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姜青枯病,是对生姜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性病害。一旦发生,一般损失率20%~30%,严重时损失可达70%以上,甚至绝收。近几年,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姜青枯病为害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罗平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 栽培防治1.1选地试验表明,罗平小黄姜种植在地势较高、土质疏松的地块,青枯病几乎不会发生。一般情况下,罗平小黄姜种植地块要选择土壤疏松的坡地。1.2 整墒试验表明,罗平小黄姜分墒种植,  相似文献   

2.
罗平小黄姜种植历史悠久,据《罗平县志》记载,罗平小黄姜栽培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的优势产业,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是罗平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云南罗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罗平小黄姜独特的品质。罗平小黄姜具有鲜姜色泽鲜黄,纤维细少,肉质脆嫩,香辣味浓烈醇正;干姜肉厚粉多,姜油含量高,药用价值好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上升,生姜产业从满足简单消费需求的数量型增长向需求细化、精深加工、用途精准的质量型增长转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成为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罗平小黄姜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罗平县继烤烟、油菜之后的又一个支柱型产业。通过对罗平县小黄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发展罗平小黄姜产业应注重地块、姜种的选择及一系列的中耕管理,贮藏加工,从而提高种植罗平小黄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传统产业,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发展受到限制,自1999年以后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黄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罗平县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对罗平小黄姜的科学种植技术要求较迫切,为了满足农民和技术部门种植的需要,对罗平小黄姜种植技术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对莱芜姜、大黄姜、来凤姜、怀姜、沙姜、罗平小黄姜、南姜、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04‰,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仅0.04‰,莱芜姜、沙姜、南姜、怀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集中在0.50‰~3.00‰.沙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0.69‰;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来凤姜、怀姜、南姜、竹根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集中在5.50‰~9.00‰;大黄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低,仅4.34‰左右.生姜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共6种,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仅存在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沙姜中,以组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罗平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现已成为罗平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诸多不利于生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传统习惯、生产方式或措施,导致姜瘟病发生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这些制约因素也日趋显现。为了使罗平小黄姜生产走向优质标准化生产,创建和打造过硬品牌,由罗平县农业局和云南省农科院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南通地区生姜产业发展,经试种研究,对"罗平小黄姜"大棚遮阳网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合理选地、整地施肥、种姜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灌溉与排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以促进该品种在南通地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优化,罗平县小黄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小黄姜4~5月种植,11月后收获,收获后的姜地绝大多数成为空闲地。为了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罗平县农技推广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空闲的姜地上移栽油菜技术。姜地移栽油菜因姜地生育期长,收获迟,季节矛盾大,采用直播苗床进行育苗,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大,苗拥挤成堆,易形成旺长老苗、高脚苗,分枝少,出现早花早苔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罗平县在开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活动中,建成了1个3万亩、3个1万亩、5个0.5万亩的小黄姜种植基地,这些基地支撑了罗平10万亩小黄姜产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抗枯萎病的生姜品种,建立抗病评价体系,为生姜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及抗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5个生姜主产区的主栽品种,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测定枯萎病菌(腐皮镰刀菌)侵染对不同生姜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苷酶(GLU)活性及次生抗菌物质含量、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影响,结合抗病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隶属函数对5个生姜品种幼苗的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山东大姜病情指数最低(4.0)、发病率最低(4%)、发病周期最长(24 d),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罗平小黄姜病情指数最高(45.2)、发病周期最短(7 d),表现抗病性较弱。不同生姜品种幼苗接菌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山东大姜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防御酶(PAL、CHI、GLU)活性和次生抗菌物质(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O2-·、H2O2和MDA含量低于其他品种,而罗平小黄姜呈现相反趋势。主成分分析将12个单项生理生化指标转换为3个独立综合指标,聚类分析将5个生姜品种划分为3类,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5个生姜品种抗病性强弱表现为:山东大姜>凤头姜>竹根姜>贵州黄姜>罗平小黄姜,与人工接种试验中5个品种的发病程度一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D和类黄酮与抗病性综合评价值(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5个生姜品种中山东大姜抗病性最强,罗平小黄姜抗病性最弱;SOD和类黄酮可作为生姜枯萎病抗性鉴定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岳西小黄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不断增加。由于种植效益良好,小黄姜产业已成为促进安徽省岳西县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之一,产业发展与岳西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小黄姜产业的逐步发展,姜瘟病的发生使岳西能种植小黄姜的土地逐年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使得小黄姜价格不稳定,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使得小黄姜销售渠道不畅,加工不足使得产业发展链条短等问题成为制约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实际在政策、加工、品牌建设、销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为岳西小黄姜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潞西市勐嘎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从广西靖西县引进台湾大肉姜品种,当年在该镇勐稳村旱地上试种1334m^2,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2006年潞西市科技局把台湾大肉姜项目作为勐稳村“一村一品”的特色项目加于扶持,当年试种面积扩大到1.67hm^2,每公顷产量54t,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本地黄姜、青姜品种50%。2007年该村台湾大肉姜种植面积达4hm。^2,由于管理规范,长势普遍良好,7月下旬嫩姜初上市,销路较好,基地批发价为3元/kg。  相似文献   

14.
罗平小黄姜是当地一大优势产业,对罗平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罗平县小黄姜发展的基础上,从选种及种子处理、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探讨罗平小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罗平小黄姜产业的发展和其他地区小黄姜的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罗平小黄姜是在当地“有天无日头”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传统产业。“罗平小黄姜”以其肉质嫩、纤维少、色泽鲜黄、辣味足、香味浓的特色而享誉海内外,其加工制作的姜块曾获国家外经贸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东欧、日本、美国、中东及东南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生姜苗期形态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生姜耐涝机理研究及抗涝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生姜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山东大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贵州小黄姜、凤头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TR),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淹水胁迫下各生姜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生姜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 SOD和POD活性在竹根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 CAT活性在山东大姜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 PAL活性在竹根姜和凤头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淹水后5个品种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升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5个品种生姜的耐涝性排序依次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综合评价值 (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茎粗与D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姜通过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抵御氧化损伤。5个品种中山东大姜耐涝性最强,竹根姜耐涝性最差。株高、茎粗和叶片MDA含量可作为生姜耐涝品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罗平小黄姜栽培技术,包括选种与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小黄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世辉 《新农村》2009,(4):11-11
云南省罗平县板桥镇田坝村姜农陈荣笔最近高兴地对笔者说:“按标准种姜的效果就是不一样,往年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从来没有超过1500千克,现在按标准种姜亩产达到了2620千克。”据曲靖市农业局派员实测,按“罗平小黄姜”地方标准种植的万亩生姜地平均亩产达到2047.5千克,远高出预计亩产1600千克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水城小黄姜高产栽培与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7,(5):48-49
水城县自古盛产小黄姜,当地种姜历史悠久,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当地小黄姜色泽漂亮、姜味浓郁、姜油丰富,深受市场喜爱。现就当地独特的小黄姜种植、贮存技术做简单介绍,希望为广大农户种植和储藏小黄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用罗平小黄姜,在罗平适宜区设不同栽培密度(120000~210000塘/hm2)对小黄姜分枝数、株高、单塘重、产量等影响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180000塘/hm2,产量可达49590kg/hm2,分枝数为10.8枝/塘,群体高度为85.3cm,单塘鲜姜重为300g/塘;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