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认真贯彻农业部第17号部长令和第194号、199号公告精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确保环境安全、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农业部在这里举行加强农药管理新闻发布会。这是我部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我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行动计划”的重大步骤。为了充分履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推广的重要职责,我们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有关科研、教学、农药管理、农技推广等方面的专家,按照“科学、实用、安全、公正”的原则,推荐了一批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品种和施药器械。各级农业植保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2.
施药器械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机具,其质量的好坏、性能的优劣和使用喷施技术直接关系到病虫防治效果以及农药的有效利用率,而且对施药人员、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的安全也至关重要。都匀市是一个西部欠发达县级市,农民经济收入较低,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施药器械的更新换代滞后。据调查,目前都匀市农村中农户拥有的施药器械,大多仍然是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有近70%的仍属旧式的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由于性能落后、质量较差,且使用年限大都超过3—5年,在施药中,“跑、冒、滴、漏”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了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治病虫害农药的安全使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组委会于2004年7月24日发出了“关于开展推荐评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药活动的通知”,经农药企业自愿报名,大会组委会共收到23个企业提出的98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全面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药使用的过程控制,减少农药残留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河北省农业厅决定在全省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计划。并以省农业厅文件印发了《河北省农药减量控害行动  相似文献   

5.
施药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药液使用量以及防治效果.为掌握红花岗区现有施药器械类型及存在问题,根据贵州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06年引进和示范应用新型高效施药器械,以提高精准施药技术和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对水稻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作物病虫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也是农药生产与使用大国。针对生产上一家一户施药,农民缺乏培训,存在盲目用药、不当用药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安全科学用药,必须抓好培训这个基础和关键。2001年以来,全国农技中心与先正达公司合作,在全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安全科学用药培训,增强了农民安全科学用药意识,改变了不合理用药习惯,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中毒事故,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发展。通过总结抓好安全科学用药培训的经验,提出了打造安全科学用药升级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药管理工作,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地显现出来。受污染或有害物质超标准的农产品,给消费者的生命质量带来了损害,并影响了我国优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和鲜食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农业部于2001年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对种植业管理来说,主要是突出生产过程控制,以加强农药管理、减少高毒农药使用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为重点,以创建100个无公害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药残留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推广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城市是全省商品粮大县之一,全年水稻种植面积在4.67万hm2左右。近年来因防治水稻病虫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水稻农药残留不断上升。为了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方案》要求,今年我市开展了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主要推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控制水稻害虫基数,减少施药量。  相似文献   

9.
马涛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3):44-46,34
2005年山西省农业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较2004年大幅下降。根据近2年来监测情况和多方调查研究,探明了超标率下降的原因,为今后山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更好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无害化”农业生产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后无病虫草鼠为害 ,使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其中科学、合理、协调应用病虫综合治理措施 ,确保农作物“无农药污染” ,是在“无害化”农业生产中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1 当前农产品生产中病虫防治对农药的依赖1 999年 ,在应城市对棉区 1 2 0户农民进行棉花生产行为调查 ,对“防治害虫不用农药行不行”这一问题 ,仅有 1户农民说“行” ,99%以上的农民说“不行” ;对“不用农药还可以用其他的什么方法防治”的问题 ,只有 3 %的农户说可以用杨树枝把诱蛾 ,利用蜘…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report the first record of 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 (Diptera: Drosophilidae) in the areas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 not unde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yprus. This pest was found in September 2016 on Prunus armeniaca L. in Morfou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s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first author.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长时间平衡单箱型模式原理 ,结合兰州市城区特有的地形及气候背景 ,利用 1 989年和 2 0 0 0年兰州市采暖期大气污染源调查资料 ,对兰州市城区采暖期SO2 、NO2 允许排放量进行了模式预测 ,并和实际排放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通过近十年的环境治理 ,全城区SO2 削减率从 30 .5 %下降到 1 4.6% ;城关区由 2 3.5 %下降到 6.2 % ;西固区由 5 7.7%下降到 48.1 %。NO2 削减率呈上升趋势 ,全城区削减率由 9.2 %上升到了 38.9% ,特别是西固区由60 .8%上升到 73.3% ,说明兰州市除了要继续削减SO2 排放量外 ,还要加大对NO2 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汾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水库沉积物中Cd含量为11.42±2.84mg/kg,高于中国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沉积物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远大于其它重金属,高达2346.57,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性;而Zn、Cr和Cu只显示出轻微的生态危害性,故Cd是导致汾河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增强的主要贡献者。室内模拟沉积物经历好氧和厌氧等环境条件下,并用EDTA铵盐溶液单一提取法和BCR连续提取法分别研究了汾河水库沉积物中Cd、Zn、Cr和Cu等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Cd的形态分布特征变化最为明显,具有潜在环境效应的Cd含量所占总量的比例上升至52.15%;用EDTA单一提取法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有效态Cd含量占总量的比例(B/T)在好氧处置后最高,达30.37%;上述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沉积物中Cd具有强烈的潜在生态风险和较高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对水分条件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河畔胡杨样枝的年轮分析,结果表明:第3次应急输水后,喀尔达依断面胡杨的横向响应范围达到离河1 000 m;应急输水后不同断面、不同离河距离,地下水埋深梯度、过水时间梯度随着离河道和大西海子水库距离增加,胡杨生长量减少;输水量大的年份胡杨生长量明显大于输水量少的年份,在相同输水量和输水时间前提下,春秋季持续输水对胡杨生长恢复效果要优于夏秋季输水;在持续输水后,胡杨生长量增长幅度减小,其大小逐步趋于近似.  相似文献   

16.
17.
18.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特点及衰败成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近50年来塔木河上中游的水土开发活动,使得下游地区的来水骤减并中断有近30年的历史,从而引发了下游绿色走廓的逐步走向衰败、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塔河下游绿色走廓发生、发展的特殊性和特点,认为绿色走廓衰败主要有5个主要因素:绿色走廓自然生命过程的衰退;新生幼林发生和发育原生机制的中断;土壤盐分的累积和增加;水分条件持续恶化;人类开垦荒地、滥伐、滥控等行为。通过成因分析认为,只有充分考虑到下游绿色走廓的特点及其衰败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下游绿色走廓衰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中下游农户能流分析及生态经济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能流分析和分形理论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农户作为“分形元” ,以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 4 0个农户为研究对象 ,在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基础上 ,对不同经营类型农户的生态经济特征进行分形研究 ,结果表明 :(1) 5类农户从总体上都显现生产经营结构单调 ,能量利用和转化链条短 ;牲畜养殖是唯一的次级生产系统 ,能量转化率低 ,增效不明显。 (2 )农田亚系统是农户生产力的主体 ,棉花生产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仍将是农户的支柱产业。 (3)基于农户分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生态效益高 ,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益也高 ,反之亦然。农户生产系统总体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进一步观察研究湘北地区三代三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提出和实施了在湘北三代三化螟严重发生情况下,开展"两查两定”,科学用药的具体措施.提出查水稻生育期定防治对象田及其方法,试验指出防治三化螟使用单剂比复配制剂效果好,认为粗水喷雾或泼浇是水稻后期施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