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鲟鱼养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鲟鱼品种约有29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国拥有鲟鱼9种,其中史氏鲟、中华鲟和达氏鳇为主要养殖品种。欧洲有鲟鱼9种,其中俄罗斯鲟、裸腹鲟、闪光鲟和欧洲鳇为主要品种。北美洲有鲟鱼11种,其中高首鲟、美洲鲟、中吻鲟和匙吻鲟为主要品种。我国已先后从欧洲引进了俄罗斯鲟、裸腹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闪光鲟和鳇鲟,从北美洲引进了匙吻鲟和高首鲟。可望人工养殖成功后移入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域中形成群体生产力。现将我国及世界主要鲟鱼品种人工养殖进展状况介绍如下。1中国鲟鱼养殖1.1史氏鲟史氏鲟亦称黑龙江鲟…  相似文献   

2.
三种鲟科鱼类临界水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鲟及小体鲟三种鲟科鱼类的生存曙范围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范围0℃~33℃,摄食水温范围4℃~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33℃,摄食水温范围3℃~3℃;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32℃,摄食水温范围3℃~31℃。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递增盐度和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鳇和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三种鲟鱼进行盐度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蝗和杂交鲟进行驯化,最终达到海域盐度(30‰),死亡率分别为6.7%、3.3%和5.0%,鲟鱼盐度驯化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三种鲟鱼的盐度驯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递增盐度和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达氏鲟和杂交鲟(达氏鲟♀×史氏鲟♂)三种鲟鱼进行盐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对史氏鲟和杂交鲟进行驯化,最终达到海域盐度(3 0‰),其死亡率分别为6.7%、3.3%和5.0%,对鲟鱼进行盐度驯化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已经先后开展了中华鲟、施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杂交鲟等鲟鱼商品鱼人工养殖,近几年鲟鱼养殖发展尤其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水质环境越来越差等诸多原因,北京、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先后出现了鲟鱼爆发性疾病,造成了鲟鱼大量死亡,有的地方死亡率高达80%左右,经济损失极其严重,其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测定了倒刺钯鱼种的临界水温和溶氧量。倒刺可生存的水温范围约是4℃-37℃,开始致死的临界上、下限水温分别为3℃-38℃;鱼开始浮头和窒息时的水溶氧量分别为1.84mg/1和0.96mg/1。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8.
史氏鲟及小体鲟不同组织中溶菌酶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史氏鲟及小体鲟血清和几种主要组织的溶菌酶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后发现,同小体鲟相比,史氏鲟的血清、鳃、肝、胃、前肠及后肠的溶菌酶量均较高,血清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鳃、肝及后肠均有显著性的差别,胃及前肠之间无差异;小体鲟的粘液、幽门垂及脾中的溶菌酶含量较史氏鲟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虽然同为鲟科鲟属,溶菌酶在两种鱼之间的差别还是很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北美鲟鱼种类及其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软骨鱼类 ,它们大多个体较大 ,大约在 2亿 5千万年前演变而成。鲟鱼目前尚保留了不少原始鱼的特征 ,如尾鳍歪形 ,体内除头骨外都是软骨 ,体外表皮无鳞但有五行骨板 ,多数个体大且寿命较长。在分类上 ,鲟鱼属于辐鳍亚纲 ,硬鳞总目 ,鲟形目。全球现存的鲟鱼有两个科 ,即鲟科和匙吻鲟科 (或称白鲟科 ) ,共 2 8种。在北美现存有鲟鱼共 8种 ,包括鲟科鱼 7种和匙吻鲟科鱼 1种 ,具体见表 1。北美鲟鱼与世界各地的其它鲟鱼一样 ,有表 1 北美现存的鲟鱼种类中文名英文名学  名匙吻鲟Americanpaddle…  相似文献   

10.
倒刺鲃的临界水温和临界溶氧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倒刺鲃鱼种的临界水温和溶氧量.倒刺可生存的水温范围约是4℃~37℃,开始致死的临界上、下限水温分别为3℃和38℃;鱼开始浮头和窒息时的水溶氧量分别为1.84mg/l和0.96mg/l.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鲟鱼养殖种类,特引进了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欧鳇(Huso huso)、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和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A.gueldenstaeti♀)受精卵,在直径2m的玻璃钢池中进行驯养和流水养殖,水温16-22℃,溶氧5-7mg·L-1。定期测定了上述4种鲟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应用计算机软件Excel和SPSS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孵出的闪光鲟、欧鳇、西伯利亚鲟和杂交鲟鱼苗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01349g、0.02818g、0.02016g,及0.02416g,经过60d驯化养殖,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3.80g、11.22g、7.85g,及4.19g;平均体长分别达10.61cm、13.37cm、12.98cm,及9.78cm。全长与日龄之间均呈线性关系,且R2〉0.9,全长日均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欧鳇〉西伯利亚鲟〉闪光鲟〉杂交鲟;体质量均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且R2〉0.9,体质量日均增长量大小顺序为:欧鳇〉西伯利亚鲟〉杂交鲟〉闪光鲟;体质量与全长的回归曲线中b〈3,均呈异速生长;肥满度分别变动在0.67~0.30、0.86~0.47、0.58~0.35,及0.71~0.44之间,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各个时期欧鳇肥满度最高;驯化期结束后30~40日龄生长离散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集约化养殖鲟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朱新 《水利渔业》2003,23(1):29-30,42
在8口3 9m×4.0m的水泥培育池中,先后对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水花分别进行50~60d的集约化苗种培育,其个体在8cm以上且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的种苗总成活率分别为74 82%、87 86%和66 92%,利用闲置的1200m2的鳗鱼养殖池进行5000尾西伯利亚鲟、5000尾俄罗斯鲟和4500尾史氏鲟的商品鱼生产性养殖,10个月后其商品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3.
水泥池流水养殖杂交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鲟鱼种经179d的养殖,体重从132.8g/尾生长至985.7g/尾,养殖成活率达到84.6%,折合毛产量35.8kg/m^2,净产量30.1kg/m^2;总投入4.46万元,总收入6.99万元,毛利2.5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57。  相似文献   

14.
鲟鱼咸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递增盐度和阶段性递增盐度对中华鲟和史氏鲟进行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阶段性递增盐度对中华鲟和史氏鲟进行咸化,最终达到海域盐度(30‰),死亡率分别为1.7%和5.8%,鲟鱼咸化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鲟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鲟鱼在网箱养殖中的生长情况 ,总结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宜昌市水产科研所于 2 0 0 0年 9月到 2 0 0 1年 10月在清江高坝洲水库进行了鲟鱼网箱养殖试验。1 网箱及设置网箱设置在清江高坝洲水库 ,该水库为二级水库 ,全年水温变动范围 12~ 33℃ ,水深 5~ 10m ,水质清澈 ,水体常年保持交换状态。网箱为漂浮式 ,框架为内径 4 0mm镀锌钢管用扣件连成 ,旧油桶做浮子 ;箱架中间设 6 0cm宽的通道 ,左右两边挂网箱 ,前后之间设 4 0cm宽的操作通道 ,所有通道均铺设竹跳板。网箱外围 4m以外用楠竹扎成外框以防止外来船只靠近风箱。网箱…  相似文献   

16.
国外鲟类生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细华 《水利渔业》2000,20(1):22-24,30
介绍了国外在鲟类生殖,生理学和营养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我国保护和利用鲟类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养殖鲟鱼鱼体质量百分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启明  胡超  陈金芳  蓝泽桥 《水产科学》2007,26(10):570-573
以俄罗斯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4个品种的19尾活体鱼为试验材料,按照鱼体质量>10 kg和<5 kg分组进行解剖,得出了13个解剖部位的质量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鲟鱼的出肉率约50%,且史氏鲟最高,其他依次为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达氏鳇。  相似文献   

18.
鲟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杨治国 《淡水渔业》2001,31(5):40-41
20 0 0年 9月 11日 ,河南信阳和厚特种水产养殖场养殖的俄罗斯鲟、杂交鲟突然发病 ,4天内死亡 82 0尾 ,重达 5 5 0kg。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 ,肛门红肿。剖检有淡红色腹水 ,肝脏肿大呈土黄色 ,有坏死灶。肠系膜、脂肪组织和生殖腺等有出血斑。后肠及螺旋瓣出血发炎 ,并充满泡沫状粘液物质。我们取濒死病鱼肝脏级织印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发现有许多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经分离培养、生理生化试验及动物试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现将分离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鱼…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温下虹鳟血清酶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建国  何福林  钟蕾 《淡水渔业》2008,38(2):74-75,63
使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水温14℃、19℃、23℃时虹鳟(Salmo irideus)血清酶活性。结果表明:在3个温度下,虹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肌酸激酶(CK)活性随温度上升而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随温度上升而升高,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20.
A 36 year (1951–1986) record of water temperatures in Mississippi catfish ponds is synthesized from relationships with existing air temperature record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used to produce the following predictor equations for morning and afternoon pond temperatures: morning pond temperatures = 2.218 + 0.062(max air temp, day before) + 0.285(min air temp, same day) + 0.561 (afternoon pond temp, day before) (1) afternoon pond temperatures
= 2.071 - 0.068(min air temp, same day) + 0.651 (morning pond temp, same day) + 0.373(max air temp, same day) (2)
The derived pond temperature record is analyzed to produce annual average regimes; daily averag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with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probabilities at 10 levels of Occurrence through the year and for each individual month. Applications for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are presented and evalu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