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接种 EIAV 阿根廷毒株的10匹马进行了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和病毒抗原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阿根廷毒马出现黄染,出血素质、实质脏器肿大与渐进性坏死,胸腺萎缩、出血与水肿,股骨红髓区扩大与稀薄,铁逆转,淋巴样细胞反应,网内系活化与增生,免疫器官中的巨噬细胞及肝脏的库氏细胞有病毒抗原存在等 EIA 共有的证病性病理变化。同时,在接种阿根廷毒的马也观察到出血性素质变化不十分严重;脏器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十分明显,而体表淋巴结不明显;85%病例髋结节区出现褥疮样皮下缺损;80%病例各器官,尤其脏器淋巴结髓质区、门区小梁动脉内皮下层显著水肿,甚至闭锁管腔,动脉周围大面积结缔组织增生,水肿;在肾脏,90%病例弓状动脉周围大面积增生,水肿的结缔组织附近尚见有贫血梗死样的大灶性细尿管坏死;部分小动脉,尤其内皮下水肿不明显的小动脉内皮细胞胞浆中有病毒抗原存在。这些特殊的病理变化是辽毒,wyoming 毒或云南毒接种马未曾观察到的。本文就这些共性和特殊性病变产生的原因,引起的结果,及其与防制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接种EIAV阿根廷毒株的10匹马进行了病理解剖,病理组织和病毒抗原分布的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阿根廷毒马出现黄染,出血素质,裨脏器肿大与渐进性坏死,胸腺萎缩,出血与水肿,股骨红髓区扩大与稀薄,铁逆转,淋巴样细胞反应,网内系活与增生,免疫器官中的巨噬细胞及肝脏的库氏细胞有病毒抗原存在等EA共有的证病性病理变化,同时,在接种阿根廷毒的马也观察到出血性素质变化不十分严重;脏器淋巴结肿大,出血,水肿十分明 相似文献
3.
4.
本试验观察了4匹马传贫云南强毒接种马和13匹用云南强毒攻击的弱毒苗接种马的形态学改变。4匹强毒马均出现急性型马传贫病理变化,但免疫器官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坏死程度远不及我国辽毒急性型传贫马那样严重。甚至较美同Wyoming株毒也差。13匹接种弱毒苗的攻毒马形态学有三种类型变化。第一类型具有铁逆转,组织球,淋巴样细胞反应和网内系增生等较典型的马传贫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少,且变性,坏死。第二种类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铁反应增强,脾铁反应明显增生。第三种类型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依此衡量,10~(-3)lml攻毒试验马中出现Ⅰ型变化的占4/7,显然弱毒苗保护效果不够理想。10~(-4)2ml攻毒马Ⅰ、Ⅱ型变化的占5/6,表明我国研制的弱毒苗对云南毒有预防作用,可用于云南马传贫防制工作。但其中Ⅱ型变化的占3/5,Ⅲ型变化在各弱毒接种马中仅占1/3,比辽毒和Wyoming株毒攻击的弱毒接种马出现Ⅲ型反应的比数均低,结果很不一致。显然云南分离到的马传贫强毒接种马的病理变化及再攻毒马形态学改变与辽寝和Wyoming株毒有差异。本试验对这种差异进行了讨论,认为云南马传贫毒可能是又一个毒株。 相似文献
5.
26例马传贫(EIA)琼扩阳性马,按其病理过程和表现,12例为慢性活动型,14例为慢性静止型。前者是在慢性病理过程中兼有亚急性型的病变,即可见粘膜和浆膜有新、旧出血点混在,实质器官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全身结缔组织增生以及铁代谢障碍等,此外,淋巴器官亦见有不同程度的病损变化。后者出血性素质不如前者明显,且实质器官病变轻微,仅有轻度铁反应和细胞反应,但结缔组织增生严重,淋巴器官接近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7.
选接种马传贫弱毒疫苗并经强毒攻击后有三种形态学类型马各二匹,对其脾脏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其中Ⅱ、Ⅲ型马脾内以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为主,且与单核-巨噬细胞构成“免疫岛”;而Ⅰ型马脾内免疫活性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变性、坏死性病变为主.从而进一步证实是T、B 和单核-巨噬细胞三种细胞协同免疫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9.
10.
接种马传贫疫苗地区琼扩阳性、班点试验阴性4匹马.属慢性活动型传贫马;其生物学试验的8匹马,一匹呈现急性型传贫的病理变化,一匹为亚急性型传贫病理变化,5匹为慢性活动型传贫病理变化,一匹为慢性静止型传贫病理变化.斑点试验阳性、琼扩试验阴性的2匹马.无传贫病理变化.为Ⅱ型免疫马;其生物学试验的2匹马亦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1.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属于逆转路病毒科满病毒亚科成员之一,它可在马体内建立持续感染,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病毒血症为特征的一系列表现,由于病毒独特,临床症状复杂,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马传贫弱毒苗马22匹,分别在注苗后2、3、6个月用马传贫强毒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病理学与免疫形态学联合检查表明,攻毒马有三种类型形态学改变:第Ⅰ种有较典型马传贫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减少,且变性、坏死;第Ⅱ种类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第Ⅲ种类型马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据此查明2个月攻毒马1匹,出现第Ⅰ种类型形态学改变,3个月攻毒马80%以上呈现Ⅱ、Ⅲ类型反应,与疫苗皮下注苗6个月再攻毒效果相仿,表明穴位注苗具有缩短免疫发生时间的效果。但穴位注射6个月攻毒的马出现Ⅰ型,变化例数较多(33%),病理变化较明显,免疫反应有下降趋势,本文对这种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14.
穴位注射马传贫弱毒苗马22匹,分别在注苗后2、3、6个月用马传贫强毒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病理学与免疫形态学联合检查表明,攻毒马有三种类型形态学改变;第I种有较典型马传贫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减少,且变性,坏死,第Ⅱ种类型无马传贫规律病理变化,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第Ⅲ种类型马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据此查明2个月攻毒马1匹,出现第I种类型形态学改变,3个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90年6月下旬,黑龙江省某国营种畜场从外地购入93匹种马后突然发生了马传贫。疫情发生后,我们应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马传贫强、弱毒鉴别诊断法进行检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及时扑灭了疫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试验对46例马传贫白细胞弱毒接种后3~55个月的马用中国马传贫强毒辽系和美国马传贫强毒Wyoming株攻击,攻击3个月后迫杀,经剖检、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和比较,基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形态学改变:Ⅰ型有典型的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减少,其变性、坏死程度较强毒攻击对照马略轻;Ⅱ型无马传贫规律性病变,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增殖,但肝内有铁反应;Ⅲ型无马传贫病理性损伤,免疫系统明显活化、增殖。疫苗接种马经两强毒株攻击后出现各型变化的马匹比例数有一定差异,但80%以上疫苗接种后强毒攻击的马均呈Ⅱ、Ⅲ型形态学改变,即这些马均处于免疫状态,从而对攻毒马建立了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形态学相结合的检测手段。此外,本研究也提出了马传贫白细胞苗的免疫持续期可长达3年以上的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