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南地区麦田害虫天敌种类及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82年开始,每年固定1~2块麦田,隔3~5天查一次,发现麦田害虫天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瓢虫类、蚜茧蜂类、食蚜蝇类、草蛉类,蜘蛛类等,其中以瓢虫类最多,其次是蚜茧蜂类。1 瓢虫类 冀南地区麦田以七星瓢虫为主,其次有多异瓢虫、异色飘虫、龟纹瓢虫、二星瓢虫等。七星瓢虫在冀南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成虫在小麦基部或土缝中越冬,越冬代成虫2月中旬开始活动,3月底4月上旬为第一代卵发生盛期,3月中旬末至下旬初田间始见幼虫,4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第  相似文献   

2.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德州市麦田天敌昆虫共有70多种,其中对麦田害虫种群影响较大的有中华草蛉、七星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蚜茧蜂等;同时,对麦田主要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作了系统观察,分析了影响天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并对主要天敌昆虫对麦蚜的控制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据郑州地区1984—1991年4月份麦田虫情及气象资料分析,七星瓢虫有效虫态的高峰日与平均气温、麦蚜高峰日呈负相关,发生量与平均气温、百株蚜量呈正相关,而与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小麦生育期等关系不显著。选择七星瓢虫发生高峰日、发生量与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七星瓢虫高峰日和有效虫态发生量的经验预测式,其历史符合率分别为75%和100%。  相似文献   

4.
在麦田对瓢虫消长趋势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从3月上中旬瓢虫在麦田开始出现到麦收期间共有4次发生高峰,以第4次高峰数量最多,瓢虫分布受蚜虫影响,消长趋势与其食料-麦蚜呈正相关。化学药剂对其有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于2007年对云南省丘北县辣椒田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桃蚜、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桃蚜的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平均每株11.3头;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中旬,平均每株虫量3.9头、斜纹夜蛾3.0头。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平均每株虫量七星瓢虫0.82头、异色瓢虫1.3头。由于田间桃蚜种群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秋季辣椒生长期间对桃蚜可不采取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田间应用七星瓢虫防治豌豆修尾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虫态七星瓢虫与不同密度梯度的豌豆修尾蚜3龄若虫,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探究七星瓢虫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3龄若虫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七星瓢虫成虫种内干扰反应和同比例种内干扰反应,以及不同温度和空间大小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七星瓢虫各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不同虫态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效能(a'/Th)从高到低排序为4龄幼虫、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幼虫捕食量随龄期增加而增加,4龄幼虫最高,雌成虫高于雄成虫。七星瓢虫各虫态对豌豆修尾蚜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星瓢虫成虫自身密度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作用影响符合Hassell模型。七星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种内干扰,并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干扰增强,平均捕食量降低。七星瓢虫种内干扰反应的数学模型为E=0.7954P-0.882。在不同空间豌豆修尾蚜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七星瓢虫捕食量随空间增大而减小,表明空间增大影响七星瓢虫搜寻猎物。在光照、湿度等条件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七星瓢虫成虫对豌豆修尾蚜的捕食量增加,超过32℃后则下降,但其在38℃时仍保持较高的捕食能力。【结论】七星瓢虫对豌豆修尾蚜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温度适应性广泛,空间大小对捕食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梨二叉蚜及其天敌类群时空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二叉蚜、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七星瓢虫、蚜茧蜂和蜘蛛种群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其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分布的特点。梨二叉蚜的时空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相关不显著,说明梨二叉蚜的危害较复杂。天敌中食蚜蝇、龟纹瓢虫、蜘蛛、七星瓢虫和卵形异绒螨的时空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与梨二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蚜茧蜂和蜘蛛与梨二叉蚜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卵形异绒螨、食蚜蝇、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与梨二叉蚜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度显著较大。梨二叉蚜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卵形异绒螨>蚜茧蜂>食蚜蝇>蜘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大草蛉。8种天敌当中卵形异绒螨与梨二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关联度都是排在第1位的。本研究结果对于控制梨二叉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前,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还是处于自然利用阶段。如合理的利用瓢虫自然资源,必须研究瓢虫的趋光性和迁飞规律。为此,我所几年来对我区主要食蚜瓢虫的趋光迁飞进行了断续的研究,初报如下:一、安阳地区食蚜瓢虫的种类和迁飞利用时机我区棉田观察到的食蚜瓢虫有七星瓢虫、多异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二星瓢虫。从发生及食蚜量看)以七星瓢虫为主,多异瓢虫和龟纹瓢虫次之,二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在棉田的数量很少.常年棉田在5月上、中旬之间始见瓢  相似文献   

9.
中国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迁飞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是我国植保战线开展生物防治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对七星瓢虫的发生规律,尤其是迁飞问题,还了解得很少。我们从1976年至1979年连续对海滨七星瓢虫的群聚进行了研究,认为七星瓢虫应列为迁飞性昆虫。本文从多方面初步探讨了七星瓢虫的迁飞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是我国常见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为更好评价七星瓢虫在油松林生态系统中的捕食状况,以利于在生产中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观测了七星瓢虫对松林生态系统中油松和荆条上2种蚜虫——松大蚜(Cinara pintabulaeformis)和棉蚜(Aphis gossypii)的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在棉蚜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松大蚜的种群数量时,七星瓢虫明显喜好捕食棉蚜;在松大蚜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棉蚜时,则喜好捕食松大蚜;在2种蚜虫种群数量相近,或者松大蚜种群数量略高于棉蚜时,七星瓢虫仍较喜好捕食棉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漯河小麦和玉米轮作模式下瓢虫科天敌种类,明确优势种及发生消长动态,为保护瓢虫资源及开展生物防治提供数据支撑,试验于2018—2022年选取小麦和玉米轮作田定点开展了瓢虫科天敌资源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和玉米轮作田,漯河本地瓢虫科天敌种类主要有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红环瓢虫为漯河瓢虫科新记录种,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种;不同作物类型、不同年份,优势种不同。由发生动态可知,河南漯河小麦和玉米轮作田瓢虫科天敌有3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上旬、7月和8月下旬至9月下旬,其中第3个高峰期瓢虫数量最多、占监测总虫量的69.20%,高峰日最高百株虫量达336头。麦田瓢虫始见期最早在3月上旬,最晚在4月下旬,玉米收获前玉米植株上尚有大量瓢虫存在。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9年以来麦田天敌和小麦蚜虫的测报调查资料及冬季和3月份、4月上旬的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性强的预报因子, 进一步用二次多项回归建立了麦田总体天敌和七星瓢虫发生高峰日、高峰日发生量、全年发生程度的中长期预测模型,预报期限分别在1个月和20 d左右,通过回测和2001、2002年实际预测检验,模型准确度高,适合淮北麦区麦田天敌的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七星瓢虫和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的成虫和幼虫对不同密度下的桃粉蚜的捕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多异瓢虫成虫和幼虫对桃粉蚜的日捕食量有差异。2种瓢虫的捕食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相互之间存在干扰;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相互间干扰符合hasseⅡ模型。2种瓢虫对桃粉蚜均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该研究对七星瓢虫、多异瓢虫对桃粉蚜的田间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遵照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伟大教导,为寻求本地防治棉蚜的新方法,在学习了河南安阳以瓢虫治蚜的经验基础上,对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类分布、繁殖利用作了初步摸索。一、瓢虫的种类与分布概况: 为了充分利用瓢虫资源,对瓢虫的种类分布及自然变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据调查麻城县分布在麦田、棉田、树木上的瓢虫主要有七星瓢虫、黾纹瓢虫、异色瓢虫(有5种变种  相似文献   

15.
1986~1991年,通过不同年型、不同生态环境试验,塑膜覆盖棉田苗期蚜虫的防治,可不采用杀虫剂拌种;地膜白色反射光可以拒避有翅蚜入田,推迟发生期;蚜虫初发时,利用无视异绒螨抑制棉蚜种群增长;盛发期,依靠麦田七星瓢虫等大敌的自然迁移控制蚜虫。如虫口达到防治指标,可采用氧化乐果涂茎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有机生产方式下桃园害虫和天敌数量变化,2004年在北京平谷区前芮营村有机桃园用性诱剂法和捕虫网法分别调查了3种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和桃潜叶蛾)和4种主要天敌(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小花蝽和草蛉)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3种害虫世代较明显,发生高峰集中;天敌数量逐渐积累,数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红花指管蚜及其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这些昆虫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分布的特点。红花指管蚜的时动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相关显著;天敌中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间小黑蛛和七星瓢虫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蚜茧蜂、大草蛉、龟纹瓢虫、食蚜蝇和七星瓢虫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与红花指管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显著较大。红花指管蚜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关联度: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七星瓢虫>大草蛉>蚜茧蜂>食蚜蝇>小花蝽>八斑球腹蛛>黑襟毛瓢虫>三突花蛛>异色瓢虫。根据天敌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关联度总积分排序结果为:龟纹瓢虫=大草蛉>蚜茧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间小黑蛛>黑襟毛瓢虫>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小花蝽>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8.
<正> 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在我省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以瓢治蚜是棉虫综合防治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七星瓢虫控制棉蚜的危害,我们于1979—1931年对七星瓢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七星瓢虫对棉蚜的捕食作用。用血清学方法测得了棉田中七星瓢虫捕食棉蚜的阳性率 ,并按 F=L· r· n,P=F/D估计了七星瓢虫对棉蚜的日捕食量及棉田中棉蚜的被捕食率  相似文献   

20.
金剑雪  李凤良  程英  秦冠男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117-119,123
为了解室内饲养的抗吡虫啉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stata L.)对蚜虫的捕食能力,将室内饲养的第13代七星瓢虫抗性品系各龄幼虫及雌雄成虫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捕食能力进行了室内测定,并与敏感品系比较。结果表明:七星瓢虫抗性品系各虫态对蚕豆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模型;1、2龄低龄幼虫的捕食量受一定的影响,3龄幼虫的捕食量影响不显著,4龄幼虫、雌雄成虫的捕食量受猎物密度的影响,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与敏感品系间差异不显著,而随着猎物密度的逐渐增加,抗性品系七星瓢虫对猎物的控制能力不及敏感品系,两者间出现显著差异。结论:抗吡虫啉的七星瓢虫对猎物的控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