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草地》1994,(4):21-24,28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运用改进的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样带的比较,分析了主要植物种群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态位变化以及种间关系、群落结构对立地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地群落建群种本氏针茅的生态位宽度在4种立地条件下都表现为最大值,非建群种的生态位宽度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呈较大的波动性。生态位重叠指数表明,生态位较宽的物种与其它物种间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但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生态位较窄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种现象是种群对有限环境资源激烈竞争的体现;不同种间生态位重叠随立地条件的变化格局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种间生物生态学特性和需求差异造成的;但同一种对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态位重叠的变化是立地条件对种间关系影响的结果。总体来说,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物种生态位重叠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沙打旺草地群落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试验于1981~1988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的固原县河川北山人工沙打旺草地进行。结果表明:沙打旺从兴到衰,出现一较快的演替系列,其重要值有显著的变化。生长3~6年沙打旺繁茂,但天然牧草受到抑制,由于沙打旺发达的根系,可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衰败沙打旺草地水分渗透速率比天然草地和农地快,但上层土壤含水量恢复较好,这样其它野生植物在衰败地上生长较好。沙打旺的根有固氮能力,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培肥土壤,促进其它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5.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陕北黄土丘陵区17个不同撂荒年限的群落样方数据,分析了撂荒演替中20个主要种的演替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3种生态位宽度指数以Levin和Shannon-Wiener指数适用性较好,2种指数表明演替前期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较窄,后期较宽;演替各阶段优势种生态位较宽,伴生种较窄。根据演替生态位重叠指数,利用种的极点排序和系统聚类法分析了种的演替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4种生态位重叠指数以Morisita和Pianka指数在演替生态位的研究中适用性较好,种的极点排序与种极点分析和实际观察结果基本一致,指示了种的生态对策连续统,说明种的演替方向和相对竞争能力;系统聚类中类内种的生态学特性基本一致,3类的划分结果表明第1类为定居优势种,位于演替序列前期;第2类为竞争优势种,位于演替后期;第3类为定居-竞争相对平衡种,位于演替中期。  相似文献   

6.
豫西黄土丘陵区果园面积达16万hm^2,土壤有机质缺乏,果品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大中型畜牧场污染严重,主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和空气,水土严重流失,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因地制宜设计了三种果,草,牧结合生态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张伟  何俊皓  郝文芳 《草业科学》2016,33(7):1391-1402
以吴起县杨青川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封育(Enclosure)、放牧(Grazing)、施肥(Fertilization)、刈割(Clipping)、灭鼠(Deratization)5种管理方式的草地群落进行调查,并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5种管理方式下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赖草(Leymus secalinus)、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的种群总生态位宽度较大,封育放牧施肥刈割灭鼠管理模式下,生态位宽度最大的分别是达乌里胡枝子、赖草、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达乌里胡枝子和猪毛蒿,生态位宽度值大于4的物种数分别为6、6、3、4和3种。不同管理方式下各种对间的重叠指数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封育放牧施肥刈割灭鼠。施肥管理中,种群间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它管理方式中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生态位分析表明,封育和放牧管理下种群间对资源的需求趋于相同,彼此间通过竞争共存,有利于群落演替,草地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施肥、刈割、灭鼠管理使群落物种竞争排序发生变化,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竞争机制,导致群落向简单群落演替。从牧草发展角度出发,封育、施肥和刈割有利于优质牧草生长。  相似文献   

8.
豫西黄土丘陵区果园面积达 1 6万 hm2 ,土壤有机质缺乏 ,果品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 ;大中型畜牧场污染严重 ,主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和空气 ;水土严重流失。针对这些问题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 ,因地制宜设计了三种果、草、牧结合生态模式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豫西黄土丘陵区果园面积达16万hm2,土壤有机质缺乏,果品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大中型畜牧场污染严重,主要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和空气;水土严重流失.针对这些问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因地制宜设计了三种果、草、牧结合生态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区柳枝稷与白羊草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干旱季节里测定自然条件下引种牧草柳枝稷与驯化本地天然牧草白羊草的一些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变化的结果表明,前者之所以呈现较高的光合速率主要是其具有较强的叶肉细胞羧化能力,较低的气孔导度降低了蒸腾,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正因为这种特性使其虽为引进种但仍能在陕北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生长。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中的土地储备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增量土地及存量土地由于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而土地制度中的又一创新——土地储备制度,通过统一收购土地、统一储备土地、统一适量地供应土地的运作模式,正对城镇化中的土地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土地储备制度运行时间尚短,理论体系不完善,导致它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方法措施,使其在城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启森  赵雪 《草业科学》1995,12(4):54-58,63
在对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和途径,并对该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论述,可为该地区及其邻近地区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全面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掌握青海省草原生态管护员履职与管理情况,加强草原生态管护员的考评和管理工作,2017年底由青海省农牧厅草原处牵头,抽调省草原总站和省草原监理站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全省草原管护员队伍的组织现状、履职情况、管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政策措施,推动草原生态管护员发挥更大的管护作用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西部地区城市化处于早期阶段,非常容易导致强调经济目标而忽略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在体现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能力,体现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求,体现生存质量的改善和体现城市化后城市资源消费生活环境发生主要变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兼顾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多视角评价投资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重庆1995—2004年的相应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沙打旺群落垂直结构及地上生物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明 《青海草业》2001,10(3):8-10
通过对沙打旺群落地上生物量测定表明 :群落内各类群生物量季节动态具明显差异 ,在生长季生长速率各不相同 ,沙打旺生长速率的高峰期出现在 8月 ,杂草生长速率的高峰期在 7月 ;垂直结构分析表明 ,群落植株的分枝及分蘖主要集中在 0cm~ 60cm的冠层中 ;群落地上生物量与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 (r=0 .68)。  相似文献   

16.
囊谦县退牧还草工程前期减畜禁牧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洪才  多扎  春梅 《青海草业》2003,12(4):46-48
对囊谦县着晓乡退牧还草工程前期减畜禁牧情况进行了调查,应减畜126687只羊单位,减畜率48.72%,实行草地禁牧11.69×104hm2,禁牧率62.18%,并就主要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代表研究三峡库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并分析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趋势,为制定合理措施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法。(1)丰都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受经济投入——产出水平和土地闲置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投入——产出水平是影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2)随着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全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以丰都县为代表的三峡库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受经济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用地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自1996年以来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该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将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8.
在川中丘陵一级阶地以下坡耕地首次引种白三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岗地豆科牧草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克贤  陈功 《草业科学》1994,11(2):15-17
从越夏率,越冬率及牧草产量三方面探讨了豆科牧草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岗地的适应性并采用模糊聚类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共和县环湖地区的畜牧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