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果树专科《果树栽培学》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专科学校的果树专业是培养果树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专业.《果树栽培学)做为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总的要求应以基本理论够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较熟练牢握果树生产管理技术: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但是,审视现行的《果树栽培学)教学模式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并没有完全达到以上要求。以下就《果树栽培学》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谈几点看法:1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1.1无适用教材和统一的教学大纲我校果树专业《果…  相似文献   

2.
《果树栽培学》是经济林、果树、园艺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内容和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必须走出教室,教学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面向生产搞教学,把果树栽培的技能培养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对民族学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对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在校生而言,教学难度较大。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借助手机APP教学工具,结合微课辅助教学,使《果树栽培学》教学更加便捷化、直观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4.
辜青青  邹菊花  徐回林  曾涛  徐小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02-18503,18515
分析了园艺专业《果树栽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3个方面对提高《果树栽培学》课程质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与探讨,其中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  相似文献   

5.
果树专业作为我国农业高专的传统专业 ,曾为我国果树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研究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果树专业采用的是学科型、知识型教学模式 ,培养的是单一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 ,实践能力较差。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果树产业化生产注重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生产环节 ,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了适应果树产业化生产对果树专业人才的需要 ,按照邯郸农专的统一布暑 ,邯郸农专园艺系自 1 998年以来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 ,对传统的果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知识结构单…  相似文献   

6.
“果树栽培学”理论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栽培学"是农业院校园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理论教学应结合生产实际,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多元化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果树栽培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果树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实践技术,尤其在"双创"大环境背景下,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分析了果树栽培学教学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手段、课程考核及学生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果树栽培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的园艺产业蓬勃发展,这就对农业院校农业应用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国家教育部宽专业、厚基础、重应用的教育改革方向,将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合并而成《园艺植物栽培学》,合并之后各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园艺植物栽培学的教学水平。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园艺植物栽培学》是农业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园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  相似文献   

9.
果树栽培学是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实践教学是果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并促进理论知识的发展。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综合实验,开放实验室,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果树生产工作过程构建高职果树产教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园艺专业《果树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摆脱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构建果树产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即把果树主要教学内容分解成5个工作任务(即教学模块)。该模式的实施途径及要求是: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学而不死,技能应用“活而不乱”;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齐笑笑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4):162-164
《果树栽培学》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园艺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为加强实践教学和适应现代果树产业发展的需求,该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形势下《果树栽培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园艺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果树栽培学(总论)作为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有关键作用。在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建设新农科背景下,对果树栽培学(总论)课程进行改革,更新、完善和整合授课内容,充分采用多媒体、网络在线平台及交互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和园艺新农科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过程的《果树栽培》课程开发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栽培》课程作为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生产季节为主线,按照果树生产的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设计,并采取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实施,是提高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果树栽培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果树栽培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开展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方面的有益探索,强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园艺专业学生的综合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果树栽培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我校学生特点,从激发专业热情开始,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并经常联系实际,鼓励思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习主动性的调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如何将人才培养目标植入课程教学,如何通过课程教学环节调动学习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是每位任课教师值得深思和面临的难题。因此,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果树栽培学》教学团队围绕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与考核方法改革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并凝练总结出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学习主动性调动为突破的“五维互促”《果树栽培学》教学体系。在此,对改革探索论证、实践效果进行逐一分析总结,以期为农林类专业的专业教育模块课程提供教学模式改革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贺普超,男,汉族,1926年生于陕西省渭南市,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留校任教至今,1957~1962年在苏联乌克兰奥德萨农学院学习并获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陕西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食品工业协会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委员会会长、《果树科学》、《葡萄栽培与酿造》顾问、新疆葡萄瓜果研究中心顾问等职。 教学方面,贺教授主要为研究生开设果树育种专题、果树学进展与讨论等课程。1962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78年起招收硕士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生,目前已培养了博士生4名,硕士生18名,其中有2名博士,13名硕士毕业。  相似文献   

19.
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阐述了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体系的构建,探讨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果树栽培学作为园艺专业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对其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仍十分有限,同时基于“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仍不健全,课程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限制了新农人的培养。以落实“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新理念、新使命、新目标和新举措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大地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互动互促教学设计构建、科研反哺教学内容“四化”更新、基于学生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集知识、能力、过程为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凝练形成了“新农科背景下的果树栽培学TCE和TSFP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构建的TCE和TSFP混合式教学模式操作性强、可复制性高,可应用于植物生产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新型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助推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