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材加工企业胶粘剂输送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木材加工企业,大多配套有自己的制胶车间,以生产木材加工用胶粘剂。在制胶车间内,胶粘剂由反应荣生产制造,然后运输到用胶地点。如何将胶粘剂方便、可靠地运输到目的地,输送方法很关键。本文作者在考察了国内生产情况后,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胶粘剂生产车间设计的实践,认为目前国内企业中胶粘剂的输送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①容器输送法;②机械泵输送法;③压缩空气输送法;④泵-气结合输送法。本文将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阐述上述几种输胶方法的特点,供采用者参考。1容器输送法一般常用的容器是200L的油桶,通过它将胶…  相似文献   

2.
专利信息     
柳条成方机 该设备由固定在机架上的柳条喂入槽、多排上下成对安装的输送滚筒、成方器、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输送滚筒通过传动装置由电机驱动;喂入槽安装在输送滚筒前端;成方器安装在输送滚筒后端,其由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导入板、刨刀组成;导入板和刨刀的中心与每对输送滚筒的中间连接线相对应。该机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可实现一机多用。 (授权专利公告号:2461736) 手提式单板胶线拼缝机 使用本机可使木制单板在拼接和修补过程中胶线能以Z字形或直线形与木制单板粘合。该设备的特点是齿轮的移动可以决定胶线的运动轨迹。齿轮移动后,胶线成直线形轨迹可节  相似文献   

3.
【美国《压缩空气》1975年80卷11期14页报道】美国俄勒冈的一家木材厂过去一向把树皮当作废料作为锅炉燃料。最近发现黄杉属树皮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极为丰富。其中有两种副产物收益最大,一种是植物蜡,可用在复写纸、磨光剂、化妆品和塑料中;另一种是粉末,可作为胶合板胶剂的添料。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胡芦巴、皂荚、野皂荚与塔拉种子组分和多糖胶性质。种子胚乳质量分数分别为33.1%、37.8%、41.3%和30.5%;种子胚乳中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4.6%、68.6%、63.0%和78.0%;多糖结构与瓜尔多糖类似,均为半乳甘露聚糖,多糖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图谱对应的热裂解峰温分别为325.5、314.8、309.6和313.6℃,热裂解吸热量分别为88.6、114.4、71.6和84.1J/g。质量分数1%的各种胶液黏度中皂荚多糖胶的表观黏度值最高(274mPa·s);胡芦巴多糖胶水不溶物质量分数最低(8.5%)。多糖胶与硼离子形成的冻胶,其黏度因多糖胶品种而异,其中质量分数1%的胡芦巴冻胶黏度最高,其值为5940Pa·s。  相似文献   

5.
皮带接头的冷粘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带运输设备广泛用于输送各种物料及成件物品。输送带接头通常采用机械联接和硫化胶接两种方法。机械联接强度低,缺点较多;硫化胶接普遍采  相似文献   

6.
UF-MDI混合胶刨花板制造过程中施胶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伟宏  陆仁书 《林业科学》2005,41(2):123-128
利用 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脲醛树脂 (UF)混合胶压制刨花板是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游离甲醛含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和板的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 ,重点研究了酸对混合胶固化和施胶方式的影响。试验中所用混合胶的比例为UF∶MDI=6∶1(UF施胶量为 6 % ,可乳化MDI施胶量为 1% ) ,热压温度为 175℃ ,压力 3MPa ,热压时间 6min。按照是否添加固化剂、分别施胶和混合施胶等情况进行压板试验 ,并利用DSC分析固化剂对混合胶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都证明 :酸性固化剂对MDI的固化是很不利的。在UF∶MDI=6∶1的条件下 ,添加氯化铵做固化剂时宜采取分别施胶方式 ,不加氯化铵时宜选择混合施胶方式。按刨花板性能优劣程度 ,施胶方式顺序为 :UF与MDI混合后施胶 ,不加氯化铵 >分别施加UF与MDI,UF里加氯化铵 >分别施加UF与MDI,UF里不加氯化铵 =UF与MDI混合后施胶 ,加氯化铵。混合胶刨花板的甲醛释放量可以降到 9mg·(10 0g) - 1 以下 ,符合E1 级人造板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林产工业》2021,58(8)
以改善粉状脲醛树脂复水性能为目的,探讨聚乙烯醇对粉状脲醛树脂复水后液体胶的黏度、沉降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树脂固体含量、氯化铵、聚乙烯醇各因素对板材胶合强度的影响,确定胶合强度最优时各因素的主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的加入可提高粉状脲醛树脂胶黏剂的黏度。当聚乙烯醇加入量为10%时,固体含量为70%的粉状脲醛树脂胶黏剂黏度可达47.92 s。聚乙烯醇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粉状脲醛树脂的复水性能。在粉状脲醛树脂复水后液体胶固体含量为60%、氯化铵为1.5%、聚乙烯醇为3%条件下,制得的三层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为2.113 6 MPa,达到GB/T 9846—2015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8.
浸胶法杨木单板层积材的热压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电偶法测量杨木单板层积材在热压过程中表层和芯层的温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施胶方式以及浸胶量和热压温度、压力对板坯在热压过程中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胶量相当时,浸胶方式在快速升温阶段的升温速度较快;同时随着浸胶量的增加板坯传热速度增加,但浸胶量不影响板坯的总热压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杜仲皮含胶率的年变化、逐年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杜仲皮内杜仲胶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在河南省嵩县杜仲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的试验.试验方法为选择典型样株法和随机取样法;杜仲皮样品采集后均进行了发汗处理;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测定含胶率.试验结果表明:杜仲树皮含胶率在一年内的变化不明显;树龄为6 a以前的树皮其含胶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树龄为6 a以后的树皮其含胶率有所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同一单株杜仲树皮的含胶率和杜仲胶的密度,随其主干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杜仲皮含胶率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因而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均可以取皮利用,且以树龄为6 a的杜仲皮最为适宜;由于树皮木栓层不含杜仲胶,随着树龄增加,树皮木栓层逐步形成,树皮含胶率降低,利用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0.
竹材表面胶合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研究竹材表面胶合性能,重点探讨了竹材的热压压力、施胶量、竹龄、组坯方式、竹材的不同处理方式等因子对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用电子扫描镜观察竹材胶层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热压压力、施胶量、竹坯的组合方式对竹材的胶合强度有显著影响;未经处理的竹材表面的胶合性能优于高温和硼酸处理;竹材胶层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同压力下,1度竹的胶层与竹材之间的有较大的缝隙存在,胶合面平整度低;其他龄竹竹材的胶层均未发现较大的缝隙,并且胶层表面相对平整,胶层在竹材表面最薄处只有10μm,最厚处在40~50μm之间;在15 kg.cm-2和20 kg.cm-2的压力下,基本上未见到胶层与竹材之间的缝隙,压力变化对胶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一般胶层厚度小于10μm。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木制品加工、烟草和饲料等行业,有许多工段需要采用气流输送的方式进行物料和粉尘的输送和分离。金属和砂石等异物在运动中与管壁摩擦产生火花,因通过管道输送的纤维、刨花等物料以及粉尘等都处于干燥状态,燃点和闪点都非常低,任何火花或炽热颗粒都有火险隐患;另外,许多大负荷设  相似文献   

12.
以辐射松(Pinus radiata)窄长薄平刨花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刨花层积材(laminated strand lumber,LSL),研究浸胶和喷胶两种施胶方式对LSL中树脂分布、剖面密度、耐水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施胶方式时,树脂在刨花表面和刨花内部渗透深度存在差异。浸胶方式时树脂渗入刨花内部,有利于增强刨花单元;喷胶方式时刨花单元表面树脂含量高,有利于刨花单元间形成良好的胶合界面。LSL的密度从0.80 g/cm3增大到1.00 g/cm3,施胶方式对LSL的抗弯性能和吸水率影响显著,对吸水厚度膨胀率没有显著影响。当密度为1.00 g/cm3时,浸胶方式制备的LSL具有较高的MOE(19.9 GPa),但在耐水试验中易因胶合失效出现刨花间胶层剥离的现象;喷胶方式制备的LSL则具有较高的MOR(126.8 MPa),在耐水试验中刨花间胶层不易剥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探明EuREF1与胶分子量和含胶率的关系,深入探究杜仲胶合成机制。[方法 ]在杜仲新枝和叶片生长较快的4月中旬到6月中旬,利用RT-PCR技术分析杜仲EuREF1基因在雌雄株叶片和茎皮中的表达水平,以索氏提取法和GPC/SEC分别检测叶片和树皮中橡胶的含量和分子量。[结果 ]在4月至6月期间,雌雄株叶片、茎皮EuREF1表达水平分别与这些器官中胶含量及胶分子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898 2~0.988 0)。在雌株叶片、茎皮、果皮和雄株叶片、茎皮中,分子量在1.0×10~6~5.0×10~6 Da所占比例最多,即长度在1.5×10~4~7.4×10~4个异戊二烯单体的橡胶最多。[结论 ]结果推测EuREF1基因产物与杜仲胶积累程度有紧密的关系,可能在橡胶链的延伸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材为6年生白蜡杆,以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为处理剂,通过接触角测量仪测定白蜡杆材不同年轮横切面上不同时段的接触角;并采用动态润湿模型描述接触角在白蜡杆材表面上的扩展过程,即定义一个K值来描述胶黏剂在木材表面上的动态润湿行为。结果表明:润湿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胶黏剂在白蜡杆材不同年轮横切面的动态润湿过程;PF在白蜡杆第1~6年轮的K值均大于UF在白蜡杆第1~6年轮的K值,说明PF胶黏剂在白蜡杆材表面的润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剂在刨花板表面的分布状况,胶的分布越均匀,胶合面积越大,胶合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就越好。在目前刨花板生产中,胶液大多以液流形式施加,再通过刨花之间及刨花与拌胶机简体之间的强烈摩擦,使胶液分散到刨花板表面上。采用这种施波方式,胶液的分散度受到了一定限制。发泡树脂胶,由于发泡,其体积一般为未发泡时的2~6倍。施加发泡胶,将大大增加刨花的胶合面积,有利于减少用胶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同时还可以以骨架形式填充刨花之间的空隙,制造出低密度刨花板。发泡树脂胶从发泡方式讲一般可…  相似文献   

16.
将稀酸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预水解,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4mim][PF_6])萃取脱除预水解液中的抑制物,并对萃取脱毒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分析了离子液体的脱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水油相体积比1∶2、35℃、250 r/min下萃取60 min。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的主要抑制物甲酸、乙酸、乙酰丙酸、5-羟甲基糠醛、糠醛和总酚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4.72%、21.84%、47.99%、82.76%、100%和39.70%,且可发酵性糖几乎无损失。通过对主要抑制物与离子液体脱毒性能分析可知,随着离子液体[Cnmim][PF6](n=4,6,8)中阳离子烷基碳链增长,离子液体对抑制物萃取能力下降;抑制物疏水性越强,与离子液体的氢键作用越强,萃取分离效果越好;p H值越低,对抑制物的去除效果越好;乙酸、5-羟甲基糠醛、4-羟基苯甲醛在[C_4mim][PF6]中去除率基本不随抑制物初始质量浓度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磷酸二氢钾、镁渣、缓凝剂制备磷酸钾镁胶凝材料,研究了磷镁比、水胶比、缓凝剂掺量、养护方式对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磷镁比的减小,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磷镁比为1:1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水胶比对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胶比为0.20时,抗压强度达到最高;硼砂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凝效果,缓凝剂的掺量为7%时,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为11 min, 7 d抗压强度为10.29 MPa;与水中养护、密封养护、标准养护相比,自然养护为最佳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省森林病虫害普查,做好标本的鉴定、寄运和盒装生活史标本的制作工作,必须妥善地保存昆虫的卵、幼虫、蛹及其它液体浸渍标本.但在保存标本时,如何进行封口,以往介绍甚少.现将我们在工作实践中的做法介绍如下,供普查参考.一、标本封口需用的工具和材料:喷灯一个、不锈钢大镊子1把(或尖咀钳1把)、平底指形管(或园底试管.一般要求型号统一,以口径1一1.5厘米、高6一7厘米为宜)、标本液(用福尔马林、冰乙酸、白糖、蒸馏水混和配制而成的永久性液体)、注射器1支(一般为医用2—4毫升注射器)、薄型胶手套1付及标签纸(作登记用)等.  相似文献   

19.
粉状脲醛树脂胶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生义 《林产工业》2001,28(1):39-40
早在3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生产使用粉状脲醛树脂胶,直至现在,美国、英国、挪威、瑞典、德国、加拿大等国都有工厂生产。近年来国外大量粉状脲醛树脂胶进入国内,主要用于三层复合地板的生产。我厂于1999年从德国INVENTA-FISCHER公司引进粉状脲醛树脂胶喷雾干燥成套设备和技术,于2000年9月投入批量生产,生产能力为30t/d粉状脲醛树脂胶。粉状脲醛树脂胶与液体脲醛树脂胶相比,主要优点是贮存期长,可达1~2年,而液体脲醛胶一般为1~2个月;二是便于运输,可以运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用户;三是使…  相似文献   

20.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胶层剪切强度是其胶合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依据层板模量(8~12 GPa为低、12~16 GPa为中、16 GPa以上为高)、层数(3、5层)、层板厚度(15、25 mm)、组坯方向(正交和45°)共设置6种组坯方式,按照LY/T 3039—2018《正交胶合木》测试CLT板胶层剪切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胶层剪切的破坏模式主要有沿着木材表面发生锯齿状剪切破坏和沿着横向层层板年轮方向剪切破坏;加载速率对胶层剪切强度影响不显著;除层板厚度对CLT板胶层剪切强度影响不显著外,表层层板模量、层板层数、组坯方向对CLT板胶层剪切强度存在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