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节竹丛枝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稼敏 《浙江林业科技》2000,20(5):38-38,53
竹丛枝病为害竹叶、竹枝,导致病竹生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病原为丛枝疣痤茵「Balanisa take (Migake)Hara」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炬松干枯枯梢病为新发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初步研究属生理因素引起,暂定名为“生理性枯梢病”。,病状和发生特点为枝梢自上而下由绿变褐,进而干枯死亡;一旦发生,主梢侧梢的受其害,发生规律为每年8-11月枯梢逐渐增加,无明显高峰期,次年4-8月枯死梢不断增加,深探抚育能促进林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毛竹丛枝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广东省大面积毛竹遭受丛枝病危害,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该病在广东省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病原为竹瘤座菌Balansiatake和竹香柱菌Epichloebam-busae,前者最普遍,药剂防治试验显示粉锈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竹腔注射法防治竹叶害虫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毛竹叶螨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用多种药剂在林间开展竹腔注射和根施竹螨灵药肥防治毛竹叶螨,结果表明,两种防治方法对毛竹叶螨均有显着防治效果。竹腔注射50%甲胺磷、40%氧化乐果见效最快,3d后害螨减退率达100%.竹腔注射20%杀灭菊酯、20%快灵、5%抑太保和20%灭扫利,10d后害螨减退率达86.0%~98.9%;30d后除灭扫利外,各处理害螨减退率达100%.根施药肥10d后害螨减退率达96.3%以上。从防治后受害毛竹林叶片长势、返青及新竹产量、质量上看,防治方法优先选择依次为综合治理、根施竹螨灵+有机肥药肥、  相似文献   

6.
毛竹叶螨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种处理,即:根施竹螨灵药肥;竹腔注射氧化乐果;根施竹螨灵药肥+竹腔注射氧化乐果;竹腔注射氧化乐果结合穴施复合肥。研究结果表明。4种处理防治效果都显著,达88.2%以上,其中根施药肥_竹腔注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采用竹腔注射防治,其余无大差别,试验还发现,根施药肥有利于竹林快速恢复长势;竹腔注射药液比根施药肥药效更快。其结合施肥防治可兼具根施药肥促进林分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证明,在落叶松枯梢病发生地区采用适地适树造林技术,根据林分病情生态模型,避免在山坡下部靠近林缘、风口、草甸或坡麓高阶地的低平部分造林,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对发病林分及时采取修剪病枝、伐除病损株等营林措施,并结合在每年6月上中旬用森保1号或森保1号与其它杀菌剂混合使用的化学防治措施可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 (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和吝和嫩梢,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与防治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价值高等特性,是经济效益、生态功能、观赏价值很高的林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森林资源优势林种之一。近年来,由于青阳县大力营造和经营毛竹林,投资小、收益快、效益高、时效长,毛竹产业已成为该县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青阳县毛竹病虫害时有发生,而种类较多,常发生有毛竹枯梢病、毛竹白粉病、毛竹丛枝病等,尤其是毛竹枯梢病在青阳县每年发生近万亩,危害严重,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云杉枯梢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采集病害标本时,发现红皮云杉枯梢病,经分离鉴定病原为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对该菌引起的云杉枯梢病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因此将近年来调查研究的部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测定了竹叶提取物对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测定了浓度、温度、pH值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竹叶提取物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重组竹板材的研究──去青与不去青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小径杂竹为原料、水溶性酚醛树脂(PF)胶为胶粘剂,试制了去青与不去青的两种重组竹板材,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结果表明:①在研究的范围内,竹种、重组竹的结构、去青与否,对重组竹板材的纵向静曲弹性模量(MOE‖)无明显影响;竹种、去青与否,对交错结构的重组竹的横向静曲弹性模量(MOE⊥)亦无明显影响,且两者各自处于同一水平。②两种结构之重组竹板材,在常态下和室温水浸泡48h后的静曲强度(MOR),去青的均远高于不去青的;经沸水煮4h后,未去青的交错结构板已解体,而去青的仍保持有相当高的强度。③未去青的重组竹,其吸水率、吸水厚度膨胀率(TS)均大于去青的重组竹板材。④在多年生小径竹的去青黄工艺与方法取得真正的突破以前,用小径杂竹制备在工艺上与重组木相同的重组竹制品是不可能的,必须另辟小径杂竹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贵州竹林的分布及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贵州竹林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重点剖析楠竹林,金佛山方竹林光箨竹林、箭竹林,方竹林,毛金竹林,慈竹林,麻竹林,黔竹林。爬竹林,水竹林,斑竹林,车筒竹林,巴山木竹林,龙头竹林,箬竹林,赤竹林共17个竹林类型的分布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竹叶黄酮和内酯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刚竹属的紫竹为代表 ,逐月定点、定株、定量采集叶样 ,分别用硝酸铝 亚硝酸钠比色法和异羟肟酸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 ,并采用X XOD Luminol的O·-2 产生体系和VC Cu2 + H2 O2 酵母多糖的·OH产生体系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紫竹叶醇提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 ,以考察竹叶有效成分含量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紫竹叶总黄酮含量全年变化在 0 .6 7%~ 1 .71 % (以叶干基计 ) ,1 1月至翌年 4月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 1 .38%~ 1 .5 6 % ) ;总内酯的含量全年变化在 0 .4 4%~ 1 .0 2 %。竹叶对O·-2 和·OH的半抑制浓度 (IC50 )分别变化在 2 .94~ 33.0 5 μg/mL和 3.4 7~ 8.78mg/mL(均折合成叶干基计 )之间 ,清O·-2 活性最强是 2月份 ,最弱是 6月份 ,1 1月至 5月上旬活性普遍较强 (IC50 <8.5 μg/mL ) ;清·OH活性变化较小 ,与总黄酮含量的高低相对应。综合以上变化规律 ,得出竹叶采收时间以秋冬季为宜 ,尤以每年 1 1月至翌年 3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从竹子公园的层面调查分析了现代园林竹子造景的现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借鉴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应“景到随机”、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毛竹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毛竹基腐病(Arthriniumphaeospermum)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1)40%拌种双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生长有极强的抑制力;(2)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培育和留养个大体壮的中期笋,使其快速生长,具有避病的效果;(3)及时剥除已感病竹笋基部的笋箨,有利于病情的控制;(4)一套以栽培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大面积竹林内试验,防治效果达9246%。  相似文献   

17.
ABT增产灵增加毛竹产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BT增产灵刺激毛竹多长新竹试验,经过3年试验后看出,使用ABT5号增产灵10×10~(-6)的100ml水溶液,10月份浇施发笋母竹竹蔸,效果很好,单位面积新竹成竹率比对照高15.17%,获得投入产出比1:4.3的试验效果,仅此一项每公顷竹林度产值(2年产值)比对照多1750元。  相似文献   

18.
确证15种霉菌可引起毛竹材霉变,对这15种霉菌的分类学形态特征及其在毛竹材上诱致的霉变外貌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其中10种霉菌为毛竹材重要致霉菌,提出在竹材霉变试验中可选用菌体相对覆盖量目测法估计竹材霉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竹材节间细胞模型显示及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理、总结近几年来竹材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建立了竹材节间细胞的初步立体模型图,并尽可能地显示和论述细胞在纵切面的分布内容。立体图型增加了节间细胞整体认识上的直观性,对竹材应用的分析研究,对教学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赵立平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Z1):279-281
由于苹果品种多不抗斑点落叶病,目前国内外大都依靠化学防治来控制该病.但对其季节流行动态和爆发成因,以及在何种气象条件下使用农药才能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田间试验为主,通过对病害的逐日系统调查,将所得数据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明确生长季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季节流行动态和爆发成因(即病原菌大量侵染的决定性天气条件),为苹果生产提供可行的防治建议并为该病害的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