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高接换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高接换优园的选择苹果高接换优最好选择3~4年生未结果树或8~10年生以下的初果树,这样的果园高接后树冠恢复快,收益时间长,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
1998年,黄岩区高接换种柑桔达400hln,lop年观察,多数高接树长势良好,但也有部分高接树成活后到第2年逐渐死亡。为此,笔者选择较为典型的城关镇药山村与高桥乡埠头村两片高接死树进行调查,以澄江镇凤洋村高接成活树为对照。高接时间均为lops年3月上旬,其中药山村为20年生侵桔改接本地早,共7269株,lop年死亡1955株;埠头村为20年生中熟温州蜜柑高接持早熟市文温州蜜柑,共1100株,死亡920株;凤洋村为10年生侵桔改接本地早,共500株,无死亡株。1死树症状lops年春季高接的高接树当时成活率较高,因每接口均留有春夏二次梢,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3.
柑橘高接换种是改劣换优,迅速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橘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高接树需要一年嫁接,二年至三年恢复树冠,三年至四年才能恢复正常产量。为达到一年嫁接,二年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在柑橘主产区涌泉镇大岙村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高接树坐落在朝东北的山脚坡地,接前  相似文献   

4.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是在小干径(〈3cm)幼龄树、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上高接操作难度大。近两年,笔者借鉴山东、河南的核桃高接经验,总结出一套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活率高的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对核桃产业的支持,我县核桃产业也进入大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我县核桃栽培面积已达5666.7hm2,但其中大部分为低产树,高接换优是改造低产树的有效途径。与其他果树相比,核桃嫁接的难度较大,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嫁接成活率。我们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认为影响核桃高接成活率的主导因素和技术如下。1影响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实生核桃高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  李华 《落叶果树》2002,34(1):11-11
实生核桃树多数结果晚、产t低、品质差,商品价值低.为此,我们于1997年春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四果园及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对123株实生树进行了高接换优试验.被改接树为7,9,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接德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丰辉、香玲、普光等品种的一年生健壮发育枝.  相似文献   

7.
辛国  张进德  林云 《果农之友》2007,(11):27-27,33
核桃高接换优是快速提高低产劣质核桃树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最有效技术措施,近年来全国核桃产区均在大力推广.目前各地仍主要采用包土保湿高接技术,该技术操作繁琐,工效低,尤其对小干径(<3厘米)幼龄树、大树多头高接及平斜枝高接操作难度大.因此,笔者近两年来借鉴山东和河南等地的核桃高接经验,通过多次试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核桃高接换优简易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工效高,高接成活率在90%以上.现作一介绍,供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1高接换优的条件 我国核桃低产树多分布于山区、丘陵的梯田、地埂及堰边,多为核桃与粮食作物间作模式。必须符合一定的树体和立地条件方可进行高接改优。  相似文献   

9.
吴大江 《西南园艺》2000,28(3):27-28
我所1993~1999年对树龄3~15年的猕猴桃结果树进行高接换优,实现了“一年改接,二年见效益”。1高接技术1.1高接换头时期以冬季(1月初至2月初)改接为主,夏季(6月中旬至7月中旬)补接为辅。冬季以劈接为主,辅以单芽切接;夏季以单芽切接为主,单芽腹接为辅。1.2高接方式 一次性多头高接对所有校组一次性落头更新优良品种。该法能迅速、彻底地更新品种,有利于接穗的成活生长和树冠恢复,主要适用于3~5年生幼龄结果树。 渐进式更新换头:分2~3年逐步完成全部校组的品种更新。先更新结果量较小,或生长势较…  相似文献   

10.
核桃低产树换优改造是快速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核桃产量质量,尽快实现良种规模化栽培的重要途径。一般高接换优后第2年可恢复树冠,第3年可以丰产,发展核桃高接换优是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加快农民致富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多年工作体验,从核桃高接换优的适用条件、品种选择、嫁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等方面做了简要论述,以期为核桃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高接树准备 1 5年生以下健壮的温州蜜柑树都可高接换种.换种的前一年,加强果园管理;加重修剪,疏除细弱枝、荫蔽枝,回缩下垂枝、外延枝;缺枝部位利用夏秋梢及时补空.  相似文献   

12.
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云华  章一平 《浙江柑橘》1999,16(4):32-32,28
乐清市杨梅种植面积达1300余hm2,总产量6500余t,仅次于柑桔。由于大多数是本地的水梅、刺梅品种,产量低、品质欠佳,成熟期集中,易落果,经济效益低下。为此,我们于1996年春季,对8年生的本地杨梅进行高接换种试验,1998年开始投产,现将有关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高接树的选择一般选择幼龄树比较好,而老龄树成活率较低,恢复树冠较慢。对被接树分两年进行为好,第一年选择该树的东南方向的骨干技,基部粗度为2~3cm的枝条进行高接。一般采取“五校接二,三枝接一”的原则,并对周围枝条进行保留修剪。保证受接枝条阳光充足、通风。第二…  相似文献   

13.
由于前几年退耕还林工程所栽核桃实生苗面积占到退耕还林总面积的60%以上,而栽植实生核桃,品种变异大,良莠不齐,结果迟,效益极低,面临毁树复耕、破坏退耕还林成果之危险.为此需要对核桃实生树进行高接换优.  相似文献   

14.
<正>核桃树高接换优是改造低产幼树的主要途径,目前各核桃产区普遍采用。近年来我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2006年我们在商州区陈塬办事处上河村高接4500株,成活率达到95.5%,果农十分满意。现就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和接后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高接前准备1.1中间砧选择应选择立地条件较好,树势生长健壮,具有明显主干或主枝,无病虫害,树龄为4~15年生的普通低产核桃树。  相似文献   

15.
去冬今春,有许多高接换优苹果树树干干枯死亡,剖开树根,有些已经霉烂。后经我们对多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树龄、不同品种的详细调查分析,认为死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树龄越大,接点越少,接后成活率越低。经调查,5年生以下的树高接,成活率几乎100%。10年生以上大树,高接后成活率很低。有些高接后接穗成活,生长中途,特别是伏天枝叶大量干枯。有些大树高接后当年成活,但二三年后一结果就死,高接5年后,保存下来的树达不到70%。有人高接时怕麻烦留一层主枝后拦腰砍断,接五、六个接头,接点太少,死树多。  相似文献   

16.
费县许家崖从1997年春对万亩梨树分期分批进行改劣换优,改接成活后,逐年有整株死亡的。2001年春,我们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做了高接换头试验,以便找出死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多头高接换种的原则:高接换种与树形改造相结合对原有品种高接换种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树形结构要求,选留好树体骨架,选择好高接部位和位点。骨干枝留量要适中,十年生以下树以7~8个为宜,多余枝应一次疏除。高接时避免接位过低,留枝过少,应彻底纠正传统的“大抹头”高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仙春 《浙江柑橘》2005,22(3):23-24
柑橘高接换种技术在生产上已得到一定的推广,但各地在具体应用中大多只停留于对平原柑橘上的初生树或青壮年树进行高接,而对进入大龄的柑橘(树龄一般在25年以上),由于其树体本身的生长活力趋缓,嫁接成功的概率不大.2004年,我们对黄岩区澄江街道石柜岙里村的5.5hm2山坡地上的大龄槾橘进行了高接换种,全部嫁接为优质本地早品种.从目前长势情况分析,该片高接园与一般高接树相比,未见大的差异.为能给各地在调整柑橘品种结构时提供参考,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对多年生品质差、产量低的核桃树,在嫁接前按要求只留一个主干,把主干上的枝条全部疏除,待新枝长出后应用方块芽接方法进行嫁接及接后管理的一系列技术,称为核桃树净干芽接高接换优技术。对于现有5~10年生的低产树改良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以往的枝接高接换优技术,这项技术使适宜嫁接改良的核桃树龄大大提前,且操作简单、省工,成活率可  相似文献   

20.
秋季高温多湿,是柑桔树的旺盛生长期,对其劣杂低产树进行高接换种,其成活率高,恢复树势快,是更新发展优质柑桔行之有效的办法。其技术如下: 一、高接换种的对象。对实生树和嫁接劣变树,凡树龄在30年生以下,其根系、主干及大枝无腐烂、无虫孔且生长健壮的树都可进行高接换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