(PDR组)患者血浆VEGF的水平,并与2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比较。结果健康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的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80.87±6.32)(、91.80±7.81)(、104.25±9.36)和(120.38±10.66)ng/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DR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浆VEGF浓度动态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R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检测Ⅱ型糖尿病猕猴部分靶器官中Ⅰ型辅助T细胞(Th1)因子IL-2和IFN-γ以及Ⅱ型辅助T细胞(Th2)因子IL-4、IL-10的表达及分布变化情况,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变化。取Ⅱ型糖尿病及健康猕猴胰腺、肝、肾和心脏,通过石蜡切片、常规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各靶器官IL-2、IFN-γ、IL-4和IL-10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猕猴肝血窦增宽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心脏和胰腺细胞呈不同程度肿胀、萎缩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肾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并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及集合管。胰腺中IFN-γ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产物分布于胰岛部及外分泌部。胰腺及肾中Th1型细胞因子IL-2表达水平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及肾中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阳性产物分布于远曲小管、胰腺胰岛及外分泌部。在胰腺、肾、肝及心脏中,Th2型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阳性产物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胰腺胰岛、胰腺外分泌部、心肌细胞及肝细胞的胞质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在Ⅱ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UCP3)、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I)mRNA表达及疗效的影响。方法5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养组(NC组,n=15)、高脂饲养组(HF组,n=15)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大鼠在高脂饲料喂养至8周末时,腹腔注射链唑霉素(25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治疗组(DMT组,n=14)和糖尿病未治疗组(DMC组n=14),分别给予罗格列酮(3mg·kg^-1·d^-1)和灭菌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UCP3、CPT—ImRNA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结果HF与DMC组骨骼肌UCP3、CFT—ImRNA表达明显低于NC组(P〈0.05)。与DMC组比较,DMT组血糖和游离脂肪酸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性和骨骼肌UCP3、CFT-I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UCP3、CPT—InLRNA表达降低;而罗格列酮可上调UCP3、CFT—ImRNA的表达,降低血糖、FFA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有或无血管合并症患者 6种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与临床意义。方法 :2例糖尿病患者 90例分为有血管合并症组 (n =5 1)和无合并症组 (n =39)及 30例健康人 (对照组 )均检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α 颗粒膜糖蛋白 14 0 (GMP 14 0 )、纤维蛋白原 (Fbg)、抗凝血酶Ⅲ (AT Ⅲ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等 6项血栓分子标志物 ,用ELISA和发色底物法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无论有或无血管合并症的患者的VWF、GMP 14 0、PAI、Fbg均较健康人组高 (P <0 .0 1) ,而有合并症较无合并症组亦显著增高 (P <0 .0 1) ,但t PA相反 ,对照组与无合并症组显著升高 (P <0 .0 1) ;AT Ⅲ在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血管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与高凝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每组30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水平,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全部观察对象的PAI-1的活性。结果治疗12周后罗格列酮治疗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血浆PAI-1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减少血浆PAI-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或延缓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蜂胶对糖尿病SD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和比较了蜂胶醇提液(EEP)和蜂胶水提液(WSP)对糖尿病SD大鼠的影响. 结果表明,EEP和WSP均能降低糖尿病SD大鼠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果糖胺(FR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CREA)、尿素氮(BUN)、尿酸(UA)、丙二醛(MDA)水平,减少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消耗,降低肾重与体重的比值. 表明蜂胶能够改善糖尿病SD大鼠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初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收集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以及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粪便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的水平;运用Pearson分析,对目标菌属水平与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BG)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水平均增高(P=0.017,P=0.002);(2)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的水平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2周:P=0.010,P=0.002;4周:P=0.001,P=0.002);(3)球形梭菌水平、多形拟杆菌水平均与FBG水平呈正相关。可见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水平较正常组增高;两色金鸡菊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降低模型组群球形梭菌与多形拟杆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CDs区的序列特点,为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广西巴马小型猪动脉血管组织中扩增MCP-1基因CDs区全长序列,与人类及其他易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预测其蛋白质信号肽位点及结构域.[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MCP-1基因CDs区全长300 bp,编码99个氨基酸;与人类MCP-1基因CDs区(S71513.1)的同源性最高,为84.4%.广西巴马小型猪MCP-1蛋白的前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后76位氨基酸为成熟肽,等电点(pI)9.51,蛋白质分子量10976.04 kDa,信号肽位置有一段跨膜结构;广西巴马小型猪与人类MCP-1蛋白在形成二级结构时,保守半胱氨酸参与形成二硫键的位置一致,分别在第11、12、36和52号(除信号肽片段)位上排列为Cys-Cys,且是第11号位与第36号位形成二硫键,第12号位与第52号位形成二硫键.[结论]以广西巴马小型猪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时,MCP-1基因表达量可作为判断动脉血管疾病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状况。方法:测定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空腹甘油三脂(TG)、空腹高密度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然后算出体重指数,计算和分析MS的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MS的患病率为75.7%(137/173例),高血压组为77.8%(130/16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92.1%(58/63例),三组MS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5/11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的MS患病率最高。3组患者的血糖、血压、体重指数及血脂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些患者对MS的知晓率仅为2%。结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早期对其给予指导和干预防治。  相似文献   

18.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抑制肥胖、缓解代谢综合征等功效。本文总结EGCG预防和缓解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从降血糖功效、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等方面综合分析和阐述EGCG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绿茶缓解代谢综合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每2周递增直至靶剂量(25mg,2次/d)或最大耐受剂量。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以及血糖、胆固醇等变化,心脏事件以及药物耐受性。结果(1)随访12个月后,卡维地洛组死亡2例、中断卡维地洛2例,对照组死亡4例,均予剔除;(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41例)心脏功能LVEDD、LVESD及LVEF较对照组(24例)改善明显(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卡维地洛组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5vs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水肿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钠、血清肌酐清除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发生,对血糖、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