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舍内氨气的产生、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0℃时1L水可溶907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
1空气质量 猪舍内空气质量取决于其湿度、有毒气体浓度、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及尘埃粒子浓度。空气质量对猪及人的影响是空气中各种粒子、多种气体及物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猪舍内氨气最高浓度应不超过7.5毫克/升,否则会对饲养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当氨气浓度超过10毫克/升时,对猪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研究Defb124基因在绵羊睾丸、附睾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采用QRT-PCR法对绵羊不同时期睾丸、附睾中Defb124 mRNA的表达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3、6、12月龄附睾头中Defb24的表达量分别为3.190×10^-4、5.447×10^-3、6.602×10^-3、8.757×10^-3ng/μL,在附睾尾中表达量分别为1.610×10^-4、4.658×10^-3、5.443×10^-3、5.510×10^-3ng/μL,在附睾体及睾丸中的表达量很少。说明Defb124 mRNA在绵羊不同发育时期睾丸、附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附睾头中大量表达,且表现出明显的组织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对商品肉鸡舍内主要环境因子如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浓度、细菌浓度以及温度、湿度等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该鸡舍内氧气浓度平均为19.6%,比舍外降低6.0%;二氧化碳浓度平均为3 673×106 mg/m3,为舍外二氧化碳浓度的8.48倍;细菌浓度平均为6.9×105 cfu/m3;舍内平均温度为24.0 ℃,相对湿度为75.5%;氨气浓度在试验期间均超过100 mg/m3;硫化氢浓度低于检测仪器最低浓度1 mg/m3。试验表明,鸡舍内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与氨气浓度严重超标,氧气含量不足,各环境因子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动物和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养鸡时由于鸡粪中产生大量氨气,所以当鸡舍空气中氨气达20×10–(6相当于15.2mg/m3)并持续6周以上,就会引起鸡肺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如达50×10–6,数日后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并出现死亡。因而在养鸡中尤其是冬季鸡舍中产生的氨气对养鸡行业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鸡舍空气中氨气浓度达20ppm(相当于15.2毫克,立方米),并持续6周以上时,就会引起鸡肺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如达50ppm,数日后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并出现死亡。因而氨气会对养鸡行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户冬季养鸡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往往忽视了通风,使舍内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特别是氨的浓度升高。所谓氨,是一种无色而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它是鸡舍粪便不能及时清除,舍温较高时粪便中氨物质分解而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氨比空气轻,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10-6。当鸡舍处于温热、潮湿环境、高密度饲养、垫料的反复应用和通风不良等情况都会使氨浓度增高。特别是在冬季,由于气温低,鸡排出的粪便含水量大,加上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较高,极易造成鸡氨气中毒。据科学测定,封闭鸡舍一般氨含量在(6~10)×10…  相似文献   

8.
复方除臭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舍内氨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一种新型复方除臭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舍内氨气浓度的影响,研究选取体重40kg左右的健康长大二元断奶仔猪480头,随机分为A、B、C 3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和新型复方除臭剂的试验日粮。每个处理一栋猪舍,每栋猪舍16栏,每栏10头猪,畜舍条件及通风管理一致。每日测定舍内5个监测点在6∶00、10∶00、14∶00和18∶00的氨气浓度,取平均值作为日平均氨气浓度,分别绘制不同处理在试验期的日平均氨气浓度变化图。选定不同处理对应位置的3栏猪作为3个重复,测定生长性能。结果表明:(1)在15d试验期内,复方除臭剂对畜舍氨气的平均除臭率为33%,最高除臭率可达61%;(2)日平均氨气浓度与日平均温度存在二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0.638X2+0.02X+6.249(P0.05);(3)除臭剂组的平均日采食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0.02kg/d(P0.05)。试验表明,新型复方除臭剂对畜舍氨气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其除臭能力优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由于鸡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不高,饲料中50%-70%的氮以粪氮的方式排出体外,这些氮化合物轻微生物作用后生成氨气。氨气无色,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并可挥发到大气中污染空气,严重时构成酸雨,别一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渗入地下或随地表水流入江河,造成更广泛的污染。在鸡舍中,氨气常被溶解或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及鸡的呼吸道黏膜上,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症状。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刺激体组织,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还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鸡长期处在高浓度氨的环境中,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强,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都下降。鸡舍中氨气的最高浓度限定为20mg/kg。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20mg/kg时,可引起鸡的角膜炎、结膜炎,使新城疫发病率大大增加;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50mg/kg时,能使呼吸频率下降,产蛋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1养殖场环境污染对家禽的影响 家禽粪便中的尿酸和未消化的蛋白质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氨气,可以直接危害饲养家禽的呼吸道,在氨气浓度较高的条件下,会引起家禽免疫机能下降。鸡对氨特别敏感,氨对鸡产蛋性能有严重的影响,当禽舍内氨气的浓度大于20.0毫克/升时,在这种环境中饲养6星期的鸡或者火鸡,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而且鸡对新城疫病毒更易感;  相似文献   

11.
800只7日龄AA肉鸡,随机均分为Ⅰ、Ⅱ、Ⅲ和Ⅳ组,垫料平养。I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Ⅱ和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的腹水康。Ⅰ和Ⅱ组空气中氨气浓度≤10×10-6,Ⅲ和Ⅳ组中氨气浓度控制在25×10-6~35×10-6。试验表明,腹水康可极显著降低因氨气浓度过高引起的肉仔鸡腹水征及心肺功能异常造成的死亡率(P<0.01,并有增强食欲,提高饲料报酬之功效。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试验在4个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舱中进行,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0±5)mg/kg、(25±5)mg/kg、(50±5)mg/kg和(80±5)mg/kg。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579.2±6.2)g]和健康的爱拔益加(Arbor Acres)雄性肉鸡480只,随机分在4个组中,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为4周。在试验第21、22和23天,用录像设备记录试验鸡的日常行为;试验结束当天,所有试验鸡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试验结果显示:1)在0~5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0~80 mg/kg氨气浓度范围内,肉鸡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3)当氨气浓度达到5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5);当氨气浓度达到80 mg/kg时,肉鸡趴卧持续时间极显著减少(P<0.01),而站立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走动的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鸡舍内氨气的大量聚集会抑制肉鸡的生长,并对肉鸡日常行为的正常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肉鸡的健康与福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氨气与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简称复方消毒剂)相互中和的效果及氨气对消毒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剂量512倍稀释的复方消毒剂,在不同作用时间、不同氨气浓度时,喷雾消毒前后气雾柜内细菌数量和氨气质量浓度,计算杀菌率和氨气中和率,以确定512倍稀释的复方消毒剂对氨气的中和效果及高浓度氨气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4.
氨气是一种强烈刺激性气体,当浓度超过20毫升/升时,猪黏膜产生刺激从而易引发各种炎症。氨气使猪日增重随着猪舍内的氨气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料重比则随着猪舍内的氨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影响动物生长性能。氨气能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冬季养鸡户只注意鸡舍的防寒保暖,往往忽视了通风换气,使舍内有害气体如氯、硫化氢、二氧化碳升高,尤其是氨的浓度升高.鸡舍内处于温热、潮湿环境,高密度的饲养,垫草反复利用和通风不良等情况都会使氨浓度增高,如封闭鸡舍一般含量在(4~10)×10-6,高者可达90×10-6.而开放鸡舍则一般在3×10-6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试验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降低猪舍内氨气浓度的作用效果,在全封闭、液泡粪工艺的妊娠舍进行了丝兰宝试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日粮基础上添加200 g/t的丝兰宝,在广西8-10月的高温条件下,经过60 d的试验,从第2周起试验组栏舍内氨气浓度就开始下降,特别是第3周起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同位置氨气浓度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从第3周起试验组舍内3个监测位置氨气浓度比对照组同期同位置分别下降88.37%、98.06%、93.33%,降低氨气效果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丝兰宝可降低栏舍内氨气浓度,提高母猪健康,改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舍内外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氨气、甲烷、水汽浓度的影响。选取同一栋90日龄健康育肥猪450头,采用同栋猪舍自身对照法,分为对照期和试验期,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发酵饲料,试验期35d。结果表明,与对照期相比,试验期第15d和35d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氨气、甲烷和水汽浓度分别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试验期第15d相比,试验期第35d舍内二氧化碳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氨气、甲烷和水汽浓度分别极显著性降低(P<0.01)。与对照期相比,试验期第15d和35d舍外二氧化碳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一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氨气、甲烷和水汽浓度分别极显著降低(P<0.01);与试验期第15d相比,试验期第35d舍外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降低(P<0.05),一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氨气、甲烷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水汽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发酵饲料能改善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利于保护环境和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8.
观察爱丽素对鸡舍氨气浓度及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组饮水中添加爱丽素后,将试验组和对照组鸡舍进行氨气浓度检测,并对产蛋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氨气浓度比对照组低19mg/kg,日最高差距达26.63mg/kg,降幅50.79,效果极显著;同时,试验组产蛋率下降2.74百分点,对照组下降4.32百分点,2组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证明,爱丽素可降低鸡舍氨气浓度,提高种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常规指标和腹水症发生率的影响。试验选择24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试验肉鸡分别饲养在4个独立的、但环境可控制的实验舱内。4个环控仓氨气浓度设计:0~3周龄分别为0、13、26mg/kg和52mg/kg;3~6周龄分别依次调整为0、26、52mg/kg和80mg/kg。结果表明:氨气浓度对0~3周龄肉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52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饲料转化效率(P<0.05);在3~6周龄,80mg/kg氨气组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在数值上随氨气浓度的提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氨气浓度对3周龄和6周龄肉鸡血常规,6周龄肉鸡心脏指数和腹水发生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平均体积随氨气浓度的提高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高浓度氨气(80mg/kg)有诱导肉鸡腹水症发生的趋势。综合考虑氨气浓度和肉鸡生产性能变化趋势,现代肉鸡在0~3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3mg/kg,在3~6周龄氨气浓度应不超过20mg/kg。  相似文献   

20.
在肉鸡饲养全过程中,用检科Ⅰ号固体高氧化电位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试验,从24~46日龄,与对照组相比氨气浓度降低了83.2%;试验组喷雾前、喷雾后1 h和喷雾后6h氨气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2.9、17.5和18.4mg/L.试验组鸡舍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显著地少于对照组,喷雾消毒效果可维持6h.检科Ⅰ号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可显著改善鸡舍内空气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