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仔猪断尾是防止咬尾的好办法赵福,古金华,沈为年,王学良,高士泉(130200吉林省长春市华龙种猪场)仔猪咬尾在集约化猪场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一旦发生制止十分困难,轻者把尾咬去半截,重者把尾咬光,直至把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由于咬伤易引起感染和瘫痪症等,...  相似文献   

2.
猪咬尾症的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咬尾症多发生于集约化饲养猪场,处于应激状态下的生长猪群.一旦发生制止十分困难,轻者把尾咬去半截,重者把尾咬光,直至把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发生咬尾的猪群,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均下降20%,亦可发生感染死亡或降低肉质,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猪咬尾巴是常事儿,原因也较多,治疗方法也较多,今天几位热心网友跟大家分享,自己用过的有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猪咬尾症     
猪的咬尾症(Tail Bitng),在养猪业中很早以前就知道,可是,关于病因及防治措施等尚不了解。最近认为本症是由于对猪持续不良的应激(S tvess)而发生的。发生1974年,对平时饲养约67OQ头K养猪肥育集中区进行]0个月期间的发病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5.
猪咬尾癖     
猪的咬尾癖在养猪业中早有所知。但对病因及防制措施多不清楚。近年来松原氏等(1976年)做了研究。当猪受到持续的、不愉快曲强烈刺激时,就能发生,成为所谓“应激症候群”。发生:从经常饲养约6700头肥育猪的猪场经10个月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约有67%的猪在购入后的1  相似文献   

6.
孟俊英 《养猪》2008,(1):71-72
猪咬尾如果不加制止的话,会导致其尾巴溃烂、化脓、应激甚至死亡,因此必须解决.资料表明,欧洲猪场14%的责难归咎于咬尾,我去的猪场中每5个猪场就有1个猪场存在咬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现象.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多年的猪场工作中发现,无论是大、中、小猪场都会出现猪咬尾现象,特别是集约化养猪更是如此,常出现一头猪先咬,至后全群互相撕咬,严重影响猪群生产发育。轻者把尾咬去半截,重者把尾巴全部咬光,甚至把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如果不及时治疗处理,常引起伤口感染和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多年的猪场工作中发现,无论是大、中、小猪场都会出现猪咬尾现象,特别是集约化养猪更是如此,常出现一头猪先咬,至后全群互相撕咬,严重影响猪群生产发育.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原因1.品种因素。长白猪、哈白猪咬尾咬耳症较多,地方猪种较少见,母猪比公猪要多。体重18~80千克的猪最易发病。主要多发于每年的1-3月和8-12月。2.环境因素。猪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及有害气体蓄积;猪圈潮湿引起皮肤痒,使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养猪规模化的发展,常因管理不到位,营养物质的缺乏,疫病防治不科学,极易导致猪相互咬尾咬耳的发生,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降低猪肉的质量,甚至引起猪伤口感染死亡。因此,加强管理,精心饲喂,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一)发病原因1.品种因素。长白猪、哈白猪咬尾咬耳症较多,地方猪种较少见,母猪比公猪要多。体重18~80千克的猪最易发病。主要多发于每年的1-3月和8-12月份。2.环境因素。猪舍内温度过  相似文献   

11.
《农业新技术》2006,(2):53-53
集约化养猪,常遇到猪咬尾现象,往往一头先咬,全群互咬,严重骚扰猪群,影响生长发育。轻者把尾咬去半截,重者把尾咬光,甚至把尾根周围咬成一个坑。由于咬伤易引起感染和瘫痪症,甚至造成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2.
1发病原因1.1品种因素长白猪、哈白猪咬尾咬耳症多发,地方猪种较少发病,母猪比公猪多发。18~80千克的猪最易发病。本病多发于1~3月和8~12月。  相似文献   

13.
猪咬尾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发猪咬尾症的原因复杂,如高密度饲养,猪舍空气质量差及温湿度控制不当等均可诱发咬尾。仔猪咬尾一般从二月龄左右开始发生,当饲养环境温度高于25℃时咬尾现象明显增加。二月龄猪单位饲养面积增加一倍后其咬尾现象明显减少,随后两个月的养殖密度降低也有助于减少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14.
猪有自然站立的本能,好奇心强,当不吃、不喝、不睡的时候,它们就想找点事干。工厂化养猪常把它们置于一种过分拥挤、非自然的环境之下,这样常会导致休息不充分或低水平应激,引起咬尾现象。这种咬尾现象的发生大致有如下因素:回.饲养密度过大。2.通风不足,二氧化碳、氨气浓度过大,贼风也可激发咬尾。3.栏圈设置错误导致攻击。4.体重不一,均匀度差。5.猪只行动不敏捷。6.饲槽的设计问题。7.遗传因素。8.饲料中含盐量过高或不合猪只口味。9.饮水不足。良好的休息可大大降低猪只的攻击性,因此,减少应激是防止咬尾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猪咬尾症是应激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规模化养殖中,猪咬尾现象较常见,一旦发生咬尾,会很快蔓延至全群。猪被咬部位易发生感染,可导致后肢瘫痪、淘汰,甚至死亡。被咬猪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换率下降、肉品品质降低。1病因接种、运输、转群、换料等导致猪发生应激反应;养殖环境不良,遇高温、高湿、噪音,舍内光照强度过高、光照时间过长,长期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大量蓄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加,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发生的比较早.  相似文献   

17.
正不同栏的猪合圈饲养时常会发生咬斗。可先把原存栏的猪赶出圈外,用白酒喷洒圈舍,然后将这些猪同欲合圈的猪一起喷上相同的白酒,最后将欲合圈的猪和原存栏的猪依次赶回圈内,这样猪就不会咬斗了。  相似文献   

18.
1猪咬尾行为的原因猪咬尾行为乃是猪的"反不适应综合征",即所有会引起猪感觉不舒适的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群发生咬尾行为。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替,猪群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环境单调,槽位不足,空气污浊,昼夜温差过大,光照过强,噪音刺激,寄生虫类侵害等,使猪烦躁不安;饲料中的甜味剂和香味剂过量,  相似文献   

19.
群养猪中出现咬尾的现象,是由于体内某种元素缺乏导致的猪的一种疾病。这种病轻者猪只相互骚扰,影响采食和休息,降低生长速度;重则相互打斗,一旦有猪尾巴被咬出血,其他猪群起而攻之。若被咬猪不逃(或跳)出圈外,会被追逐撕咬得遍体鳞伤,甚至毙命。  相似文献   

20.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征"。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急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