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洪梅 《福建茶叶》2016,(8):154-155
茶叶包装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形象,而茶叶包装的视觉传播效果则与茶叶的销量密切相关。本文以茶叶包装的视觉传播特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茶叶包装设计与视觉传播进行概述,厘清茶叶包装视觉设计的实质与茶叶包装的视觉传播功能。之后,分析茶叶包装在视觉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着眼点找到影响茶叶包装视觉传播的因素。最后,依据影响茶叶包装视觉传播的因素,归纳出茶叶包装的视觉传播特点,为茶叶包装设计及其视觉传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的目的在于了解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基本影响,找到提高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水平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整体影响,分析了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提出茶叶出口贸易规避汇率影响的举措如下:提高出口茶叶附加值,以技术对抗汇率变动的影响;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3.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茶叶品牌对茶叶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故而其不可能对茶叶价格的制定产生决定作用。作为茶叶市场价格制定的重要影响因子,茶叶品牌为茶叶产品销售划分更有针对性的细分市场,且帮助其形成高价茶叶细分市场,通过引领茶叶市场出现更多高附加值茶叶产品和培养茶叶市场的消费受众,来推动市场上茶叶价格推升,另外茶叶品牌对茶叶市场价格的长期稳定具有保护作用。本文主要探析茶叶品牌对茶叶价格制定的影响和作用,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叶苦涩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汤中较重的苦涩味会影响茶叶品饮体验,但茶叶中苦涩味生化物质对形成茶汤风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碱、茶皂素、多酚类等茶叶物质含量的变化均会影响茶叶苦涩味的形成。本文对影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生产与加工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龚平 《福建茶叶》2016,(7):51-52
茶叶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虽然茶叶的贸易和销售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茶叶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还是在21世纪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也不断变化,从而深刻地影响着茶叶的销售结构。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消费者消费心理因素对茶叶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影响茶叶销售的各类消费心理,结合茶叶营销的实际情况,对茶叶销售的销售策略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依据,以期为茶叶销售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的进出口产品日益增多,对于茶叶种类的翻译研究也逐渐增多,其涉及到语言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的翻译研究。本文是从语言态度理论的角度来对茶叶种类翻译的分析研究,看其是否影响到消费者对于茶叶各种类的态度,以及在茶叶种类进行翻译时是否应该斟酌一下语言自身的影响,以此来确定语言是不是真的影响到消费者对于茶叶种类翻译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二、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我国茶叶工作者很早就注意到茶叶品质与茶叶生化成分的关系,并开展了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除了进行各茶类品质影响成分的大量常规分析和品质因子探讨外,研究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1.茶叶品质理化审评的研究用理化审评替代感官审评是国内外茶叶工作者多年的宿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个别茶类存在氟含量超标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研究茶叶中氟超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茶叶氟含量现状、茶树吸氟耐氟机制、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因素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控氟、降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叶消费大国,保证茶叶种植稳定发展是茶叶持续性供应的基础,然而由于农业种植的不确定性,茶叶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茶叶产量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茶叶种植保险能有效转移种植茶叶的不确定性风险,被认为是转嫁干旱、虫灾、霜冻等自然灾害对茶叶种植生产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基于南京市周边茶农调查数据,分析影响该地区茶农购买茶叶种植保险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茶叶种植保险覆盖率的不断增加提供相关实证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不仅降低茶叶水分,便于贮藏;合理的干燥技术还可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不同干燥技术对茶叶风味成分有明显影响,成茶品质各有千秋。本文在述评不同干燥技术对不同茶类产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开展干燥技术对茶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品质优异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1.
方差分析是茶叶实验数据分析处理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如茶树栽培中研究几种不同生产措施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比较几种不同化肥或农药的施用效果;茶叶加工中研究几种不同生产工艺对制茶品质的影响,比较各种工艺参数的不同控制对制茶的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茶叶化学中研讨某一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分析精度;茶叶机械研究中各种同类茶机的性能比较等。在所有这些实验研究中均可采用方差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姜友雪 《茶叶》2013,39(3):146-148,152
为了研究当前哪些因素影响城市居民茶叶消费行为,为茶产业产学研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采纳城市居民茶叶消费行为的调查数据,使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3.1,运用线性模型,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月总收入、家庭人口数、饮茶年份与消费者的茶叶消费支出成正相关,教育水平与茶叶消费支出成负相关,收入是影响茶叶消费支出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512β824个样本数据,对中国茶叶消费做了系统全面的描述和统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茶叶消费者进行分类,使用OLS模型分别分析影响消费者饮茶习惯、茶叶消费者饮茶频率、每日饮茶数量和杯数的相关因素。研究显示,家庭收入和饮茶历史对茶叶消费者的饮茶频率、每日饮茶杯数和茶叶消费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与中国消费者饮茶习惯呈显著负相关,与饮茶者消费频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与重度茶叶消费者每日饮茶量和每日饮茶杯数呈现负相关,采用每日饮茶杯数分析茶叶消费行为,会导致结论存在较大偏差。对今后中国茶叶消费的研究,提出要对消费者进行分类,并以每日茶叶消费量来取代饮茶杯数,并同时提出今后开发茶叶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付磊  孙桐  方实明 《茶叶通讯》2021,48(1):153-160
茶叶经营规模的扩张是我省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第一步,为分析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影响因素,利用我省497份茶叶经营户茶园规模扩张情况、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组织情况以及外部坏境等情况的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影响我省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茶叶机械化的发展、是否注册申请茶叶家庭农...  相似文献   

15.
茶叶陈化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茶叶在贮运过程中受外界条件(如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的影响,内含物极易发生氧化,使品质下降。探讨茶叶陈化变质机理,研究保鲜技术延长茶叶保质期,保持茶叶色、香、味,以体现茶叶的商品价值,近年来茶叶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1茶叶陈化机理1....  相似文献   

16.
物流建设在茶叶的运输和销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茶叶自身的产品和质量与运输的环境和时间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一旦在运输中没有进行详细的管理就会损伤茶叶自身的质量,降低茶叶的销售价格,不利于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针对茶叶运输中受到物流影响产生的情况和解决措施的制定,进而能够在日后的茶叶运输中进行关注和研究,降低物流对于茶叶品质的影响,提升茶叶销售领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茶叶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色素是存在于茶鲜叶和成品茶中的一类有色物质,对茶叶风味品质的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茶叶色素的分类、形成、分析测定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茶叶色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鲁茶"经济复苏的今天,需要我们在理性认知茶叶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实质性价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联动发展影响的整体背景,及时调整和优化茶叶电子商务经营机制,从而实现山东茶叶产业的结构转型与发展优化。本文拟从茶叶电子商务发展背景及山东茶叶产业状况认知入手,并且着重结合山东地区的相关状况,结合茶叶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发展影响研究,从而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下的茶叶电子商务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丁艳风  赵燕 《福建茶叶》2016,(11):365-366
施肥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合理的进行施肥,不但可以改善园区的土壤质地,还能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为对茶叶进行合理的施肥,需要考虑种种来自环境的因素。本文通过阐述数学建模和茶叶施肥的关系,以茶叶施肥的问题为依据,结合了数学建模在茶叶施肥上的优势,重点分析数学建模在对茶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考察了肥料管理、改良土质、高效种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数学建模在茶叶施肥中面向信息化、趋于合理化、集合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这为研究茶叶施肥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冲泡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的化学品质是茶叶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冲泡而在茶叶的色、香、味上体现出来的,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冲泡条件对茶叶化学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等的浸出效应,上述成分大多反映茶叶的滋味,而有关冲泡对茶叶香气的影响目前还很少见报道。本试验模拟日常饮茶方式,用气相色谱法着重探讨冲泡次数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