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性疾病,体温升高、呈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类型临床症状的细菌性疾病,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通常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急性)、皮肤疹块(亚急性)、疣状性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由于严格的防疫制度,该  相似文献   

3.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上世纪猪丹毒曾是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养猪业。当时用常规的青霉素就能得到控制,而后疫苗诞生,该病对猪业影响越来越小。然而,随着养殖环境恶化,猪病呈多样化,猪丹毒发病率似乎有上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因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 (一)发病特征 猪丹毒常发生在夏秋炎热多雨季节,为急性热性传染病,由胞内菌猪丹毒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 ~7d.  相似文献   

5.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等多种情况.随着猪场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猪丹毒疫病的发生率较低.但近年来,因猪场重视不够,猪丹毒病有抬头趋势,目前全国呈零星散发状态.  相似文献   

7.
正猪丹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猪以高热,出现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为特征。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该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一般多见于3~12月龄猪,其病程为2~4 d。1流行病学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常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而冬春较少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主要侵害架子猪.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2014年9月上旬,湖北某大型规模养殖场发生一起以高热不退、皮肤红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我们诊断,确诊为猪丹毒.现将该病的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近年来,元江县时有该病发生,现就发生在元江县的一起急性猪丹毒感染病例报告如下。2017年8月9日,元江县某养猪场3头能繁母猪死亡,20多头发病。笔者随县、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该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持续跟踪指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  相似文献   

11.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猪丹毒症状、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1病原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本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在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  相似文献   

12.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1临床症状(1)临床上,体温40℃以上,个别41℃。胎衣因供血不足,脱落,造成胎猪死亡,母猪表现流产和产死胎。急性病例,不见症状就表现死亡。皮肤上有隆起的斑块,指压褪色,无食欲。斑块逐渐变暗、变硬、脱  相似文献   

13.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1])。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多见于3~12月龄猪,病程2~4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目前该病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分布,呈散发或流行性发生,发病率高,危害严重,也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本试验按常规方法,从疑似患有急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猪丹毒病情在江城县各地又有抬头之势,不少农村饲养的猪受感染,有的甚至死亡,给养猪户带来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其主要特征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2临床症状急性败血型患猪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42℃以上,寒战,病猪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站立数分钟后又卧倒,站  相似文献   

15.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2015夏,在我县城关、洛门、杨河3乡镇的8个规模养猪场和部分农村散养户的猪发生了猪丹毒疫情,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县重大动物疫病专家组协同乡镇畜牧中心通过采取隔离消毒、紧急免疫、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自有研究机构研究了利用毒力减弱的丹毒杆菌制造菌苗,进行抗猪丹毒的免疫以后,各国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弱毒活菌苗免疫、免疫血清和强毒活菌共同注射免疫、灭活菌苗免疫。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为特征。目前发病有增加趋势,应引起养猪技术人员重视。1病原体猪丹毒杆菌为长条状革兰氏阳性菌,外界存活能力较强,在腌制的腊肉中可存活170 d,粪便中可存活数月,水中可存活17d。其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对湿热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弱。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8.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败血症(急性)、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在我镇多发生于高温多雨的夏季,呈散发型。2013年6~7月份在兴宁镇的何家山村、西坌村、李家洞村和坪石村四个连片的村都发生了猪丹毒,呈地方流行性,而且来势凶猛,病毒力非常强,难以治疗。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13年6月底,西坌村一个养殖户黎忠坤家,饲养了24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一种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出现皮肤疹块,慢性型产生心内膜炎、关节炎及皮肤坏死为主要特征。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其他传染病,给养猪户(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