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茶皂素TS-D杀虫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及田间杀虫效果试验表明,茶皂素对菜粉蝶低龄幼虫有较好的杀伤效果。25%茶皂素TS-D水剂500倍液,室内校正防效达83.9%;田间校正防效为74%。该药对菜粉蝶卵和高龄幼虫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2.1%氯·阿乳油对菜粉蝶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1%氯·阿乳油在室内对莱粉蝶的共毒系数为204.3;田间使用1000~2000倍液,药后1~3d对菜粉蝶的防效为86.8%~100%,药后7d达97.8%~100%。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虫剂对桃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2000倍液的毒力最高,达98.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阿克泰2000倍液药后3d校正防效达98.4%以上,害极灭、阿锐克、氯氰菊酯、乐斯本也有较高的防效,而鱼藤酮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甲基毒死蜱原药和乙基毒死蜱原药对斜纹夜蛾、菜粉蝶幼虫的毒杀活性及15%甲基毒死蜱乳油和15%乙基毒死蜱乳油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盆栽防效。室内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甲基毒死埤和乙基毒死蜱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6.11 mg/L和7.28 mg/L;48 h后,LC50值分别为6.941 mg/L和4.06 mg/L。处理24 h,甲基毒死蜱和乙基毒死蜱对菜粉蝶3龄幼虫LC50值分别为2.29 mg/L和1.38 mg/L;48 h后,LC50值分别为0.42 mg/和0.90 mg/L。盆栽试验表明,药后1、3、5 d,15%甲基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效分别为76.92%、92.11%和94.29%;15%乙基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防效分别为87.18%、92.11%和97.14%。  相似文献   

5.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0.8%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对斜纹夜蛾、小菜蛾、菜粉蝶的LC50分别为27.72、1.69、0.85 mg/L,与乳油剂型的毒力相当。持效性试验结果显示,0.8%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的持效性要优于乳油剂型,在1~14 d内表现尤为明显。对小菜蛾、菜粉蝶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14.4 g/hm2的剂量下,0.8%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药后7 d的防效在89%以上,药后14 d防效仍超过80%,持效期为14 d左右。  相似文献   

6.
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是新近传入我国的一种世界毁灭性番茄害虫,对我国番茄产业的潜在威胁巨大。为有效控制南美番茄潜叶蛾,测定了新型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工程菌G033A(Bt G033A)对该昆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以32000 IU/mg Bt G033A WP处理过的番茄叶片饲喂南美番茄潜叶蛾幼虫,其室内毒力效果由高至底依次为4龄幼虫,3龄幼虫,1~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63、15.59和23.17 g/L;浓度在10 g/L及以上时,Bt G033A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各龄幼虫的毒力均较高,处理后96 h(第4 d)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在田间条件下,以Bt G033A WP 100倍液(10 g/L)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即有较好的防效,药后第5 d对1龄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1%和98.0%,药后第7 d对1龄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为100%;并且,与常用的生物杀虫药剂鱼藤酮的防效相当。研究结果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新发南美番茄潜叶蛾的有效控制及其综合防控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防治菜粉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载法和田间小区试验法,就瑞香狼毒(Strllera chameajasme L.)根乙醇提取物(简称SCEE)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SCEE对室外菜粉蝶有很好的防效。盆栽试验中,1.5%SCEE处理后10d保叶率达89.83%;田间小区试验中,1.5%SCEE处理25d的保叶率达97.76%。  相似文献   

8.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  安德荣 《植物保护》2004,30(3):78-80
7种药剂对烟草病毒病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最好,室内接种前和接种后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效分别为77.93%和72.56%,田间防效达71.53%。20%病毒A 500倍液、5%菌毒清500倍液和1.5%植病灵600倍液的田间防效均在60%以上,对烟草病毒病有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于2021年在浙江省桐庐县施用不同药剂组合在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若虫(幼虫)高峰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次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m2 +6%阿维·氯苯酰SC 50 mL/667m2和喷施1次60%吡蚜·呋虫胺WG 18 g/667m2 +30%茚虫威WG 10 g/667m2,对五(3)代稻飞虱的速效、控效均较好,药后3 d校正防效分别达90%和88%,药后7 d~14 d校正防效均达97%以上;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保叶效果也均较好,药后6 d对幼虫校正防效分别达75%和83%,对虫苞校正防效分别达82%和73%,药后13 d对虫苞校正防效仍分别达80%和81%;且均对稻飞虱主要天敌蜘蛛较安全。以上说明杀虫剂混施对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稻纵卷叶螟主害代适期防治一次,具有较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可因地制宜在单季稻区轮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用绿僵菌液喷洒3种金龟子幼虫,黄闪丽金龟、棕色鳃金龟和直蜉金龟子的感病率分别为90.2%、50.0%和83.3%。用黄闪丽金龟子幼虫作试验,在室内观察不同施用菌剂的方法对该虫的防效,结果土壤中施用菌剂,在菌土比为1:1250时,防效为86.2%;用菌剂拌麦种(菌剂麦种比为1:10)防效为62.5%;在小麦出苗后分3次施用菌液,防治效果为64.8%。  相似文献   

11.
复方茶皂素对哒螨灵杀灭桔全爪螨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就复方茶皂素对哒螨灵杀灭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的增效作用,进行了室内及田间药效试验。按茶皂素和哒螨灵有效成分比为22:5混配成27%416杀螨剂乳油。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单剂LC_(50)452.2μg/ml,哒螨灵单剂LC_(50)0.3685μg/ml,混剂LC_(50)0.3733μg/ml,增效18.67倍。室内杀卵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7%416乳油稀释2000、3000、4000、5000、6000倍液,卵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92%、93.03%、89.09%、85.90%、81.51%,20%速螨酮WP4000倍液为90.44%。田间施药后第28天分别为89.36%、97.64%、90.99%、97.95%、97.38%。而20%速螨酮WP4000倍液为98.90%。最后讨论了茶皂素的增效机制,并认为茶皂素在农药乳油中的增效作用,具有极大的开发与生产价值,有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优良的新型药剂,采用浸卵法和浸叶法在室内研究了10%硫虫酰胺SC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并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硫虫酰胺浸卵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卵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其中66.7、133.3、266.7 mg/L等3个浓度处理初孵幼虫校正死亡率均高于92.77%;硫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各处理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65.55%~100%,但对5龄幼虫防效差。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1 d各处理防效为61.56%~76.75%,速效性差于对照药剂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ME;药后7 d各处理防效为84.84%~95.82%,持效性优于5.7%甲维盐ME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研究表明,10%硫虫酰胺SC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且持效性较好,建议每667 m~2制剂用量30 mL左右,防治适期为草地贪夜蛾卵孵盛期及3龄幼虫前。  相似文献   

13.
选择4种杀虫剂开展室内与玉米田间防治草地贪夜蛾试验。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药后24 h,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和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倍液处理的2龄幼虫死亡率达100%,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的死亡率达90%;药后72 h,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死亡率也达到100%。在玉米田间防治试验中,药后5 d,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最好,分别达到92.75%和93.13%;其次为乙基多杀菌素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保叶效果为91.79%和85.51%,对幼虫的防效为90.38%和86.89%。药后10d,乙基多杀菌素处理的保叶效果和对幼虫的防效均达100%;其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处理,保叶效果为97.98%和97.18%,对幼虫的防效为95.83%和95.37%。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500倍液无论室内还是田间对草地贪夜蛾的活性均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东方绢金龟在河北省金银花种植区为害严重。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浸虫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单剂及5组混配组合对东方绢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药效验证。结果表明,辛硫磷处理后96h幼虫校正死亡率达81.03%,同时间氟虫腈、毒死蜱处理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86%、63.79%,均具较高杀虫活性。药剂混配后,以辛硫磷+氟虫腈的组合对幼虫防效最好,处理后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田间试验中,辛硫磷+氟虫腈混配和毒死蜱单剂施用后10d对幼虫的防效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几种害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饲喂试验表明,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棉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含350μg/ml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25%蔗糖液饲喂棉蚜,6天后棉蚜的校正死亡率达55.9%;以132μg/ml的浓度涂油菜叶片饲喂大菜粉蝶幼虫3天,至第5天幼虫死亡率与对照无差异,但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用0.115μg/头的剂量饲喂四龄八字地老虎幼虫,死亡率为19.6%,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同接种方法测定番茄内生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接种B47菌17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能较好地防治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为81.25%;B47菌和茄青枯雷尔氏菌同时接种的植株对该病的防效较低,仅为16.67%。B47菌株与根围链霉菌St103菌株混合施用室内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62.52%,田间防效为81.82%。  相似文献   

17.
微红绒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红绒茧蜂APanteles rubecula Marsh是近年来甘蓝和大白菜田菜粉蝶幼虫期新发现的昆虫天敌。在山西省吕梁和晋中地区蔬菜产区,通过1980~1982年田间调查,有一定数量。1981~1982两年,重点对榆次市郭家堡大队甘蓝和大白菜进行了该蜂发生消长情况的调查,并在田间采回蜂种(茧)以室内饲养的菜粉蝶幼虫为寄主进行生物学观察  相似文献   

18.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 7种农药 ,在田间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和高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幼虫 ,以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 ,药后3d防效达100% ,药后10d防效仍维持在85.29% ,校正防效为86.11%。 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50g/667m2 、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 、78%精虫杀手可湿性粉剂均表现出较高速效性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达96.56%、96.15%和92.73%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期幼虫 ,以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药效最好 ,药后 3d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9%和89.81%,其次为35%纵卷清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防治吐伦球坚蚧效果好的药剂及最佳防治时机,对吐伦球坚蚧越冬、越夏若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啶虫脒乳油对越冬、越夏若虫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31.268 mg/L和22.056mg/L.田间喷雾试验,14.6%噻虫嗪+9.4%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越夏若虫防效达99%以上.5%啶虫脒乳油对越冬若虫防效为98.76%.注干试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倍液和20%吡虫啉乳油50倍液注干15 d后,对涌散期若虫防效为90.46%和94.16%;对越夏固定期若虫防效为92.51%和82.57%.以5%啶虫脒乳油和20%吡虫啉乳油对越冬若虫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与防治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20.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药效。室内试验,6000倍液和8000倍液对2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6.66%,对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9.82%和84.97%;田间试验,在大部分幼虫为3龄期前用药1次,药后15d,防效分别达97.28%和94.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