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果园种草对区域生态及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园种草调节园间的空气温、温度,稳定土壤含水量和表土的温度,降低地表温度,同时土壤中的全氮、磷、钾比清耕对照分别提高了38.03%、7.10%和2.40%,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比清耕对照分别提高16.29%和18.98%和9.76%,pH值和有机质比清耕对照分别提高了0.419%和7.36%,橄榄冠幅的增长率则清耕对照的763.2%增加到949.1%~1114.8%,枇杷冠幅增长率由清耕对照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吉县自然环境的特点、优势及目前面临问题及解决思路的调查分析,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吉县果园种草的原则;并要加强果园种草的试验、示范;要抓住生草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探讨库尔勒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和产草量。果园内,分别设距树干0.5m处外和1.5m处外2个采样区,测定采样区内苏丹草产量和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离树干1.5m处外干草产量为2.25kg/m^2,显著高于离树干0.5m处外的1.34kg/m^2。离树干0.5m处外0~20、20~4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分别为81.26g/m^2、14.38g/m^2约为离树干1.5m处213.62g/m^2、32.89g/m^2的38.03%、56.27%,且90%以上的牧草根量分布在0~20cm的果园土层,苏丹草与果树的根系几乎无重叠现象。可见,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土壤性状及养分无负面影响,1a可以收草3次,其产草量可达大田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地膜-秸秆双重覆盖对旱地果园土壤肥力及其果树生产的影响,以渭北盛果期苹果树为对象,研究不同处理间苹果枝条、叶片养分含量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不同覆盖措施(地膜压玉米秆、地膜压短麦秆、长麦秆压地膜和地膜压长麦秆)均能增加苹果叶片和枝条的养分含量、优化枝条比例,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改善苹果品质。其中地膜压短麦秆处理短枝比例、产量、优果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枝条、叶片的养分含量较高,为最佳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5.
果园套种绿肥对果园土壤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开壁山区果园有机肥源,于1989-1993年连续5年对果园进行了套种绿肥,一年二季并深翻压绿的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果园套种绿肥较对照和套种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果园种草的好处利用果园空地,种植适宜牧草,是目前果园进一步增收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有关资料证明,其好处是:①减缓雨水径流;减少水上流失,对山坡地和沙滩地,效果尤为明显。②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种草3~4年以上的果园,由于草根和落叶的腐烂,有机质可由0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绿肥油菜翻压对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秋雨季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行间套种并翻压不同类型油菜对土壤水肥的影响。结果显示,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显著降低秋季及翌年3、4月份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翻压白菜型冬性及春性油菜使当季及翌年3、4月份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与白菜型冬性油菜相比,白菜型春性油菜及甘蓝型冬性油菜单位面积耗水量较小、单位耗水生物学产量较大,且冬前根鲜质量、根与茎叶鲜质量的比值(根/茎叶)和主根长均较小。综上所述,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培肥土壤效果显著,且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果园人工种草的原则与草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半个世纪来,欧美等一些果业生产先进国家在果园里有计划地种草,并因此而产生一种新的土壤管理制度--生草覆草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果园土壤养分调查,摸清了太原市果园土壤养分现状、肥力水平的等级和面积。为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果园区划、合理施肥、建立果园地力补偿制度、进行果园的科学管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果园套种牧草的根系分布研究表明,圆叶决明根系88.2%集中在0-20cm土层,龙眼根系92.7%集中在冠幅内,且71.5%在20cm以下土层,两者根系的重叠率小于5%。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套种决明3a的果园径流总量由2482.4t/hm^2减少到61t/hm^2,土壤流失量由42.06t/hm^2下降到零;地表极端温度夏季降低7.8℃(43.8℃降到36.0℃)、冬季提高8.8℃(-2.8℃上升到6.0℃);土壤有机质由10.2g/kg提高到17.7g/kg,速效N、P、K含量从47.6、2.3、30.4mg/kg提高到85.4、9.0、95.1mg/kg;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提高7.1、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对丘陵红壤果园幼龄期间套作物的3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了各种间套模式的经济投入及农产品产出,比较了劳动生产效率;研究了在高温干旱期间花生稿复盖对果树地表温度、地温和土壤水分等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综合评价了不同间套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花生大萝卜或早大豆/晚大豆模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优化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确定果园间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粒用豇豆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粒用豇豆“辽地豇2号”为材料,在3年生大榛子果园内,采用间作形式,进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别以播期和密度为主因素和副因素,研究比较粒用豇豆的籽粒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果园间作条件下,播期和密度对“辽地豇2号”的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播期和密度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分布。相关分析表明: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弱负相关,其余各性状间皆为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百粒重、主茎节数呈负相关,与单株荚数呈弱正相关,与主茎分枝数和单株粒重成正相关。结论认为,果园间作条件下,粒用豇豆在辽宁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29日,适宜密度1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旨在为苹果幼园生产大豆提供依据。以‘秦豆12’为材料,果树行间套种5行(处理1)、4行(处理2)和3行(处理3)并以不套种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大豆产量、农田土壤特性、杂草数量和农田小气候。结果表明:1龄、2龄和3龄果园中处理1、处理2和处理3产量分别最高,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同一处理产量边际效应降低;与不套种大豆相比,套种大豆可使土壤容重降低8.33%,土壤含水量增加13.08%,土壤有机质、速效N和速效K分别提高16.67%、20.33%和9.35%,杂草减少58.10%和相对湿度增加4.47%,并可实现160.90%的利润率。苹果幼园套种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1龄果园行间套种5行、2龄果园行间套种4行和3龄果园行间套种3行具有明显的产量和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4.
种草对桃园土壤物理性状、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桃园中种植不同品种的牧草,研究不同牧草对果园土壤物理性质、果树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桃园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盛夏季高温季节,种植牧草使0~5 cm土层温度降低8.0~12.3℃,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0.83%~20.62%,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同时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但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种植紫花苜蓿明显促进了桃树新枝生长,而种植菊苣对桃树新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桃园生草有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桃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作用,但改良效果和作用程度在不同牧草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栗茶间作与覆草对茶园生长环境和茶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栗茶间作、覆草试验,调查相应的环境气候、土壤情况,观察茶树芽叶生长状况,比较茶样相关品质成分。[结果]栗茶间作降低了风速和光照强度,提高了环境温度、湿度;覆草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有效N、P、K的含量,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提高了冬季地温;栗茶间作、覆草均增加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降低了酚/氨比。[结论]栗茶间作、覆草可以有效地调节茶树生长环境,改善土壤状况,调节茶叶酚/氨比,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果园种植绿肥对天敌和害虫群落及种群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果园种植绿肥对天敌和害虫群落及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种植绿肥的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明显多于清耕园 ,天敌种类至少 2 3种 ,绿肥园树上天敌数量平均每株次有 1 .82头 ,清耕园平均每株次有 1 .1 5头 ,绿肥园比清耕园高 5 8.3%。 1 999、2 0 0 0、2 0 0 1年绿肥园平均每次每平方米地面天敌数量分别是清耕园的 80倍、1 8倍、42倍。绿肥园害虫发生期比清耕园推迟 7d ,且峰值平均降低 39% ,桃小食心虫的卵果率下降 1 .1 4%。  相似文献   

17.
从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酶活性、pH、水分和物理性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果园生草栽培及制定果园地面管理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红壤山地果园开发中存在生态退化,经济效益低等现状,依据红壤山地农业资源开发整体耦合效应理论,提出了以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开发模式,并详细论述了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和提高果树产量与品质,同时以牧草为纽带发展牧业、渔业、食用菌业和气能源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使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优化发挥。  相似文献   

19.
果园生草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K比生草前分别提高了189.3%-217.1%和12.8%-59.1%,速效P由痕迹提高到14.0×10-6-26.1×10-6;全N和缓效K分别提高了17.4%-27.5%和39.9%-157.1%,pH值和有机质也比生草前有所提高;全P和全K比生草前有所下降,可能与生草收割多翻埋少有关.生草还促进了龙眼树的生长,干周和冠幅的增长率分别由清耕对照的88.47%和648.50%增加到120.17%-145.59%和790.84%-896.68%.在3种生草处理中,豆科格拉姆柱花草和格拉姆柱花草与禾本科宽叶雀稗混播处理,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龙眼树生长效果较为明显,而宽叶雀稗处理鲜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