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评价腐霉利在番茄上的残留状况。指导腐霉利的科学合理使用,本试验选择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500.0、750.0g/hm2(有效成分),连续施药2~3次,间隔5d,最后一次施药3、7、10d后采集番茄样品进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腐霉利在番茄上的残留量为0.075-0.256mg/kg,小于GB2763—2012规定的农药最高残留量(2mg/kg):结合番茄成熟期长,建议腐霉利在番茄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0d。  相似文献   

2.
对施佳乐40%悬浮剂在葡萄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佳乐40%悬浮剂在葡萄叶片中半衰期为3~4 d,10~12 d可降解90%以上;在土壤中半衰期为4~6 d,14-19 d可降解90%以上。葡萄中最终残留量为未检出~0.358 mg/kg。以此结果制定合理使用准则,推荐喷雾剂量为1 000倍液;最高残留限量为1 mg/kg。  相似文献   

3.
番茄及土壤中百菌清残留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了天津、吉林两地百菌清在番茄果实及土壤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番茄果实上,百菌清的半衰期为3d,10-11d可降解90%以上;在土壤中,百菌清的半衰期为5~7d,16-24d可降解90%以上。最终残留试验的结果表明,按推荐剂量和高剂量分别施药3次和5次,于最后一次施药后的1、3、7d进行采收,番茄上百菌清的残留量分别为0~0.936mg/kg,符合国家标准GB2763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代森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在芒果中的残留动态,评估其通过膳食途径摄入的风险。【方法】基于代森锌酸解会产生二硫化碳(CS2)这一原理,分别用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LC-MS/MS)及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芒果中代森锌(以CS2表示,下同)及其代谢物ETU的检测方法。参照有关试验标准,于2017年在海南海口、广西南宁、云南玉溪、福建宁德、广东肇庆、广东惠州6个芒果主要种植区分别进行代森锌及ETU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对其在芒果中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代森锌添加水平为1.8 mg/kg时,其在芒果全果、果肉空白样品中的转化率分别为94%和97%;代森锌添加水平为0.1~2.0 mg/kg时,其在芒果全果、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2%~102.3%和91.2%~10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3%和0.6%~3.9%,定量限为0.1 mg/kg。ETU添加水平为0.01~0.5 mg/kg时,其在芒果全果、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7.9%和92.3%~9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9%~8.3%和2.1%~5.7%,定量限为0.01 mg/kg。云南玉溪和广东肇庆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代森锌在芒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6.30和2.04 d,代森锌和ETU在芒果果肉中均未检出,其残留值均小于定量限;芒果全果中ETU的残留量小于CS2的残留量,并且残留中值和残留最大值均以ETU的较小。末次施药10 d后,芒果全果中代森锌和ETU的残留量分别为<0.10~1.51和<0.010~0.024 mg/kg;末次施药14 d后,芒果全果中两者的残留量分别为<0.10~1.55和<0.010~0.012 mg/kg;末次施药21 d后,芒果全果中两者的残留量分别为<0.10~0.29和<0.010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代森锌在芒果全果中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56~3.14 mg,风险概率为82.3%~166.0%。【结论】代森锌(以CS2表示)在芒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5 mg/kg。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0%敌畏&#183;氰戊乳油在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桃生长的不同时期,应用20%敌畏&#183;氰戊乳油以施药剂量200mg/L进行消解动态试验,敌敌畏的消解半衰期为1.0—1.3d,氰戊菊酯的消解半衰期为4.1~4.6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推荐剂量(100mg/L)和高剂量(200mg/L)使用2次和3次,在桃收获前7d或14d,敌敌畏残留量为未检出(〈0.01mg/kg)~0.023mg/kg,氰戊菊酯残留量为0.010~0.066mg/kg。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上按推荐剂量(100mg/L)喷雾使用,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不小于7d,MRL推荐值为敌敌畏0.2mg/kg,氰戊菊酯为0.2mg/kg。  相似文献   

6.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机(GC-MS)分析技术测定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喷施40%甲基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3.50~5.82mg/kg和1.10~2.21mg/kg,半衰期为0.4~1.2d和3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7d,采收时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0.03mg/kg,说明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同时检测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丙酮/水(1∶1, V/V)提取样品,经硅胶和活性炭混合物层析柱净化,HPLC-UV 检测,对甲维盐和吡虫啉在番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混合标样添加量为0.05~1.0 mg/kg 时,甲维盐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54%~86.60%和82.50%~96.21%,相对偏差分别为0.96%~3.30%和0.79%~3.93%;吡虫啉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25%~94.20%和90.52%~98.39%,相对偏差分别为0.71%~1.78%和0.80%~3.24%,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残留量检测。2)采用该方法对2013年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吡虫啉的残留状况进行检测表明,施药5 d 后的番茄甲维盐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残留量为0.05~0.10 mg/kg;施药5 d 后,土壤中甲维盐的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04~0.08 mg/kg。两种农药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在番茄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锐劲特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锐劲特在甘蓝中的残留动态,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86.77%~98.45%;实验结果表明。锐劲特在甘蓝中的降解产物为:MB46513,MB45950和MB46136,半衰期为2.75~2.87d,施药2周后残留量降至0.04mg/kg以下,降解率为96.01%以上,最终残留量在0.002mg/kg以下。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水果中的3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快速测定水果中苯并咪唑类农药(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量,样品经乙腈萃取后盐析,提取液经PSA和ODS吸附剂加无水硫酸镁净化后,过0.45μm滤膜,直接用HPLC—PD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离测定,外标法定量。采用乙腈/0.02moL/L磷酸缓冲盐(pH值7.4)=28/72体系为流动相,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在苹果、梨、葡萄、香蕉、芒果、桔子等6种水果中杂质干扰少,分离度较好,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最低检出限分别为:多菌灵0.0455mg/kg,噻菌灵0.0421mg/kg,甲基硫菌灵0.0686mg/kg。在添加0.2~1.0mg/kg浓度水平的回收率试验中,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0%~102.4%、87.6%~104.8%和79.6%~112.5%.RSD均在10%以下.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代森锰锌是杨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在杨梅采收前预防杨梅褐斑病和赤衣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实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0.05mg/kg,符合“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NY1500.56.8—2009《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香蕉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1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