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气象灾害频发使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符合农户需求的引导政策可有效提高其应对气象灾害变化适应性行为能力.[方法]基于江西省种粮大户调查数据,使用聚类分析和多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户应对气象灾害变化适应性行为引导政策需求优先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户最需求的引导政策依次为气象灾害保险补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气象灾害农业信贷服务、气象灾害信息管理、气象灾害应对技术培训、生产技术培训.[结论]农户的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参加技能培训情况、土壤肥力、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家中是否有农业机械等因素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影响其对引导政策的需求.据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户的财政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信贷服务体系并灵活调整引导政策结构,以提高农户应对气象灾害变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种植规模的扩大为农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提供了可能。在灾害频发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应对气象灾害至关重要。【方法】基于江西省各地区271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probit模型分析种植规模、政府支持及种植规模与政府支持的交互项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影响。【结果】种植规模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具有促进效应,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越愿意采取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这说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能显著激活农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政府支持正向影响农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并能强化种植规模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影响。【结论】因地制宜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户制宜培育发展规模户,注重政府支持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气象灾害越发频繁,如何提升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当前农户应对气象灾害能力现状是提升农户适应能力的前提.以江西省229户种粮大户为例,对其适应行为能力综合绩效进行评价.[方法]以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取其适应行为能力的绩效评价结果.[结果]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的最大隶属度为0.5452、0.5992、0.7998,评价结果为"一般"、"一般"、"较差".其中,社会绩效得分最高,为67.6523分,环境绩效得分最低,得分为46分.综合绩效最大隶属度为0.5368,得分为60.5439分,隶属于评价集中的"一般".[结论]环境绩效是阻碍农户适应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农业收入、政府交流、化肥农药使用程度是提升农户适应能力综合绩效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收入增加,提升经济绩效;增强农户与各级政府之间的交流,减少信息壁垒,提升社会绩效,进而提升适应行为能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4.
气象灾害和新冠疫情给黄土高原农户生计带来了重大风险,分析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成为农户战胜灾害、抵御疫情、提升恢复力的关键。构建“气象灾害+新冠疫情”下的农户生计恢复力框架,基于黄土高原陕甘晋地区497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生计的主要风险,应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户风险认知和适应性行为影响生计恢复力的机制。结果表明:1)气象灾害和新冠疫情导致的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健康风险对农户生计恢复力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往期的外部风险对农户风险认知有正向影响。2)在“气象灾害+新冠疫情”下,农户风险认知正向影响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恢复力,农户适应性行为正向影响生计恢复力;适应性行为在农户风险认知影响生计恢复力的过程中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新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嵌入理论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人”视角构建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影响因素框架,探讨社会嵌入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嵌入因素与农户个体因素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自主因素中,农户个体特征与家庭特征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但其回归系数均为正值。社会嵌入因素中,政府嵌入与认知嵌入均显著影响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表明随着嵌入水平的加深,其气象灾害适应行为水平也越高;关系嵌入回归系数非负,但并不显著。【结论】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水平的提升需从引导、农户自身认知、精英群体示范性作用三维度出发:第一,加强适应行为决策引导,鼓励农户实施适应行为决策;第二,加强宣传与培训力度,普及农户适应行为决策认知;第三,搭建农户交流平台,发挥乡村精英群体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气象灾害风险感知程度与适应性行为采纳程度一致性视角出发,探究生计资本框架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程度的影响。【方法】使用二元Logit回归,并将信息资本引入生计资本框架,探讨该框架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厘清影响农户“知行合一”的关键。【结果】首先,在3种形式的适应性行为采纳程度中,73%的样本农户对工程类措施采纳程度强,43%的样本农户对非工程类措施采纳程度强,而仅有37%的样本农户对组合措施采纳程度强,说明样本农户偏爱长期策略,但缺乏对农田的管理,从而造成组合措施采纳程度偏低,可能影响最终农业收入;其次,不同形式的适应性行为采纳程度受生计资本影响差别较大,但网络信息的获取对3种适应性行为采纳程度均产生显著影响;再次,农户实现“知行合一”受生计资本制约较强,其中农户实现非工程类措施“知行合一”受生计资本影响最大;最后,农户实现“知行合一”还可能受外界因素影响,其中农户对工程类措施采纳程度受外界干扰最大。【结论】在政策引导方面,首先建议政府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户收入;其次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户技术、技能培训;最后要提高信息质量,政府应及时发布并...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发生频度和强度,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势在必行。基于黑豫湘3省1145份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价值感知、风险规避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的影响。研究表明:价值感知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利益感知促进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风险感知抑制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风险规避能强化利益感知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加剧风险感知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的抑制作用;价值感知、风险规避对农户适应性行为采纳的影响存在显著规模差异,其中大规模农户更易受到风险规避对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的抑制作用,小农户更易受到利益感知对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的积极作用。因此,为确保粮食种植户气候适应性行为采纳,需提升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利益感知,降低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风险感知,针对不同规模农户精准制定气候适应性行为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户创业绩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基于陕西和山西788户创业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绿色创业对农户农业创业绩效及其3个维度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1)绿色创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业创业绩效,且对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农户农业创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创业绩效低的农户提升幅度最大,对创业绩效中等的农户提高幅度最小。2)绿色创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业创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且对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农户农业创业3个维度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3个维度绩效低的农户影响最大,对3个维度绩效高的农户影响最小。因此,绿色创业不仅可提升农户农业创业绩效,还可缩小农户农业创业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差距,绿色创业成为提升农户农业创业绩效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旱灾适应性是当前农业旱灾研究中的重要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中适应性概念及适应性与灾害系统的关系,从农作物、农户和区域三类农业旱灾承灾体的角度,对不同类型和尺度承灾体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主要是以承灾体的适应性研究为重点:以农作物为承灾体的研究主要通过评价农作物的农学生长过程反映适应性大小;以农户为承灾体的研究注重从农户的经营方式以及经济收入情况等人文因素进行评价;从区域系统承灾体的角度,研究仍以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适应模式为基本思路。目前农业旱灾适应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从灾害形成过程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加强承灾体适应能力和综合适应模式的普适性等问题的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疆近45年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象灾害不仅给新疆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成为影响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利用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就新疆近45年来发生的洪旱灾害、大风及沙尘暴灾害、冰雹灾害等变化情况,通过时间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以图表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描绘,指出这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一些长远和近期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台风"利奇马"对烟台的主要影响,凝练出沿海城市应对台风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的要点和不足.[方法]分析烟台气象部门台风应急响应工作过程中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部门联动、科普宣传以及应急工作诸环节.[结果]此次台风应急防御工作成功开展是灾害应急防御能力不断提升的成果.[结论]预报精准、提高预警提前量是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减少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关键,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事前预防是应对突发事件、取得应急胜利的基础和前提,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应急联动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40a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和价格波动,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利用1971-2010年河南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并探讨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旱涝灾害是影响河南省粮食生产的主要灾种;1971-2010年间河南省粮食平均灾损为331.3万吨,平均灾损比例为9.6%。因此,加强灾害监测,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对于保证河南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是影响农户行为的关键因素.作为重要信息获取渠道的社会网络、互联网使用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二者在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过程中究竟存在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尚未取得一致看法.文中以708个蔬菜种植户为调查对象,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8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资源环境治理视角构建解释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资源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实施前后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的绩效,并测度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资源环境治理、农户收入结构、生产投入、技术进步等变量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对农户种植行为决策效应分解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显著为负(-12.97%),表明资源环境治理政策实施并不一定促进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但通过土壤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农业自然灾害补贴、农业发展基金等措施可显著改善农户种植行为,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疆于田县15个乡镇600户农户调研数据,借用离散选择模型中的多元Logit(MNL)模型分析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选择过程中,其个体特征、所处外部环境等因素对某类适应性行为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经验、教育和信贷支持程度对改变种植结构有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时长和借贷能力越强的农户,以及居住在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农户增加灌溉意愿强烈;性别、家庭年均纯收入、能否获得借贷是影响地膜覆盖面积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均纯收入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通过增加农作物多样性以应对气候变化,而与亲戚朋友和邻居交往越密切的农户更易对改变播种期持怀疑和反对意见;山区和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农户对家畜圈养适应性选择偏好最低。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宅基地的多功能性是切实保障农民差异化权益需求的关键所在。文中基于451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重点探究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功能因素及其区位异质性,同时兼论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功能因素是生产功能和资产功能,生产功能促进农户选择抵押方式流转宅基地,资产功能促进农户选择入股方式流转宅基地,但抑制农户选择租赁方式流转宅基地。2)生产功能抑制城中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资产功能抑制近郊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但促进纯农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3)市场环境可以削弱生产功能对城中村农户宅基地流转的负向影响,可以增强资产功能对纯农村农户宅基地流转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对近郊村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建议重视宅基地多功能性及区位差异,加强制度“松绑”与“创新”、完善宅基地流转市场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差异化的权益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4个苹果主产省的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mlogit模型研究苹果种植户适应干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合作社参与、农户认知等对种植户预防性适应性行为的采取有正向作用;农户认知、果园灌溉情况、信息可获性、便利地域位置、村庄是否有技术员等对种植户采取补救性适应性行为有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农户适应干旱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河西绿洲灌区为例,从农户行为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和OLS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行为响应机制.研究表明:绝大部分样本农户对循环农业工程的响应较明显,农户间的响应程度差异较小.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兼业情况、劳动力数、耕地面积、地理区位、信息获取能力和周围人参与循环农业的比例对循环农业的行为响应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及其运销能力对循环农业的行为响应呈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要关注农户层面,还应综合考虑其它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软条件.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实现循环农业要求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农户更加积极的采用环保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循环农业作出行为响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华北井灌区1168户农户户主的调研数据,运用Mu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水资源稀缺性感知对农户灌溉适应性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水量稀缺性认知高的农户愿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或减少灌溉面积,水位下降认知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和调整种植结构,风险认知高的农户偏好加大对现有地下水资源的追逐,灌溉感受强烈的农户调整种植结构行为发生的概率更高,机井使用感受越强烈,农户越倾向于增加地下水开采。建议建立水情信息平台,提高农户稀缺性认知水平;加大水利设施尤其是地下水灌溉机井的维护与建设;鼓励农户集约化经营并创造信贷获取的宽松条件。此外,在引导农户灌溉适应性行为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到农户稀缺性感知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陕西、甘肃、浙江、山东、河南和江苏6省1261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社会规范的锁定效应及其可能的化解路径。结果表明:绿色认知和社会规范均能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社会规范对农户行为的锁定效应导致绿色认知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被抑制,但当农户绿色认知程度较高时,社会规范的锁定效应消失。据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户绿色认知以化解社会规范对农户行为的锁定效应,从而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分析应重视农村社会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