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基部的1~2节叶鞘和茎秆,造成小麦倒伏或形成白穗,一般减产5%~10%,重发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一、症状特征小麦感染茎基腐病病菌后,茎基部叶鞘随病程发展,茎基部节间颜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直至腐烂,植株容易拔出。田间小气候湿度大时,茎基部产生粉红色或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麦头、烂麦头,近几年在邓州市发生频率较高,该病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发生,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邓州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小麦选用的品种大多为中感或高感品种,品种抗病性不强。另外,近几年邓州市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推行,秸秆还田面积较大,而秸秆还田质量往往不高,导致田间菌源充足,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气,再加上防治不力,往往会导致赤霉病严重发生,如2016年和2018年邓州市赤霉病发生都较重。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又称麦穗枯,红麦头、烂麦头,主要发生在春季湿润多雨、少日照和潮湿的麦区。 1发病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真菌性病害。自麦类苗期到穗期都有发生,可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穗腐等症状,其中以穗腐的危害最大。穗腐症状一般在灌浆后期到乳熟期大量出现。发病初期,首先在个别小穗的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上,严重时可蔓延到全穗。病穗呈枯黄色,并在病部出现一层粉红色的霉状物,至后期病部还会出现黑色小颗粒。受害麦粒皱缩、干秕,并含有毒素,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4.
南阳市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及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南阳市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状况及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对秆黑粉病的抗性,于2011年4-5月份在南阳市各县区随机选取1~3个乡镇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并于同年10月至次年5月对河南省广泛种植的15个小麦品种进行秆黑粉病抗性鉴定。调查结果表明,除宛城区、西峡县和社旗县没有发现小麦秆黑粉病外,其他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病茎率为0~10.7%,发病田块占总调查田块的41.5%,推测全市发病小麦面积约75万hm2。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对该病的抗性在不同品种间差异甚大,豫麦57属免疫品种,运旱618、漯麦4-168、豫农001、偃展4410、04中36、百农矮抗58为高抗品种,开麦20、濮麦9、郑麦9023为中抗品种,豫农202、豫宝1、金博士1为感病品种,豫麦012和豫农-416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5.
小麦秆黑粉病在聊城市是一种偶发性小麦病害,近年来有逐年加重趋势,甚至个别地块发生危害非常严重。小麦品种间发病差异较大,感病品种以鲁原502、山农27为主。土壤肥力及小麦长势与该病的发生危害呈反比。种子杀菌剂包衣有防效。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近年来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幼苗发病.在近地表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病斑.后期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成株感病,在壁部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并向上部扩展,后期侵入茎壁.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纹枯病将导致小麦穗粒数减少、子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者达30%-40%。  相似文献   

7.
目前栽培的小麦品种,新春6号,永良15号。春性品种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才能起身拔节发育形成结实器官,这段时间叫做小麦的春化阶段。春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较高,一般是在7℃~15℃,5-8天就能通过春化。  相似文献   

8.
一、选用适宜晚播品种。晚播小麦生育期短,积温少发育慢,应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豫麦34、豫麦47、豫麦20;晚播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指发生在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症状的一类病害。茎腐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显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病茎地上部第一、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剖茎检查,其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一、该病分为真菌性和细菌性1.真菌型茎腐病症状: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田间症状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复合侵染性的土传病害,假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均可侵染小麦茎基部引发该病的发生。病原菌一般从小麦植株根部及茎基部侵入,与不同田块土壤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有直接关系。在免耕田中,病原菌存在于地面或土表,病原菌从茎基部或茎基部以下的位置侵入,在植株残体密集的地方,病原菌主要从根茎部侵入,一般在小麦基部第1节间或第2节间侵染。病原菌在田间主要靠整地、浇水、施肥、中耕等农事操作活动传播,  相似文献   

11.
张钦 《河南农业》2006,(6):23-23
一、镰刀菌枯病 该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易流行发生。其发生与种子带菌相关,且小粒玉米种子发病相对较重。同时,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较重和重氮9巴、少磷钾肥地块发病相对较重;播种过深、出苗期延长,发病也相对严重。从种子萌芽到3-5叶期的幼苗多发,病芽种子根变褐腐烂,且可扩展到中胚轴,严重时幼芽腐烂死亡。幼苗的初生根皮层坏死,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可使茎基部节间整齐断裂(注:这是与纹枯病的区别)。病苗发育迟缓,生长衰弱,严重时全株叶片黄枯或青枯。  相似文献   

12.
小麦黄花叶病(又名梭条斑花叶病),是新蔡县早春麦田新发生的一种麦田病毒病害,自2003年以来,每年3月都有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轻者减产10~20%,重者可达50%以上,甚至造成死苗绝收. 一、发生概况 小麦黄花叶病,该病在麦田一般呈点片发生,严重者全田发病.我县每年发生面积5~10万亩.该病一般2月下旬开始表现症状,3月上中旬是发生盛期.2009年发生33.2万亩,病田率5.78%,平均病茎率27.18,最高达65%.发生早,局部高感品种、早播、群体大、基肥不足、长势较弱田块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系)赤霉病病情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情况近年来,山东省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1997年病穗率一般在01%~2%,1998年一般麦田病穗率为5%~10%,重病地块达30%~50%。鲁西南地区发病普遍较重,产量损失30%左右。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优势小种为禾...  相似文献   

14.
生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病害1.姜瘟病(也叫姜腐烂病、软腐病或青枯病)该病多发生在雨季,该病是生姜生产上最为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一般可造成20%~30%的损失,严重的可毁种,贮藏期继续危害致腐烂,对生姜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该病主要危害生姜地下部根茎,生姜根、茎、叶也能受害发病。病斑初为湿润状,污褐色无光泽,内部组织逐渐变软腐烂,仅留外皮,  相似文献   

15.
腮肾炎是对鳗鱼危害较大的疾病。该病流行期较长,从12月开始,一直至翌年5月份都可发生,小规格鳗种在越冬期患该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大规格鳗种比小规格鳗种发病迟一些,一般在2—3月份发病。如果秋季发病较重,则冬季腮肾炎的危害更大。2—3月份水温开始上升时,易并发水霉病、赤鳍病、赤点病等。水体含有盐分的池塘一般不会发生该病,即使发病也比淡水  相似文献   

16.
对陕西5个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系),采用模糊聚类法将供试小麦品种分成: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弱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偏春性品种生态亚型、偏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弱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冬性品种生态亚型、强冬性品种生态亚型等7个生态亚型.陕北麦区主要种植强冬性和冬性品种生态亚型;陕南麦区主要种植春性和弱春性品种生态亚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泛麦5号产量最高,应扩大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弱春性中筋小麦品种偃展4110产量较高,可稳定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产量最低,应缩减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8.
驻马店市常年种植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小麦品种,半冬性品种种植面积在60%—70%,春性品种在30%左右。但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品种利用情况随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毁灭性病害。目前该病的发生已扩展到我国北方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而且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般轻病田减产幅度为10%-30%,重病田减产幅度在50%以上,甚至绝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安徽省沿淮地区8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主栽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的差异。[方法]4个半冬性品种分别为矮抗58、良星66、济麦22和烟农19,4个弱春性品种分别为安农0305、皖麦29、偃展4110、新麦20。[结果]从株高和节间长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较好;从壁厚和节间粗度来看,半冬性品种中济麦22和矮抗58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和安农0305较好;从重心高度、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来看,半冬性品种中矮抗58和济麦22相对较好,弱春性品种中偃展4110相对较好。[结论]沿淮地区抗倒伏能力较好的半冬性品种为矮抗58和济麦22,弱春性品种为偃展4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