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矮密枣园整形修剪技术是红枣获得丰产优质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通过生产实践,对比分析了矮密枣园不同整形修剪模式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总结出一套适宜矮密枣园的科学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增加枣园经营者的前期经济收入,在枣园建园期和幼树期,可选择枣树间作矮杆中草药,降低幼树期的生产成本,提高枣园的综合经济效益。枣树抗逆能力强,萌芽晚,生长发育期集中,与矮杆作物间作,如板蓝根、生地等中药材,由于植株较矮,根系浅,不与枣树争光,是理想的枣园间种作物。枣药间作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农时,营造田间小气候,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两类枣园昆虫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3~4月初步研究了山西农业大学枣园(记作Ⅰ)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枣园(记作Ⅱ)的早春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枣园?昆虫有34种,分别隶属8个目27个科,其中网目拟地甲(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蒙古拟地甲(Gonocephalum mongolicum Reitter),菱蝗科(Tettigidae)和中华广肩步甲(Calosoma maderae chinense Kirby)是群落优势种。枣园Ⅱ昆虫有55种,分别隶属6个目39个科,其中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taeniophorus Reuter),隐翅甲科(Staphilinidae)和花蝽科(Anthocoridae)是群落优势种。枣园Ⅱ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个体总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高于同时期的枣园Ⅰ,其中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两园昆虫群落的时间动态格局较相似,可分为两个阶段:发展初期,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均较少;上升期,物种数和个体总数都显著增加,昆虫群落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枣果黑斑病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影响枣果黑斑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有效防治枣果黑斑病,在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的枣园通过5点取样法开展了影响病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同时通过随机区组开展了7种化学药剂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骏枣’的发病率最高,达32.79%;其次是‘壶瓶枣’(30.73%),‘灰枣’的发病率仅为4.37%;3年生枣园发病率为3.01%,5~12年生的枣园发病率与树龄呈正相关;无间作的枣园病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有间作的枣园;1.5 m×2 m、1.5 m×3 m、1.5 m×4 m和1 m×1 m×2 m栽培密度的枣园病害发生情况基本一致;不同结果方向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依次为:南面>西面>东面>北面;壤土的枣园发病率(32.71%)明显高于沙土(21.68%);漫灌的枣园发病率(37.18%)高于滴灌(26.62%);精细管理的枣园的发病率(30.57%)明显低于粗放管理的枣园(43.49%);筛选出的60%唑醚·代森联(5%吡唑嘧菌酯·55%代森联)水分散颗粒1500、3000倍液,对枣果黑斑病的防效高达90.5%、82.7%;3%的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防效达90.25%。研究结果为枣果黑斑病田间科学用药和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枣园群落的物种的基本组成、多样性,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种间相互作用与协同进化等方面对枣园节肢动物生态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枣园管理方法、害虫防治方法、耕作制度等生境变化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为充分揭示害虫、天敌、植物、生境之间的关系,实现枣园害虫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采用各种群落参数和不同群落分析法对太谷地区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在时间过程变化中,影响群落时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及时间格局分化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划分为发展期、过度期、鼎盛期、衰减期四个阶段,并结合气候、物候变化,讨论了各阶段群落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害虫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枣树害虫综合防治,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对太谷地区不同管理模式下枣园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群落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管理条件下,粗放管理枣园(Ⅰ)刺吸式口器害虫个体数和优势种数均大于精细管理枣园(Ⅱ),枣园寄主植物丰富度直接影响刺吸式口器害虫群落结构组成与时间动态,但2种枣园刺吸式口器害虫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各自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趋于稳定,说明枣园管理方式不会改变刺吸式口器类害虫在夏秋季节的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枣树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治工作中,仅依靠生物防治见效甚微。应在害虫猖獗时,适当结合化学防治,以利于控制虫害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新疆阿拉尔市3种不同管理模式下枣园枣瘿蚊、枣叶螨的种群消长规律及危害,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2016年5月4日至8月31日,选取不同灌溉方式、不同结果方式和不同修剪方式3种枣园,采用五点取样法定时定点进行系统调查,确定了枣园枣瘿蚊幼虫全年发生高峰期,明确了3种管理模式枣园的枣瘿蚊和枣叶螨发生规律,为该地区制定害虫防治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枣园秋末冬初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枣树能否安全越冬、第二年能否正常开花坐果。因此,枣园秋季及越冬前管理十分重要,且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0.
哈密大枣是哈密的特产,果实个大、肉厚、含糖量高、外形美观、品质优良, 极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在哈密地区"南园北牧"的农业发展方针指导下,哈密大枣的面积有了较快的发展,1998年全地区枣园面积达3 000hm 2(含兵团哈管局800hm2),其中有些枣园已经开始结果,但大部分枣园成活率很低,缺苗多,不能收到预期的经济效益.例如哈密垦区在90年代初期所建的枣园,成活率仅为15%~30%,只好毁园改种.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卧龙山庄原规划已时过境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而急需进行重新规划和对规划后的方案进行系统评价。该文通过实地调查、GPS定位相结合的方法查清了现有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规划,然后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规划后的方案进行了评价。该文规划种植了酸枣、冬枣、梨枣、月光枣、野菜、柿子、欧李,改变了蔬菜园的种植种类;增加了杜梨、栾树和红叶臭椿的种植面积;规划了生态集雨工程示范点、火箭消雷展览室、卧龙禅寺、金鱼池、观鱼长廊、商店、观景亭、道路、停车场和厕所等。用斑块水平和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指数作为规划方案评价的数量指标,对规划后的效果进行评定,认为规划后虽然景观破碎化指数提高了,但景观类型集中度加强;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均提高了,美学质量得到改善,旅游设施更为完善,游览期更长;同时认为这种评价方法在规划方案筛选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红枣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加工技术研究力度的缺乏,多数新鲜红枣因保质期短而腐烂变质,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红枣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红枣产品及符合大众消费观念的红枣制品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综述了红枣干燥制品红枣干、红枣营养粉,红枣发酵制品红枣酒、红枣酸奶、红枣醋、红枣饮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红枣制品加工及研发方向,以期为我国红枣系列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施肥次数对山地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枣树生长的施肥方案。本研究以狗头枣、骏枣、木枣3种山地枣果为材料,选用复合肥、生物有机肥、红枣专用肥、微生物菌肥分别在枣果生长的白熟期、青红期、成熟期进行不同施肥次数的施肥处理,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枣果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对于狗头枣,在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下,白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也显著提高了其青红期、成熟期维生素C含量;对于骏枣,在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下,青红期和成熟期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白熟期全年2次施用专用肥其维生素C含量达到最高。对于木枣,在白熟期全年2次施用专用肥可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且达到最佳。在青红期全年2次施用菌肥处理可显著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达到全组最高。在成熟期全年1次施用菌肥提高枣果维生素C含量的效果最佳且最为显著。对于3个品种枣果,在对其不同发育时期的枣树施肥时,全年采用2次施肥的方案可获得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枣果实,其中菌肥的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哈密红枣为原料,通过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方法制取枣粉,采用色差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种红枣粉的色泽进行评定,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枣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枣粉色泽呈淡绿色,喷雾干燥的枣粉色泽呈淡黄色;从冷冻干燥枣粉、喷雾干燥枣粉和原枣浆中分别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42、52和43种,均含有醛类、酮类、酸类、酯类、醇类、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及少量未知物,其有效组分分别占总挥发物质的52.37%、72.07%和56.44%,且喷雾干燥枣粉的酯类和酸类化合物显著多于原枣浆,冷冻干燥枣粉组分无明显减少,其醇类物质所占总有效组分比例显著增加,且枣的特征香气成分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枣股和枣吊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产中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加强枣园管理以提高枣子产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统计栽培于延川县红枣主产区的24个枣树品种(系)的枣股粗度和长度,及枣股上枣吊数、枣吊长度、枣吊叶片数、挂果数等农艺性状,结合实验室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阐明了枣股长、枣股粗、枣股形态、枣吊长、枣吊叶片数、挂果数与枣股龄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间枣股和枣吊生长的变异大于枣股龄间。提出基于枣股龄基础上的生长发育曲线将枣股生长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的标准;基于枣吊的某些生物学性状与有效挂果数的相关系数,首次建立了高产枣树品种选择的综合指数;提供了丰产枣园枣股管理的科学依据和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收期和品种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的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 d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酸枣为原料,以原料处理、酸枣原汁的制备和酸枣原酒的制备等关键环节为重点,介绍了一种酸枣露酒的实用加工工艺.通过该工艺酿制出的酸枣露酒酒精度为20%Vol,酒体鲜艳澄清,香气浓厚,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产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取陕西省佳县产红枣的枣皮、枣肉、枣核中的皂苷类、酚类、三萜类3种活性成分,通过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的测定,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红枣中提取的三萜类、皂苷类、酚类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佳县红枣相同部位的皂苷类对DPPH.具有清除效果最好,其抗氧化作用最强。佳县红枣不同部位,枣皮中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最好,其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沧州市秋季气候特征对金丝小枣品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万里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108-111
摘 要:2004年以来,沧州市连续四年在小枣采摘、晾晒期出现连阴雨天气,造成小枣不同程度的浆烂,给全市小枣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挫伤了广大枣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减轻连阴雨对该市小枣产量和质量造成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近30年来沧州主要生产金丝小枣的河间、沧县、献县、泊头四县市秋季连阴雨、降水、日照、气温、湿度的变化特征,得出9月20日前后阴雨天气最少、日照充足、温、湿度条件适宜,是小枣采摘、晾晒最佳时段的结论。同时,根据沧州市秋季气候特征,提出提高金丝小枣品质的具体应对措施:调整小枣种植品种,选择成熟期为9月中旬的品种为宜;加大小枣烘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减小秋季连阴雨对小枣的影响;加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建设,做好小枣成熟期、采摘晾晒期气象预报,帮助枣农减少损失,确保小枣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对红枣羊奶粉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红枣与水以1∶3的比例混合,在90℃提取60 min获得红枣汁,然后以12%的添加量加入羊奶中,经85℃/5 min杀菌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可获得品质较好的红枣羊奶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