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全国每年繁育桑蚕原种近30万张,桑蚕原种的质量状况不仅关系到原种本身,而且与1500多万张一代杂交种的质量高低、蚕农收入的多少和原料茧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制订桑蚕原种标准对提高桑蚕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桑蚕原种>(GBl9179-2003)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GB/T19178-2003)于2003年6月4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农业部颁布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和NY/T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并于1998年5月起实施。统一了蚕种质量标准,对促进我国蚕种质量的提高,防止不合格蚕种流入市场,保护广大蚕农的利益,稳定蚕桑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统一质量标准,有利于各省、蚕种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桑蚕一代杂交种》和《桑蚕一代杂  相似文献   

3.
<正>1蚕种质量的标准化进程1.1标准化是市场化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蚕种业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只不过在时间上稍滞后一些而已。因此随着我省与全国其它蚕业省份的交往不断增加特别是蚕种的往来和出口,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国家标准桑蚕原种GB19179-2003经过多年的努力在2003年6月发布,12月开始实施,同时发布了桑蚕原种检验规程GB/T19178-2003。  相似文献   

4.
黄自然 《广东蚕业》2005,39(3):8-11
1997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蚕种行业标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和NY/T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定于1998年5月1日实施。同时建立了农业部蚕丝产业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标志着我国蚕种质量管理工作上了—个新台阶。1987年,广东省丝绸公司公布广东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方法及细则,十多年来坚持执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涛 《中国蚕业》2001,22(4):36-38
家蚕杂交种繁育过程中杂交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质量.由农业部颁布的<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和<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2个农业行业标准(1998年5月1日起实施)中,杂交率作为必检项目;并且标准规定,所有类别的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95%以上为合格,低于规定指标为不合格.近几年,各省(市)蚕种主管部门在狠抓蚕种质量中都加强了对杂交率的检验,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就杂交率的检验技术作试验,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7年农业部颁布了NY 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和NY/T 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农业行业标准,1998年起农业部委托其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镇江)每年对我国蚕桑主产省、区蚕种质量抽查一次,在配合对我省抽查工作的同时,省丝绸(集团)公司蚕业产品检验中心继续每年一次  相似文献   

7.
吴冰 《四川蚕业》2005,33(4):3-7
2005年四川省蚕种生产中开始执行《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和《蚕桑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这两个行业标准。笔对照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193—94《蚕种检验规程》和DB51/192—94《蚕种质量》在标准上的差异和生产、检验工作中的差异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8.
母蛾第一、二样本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病蛾率合格的蚕种--按批病蛾率小于0.5%、置信度大于98.5%,根据批量(母蛾数)对应的检验第一样本量(母蛾集团数)和允许的病蛾集团数,若第一样本检出的病蛾集团数不大于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1则判定该批蚕种合格;若第一样本检出的病蛾集团数大于第一、第二样本累计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2则可判为不合格;若介于C1与C2两者之间则需检第二样本--且第一、第二样本检出病蛾集团数之和不大于其允许的病蛾集团数C2则判为合格,反之则为不合格.  相似文献   

9.
李掌林 《中国蚕业》2003,24(2):43-46
1997年颁发的《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散卵种)的病蛾率参数——“病蛾率小于0.5%、判别信赖度大于98.5%(风险率小于1.5%)”。笔者以为,深刻理解桑蚕一代杂交种病蛾率质量标准的正确含义,事关执行质量标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一代杂交种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方法由四川绵阳丝绸公司叶永林于1992年首先提出。四川、江苏等省因农村蚕茧生产微粒子病流行而陆续开展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作为母蛾微粒子病检疫的补充和监督,对蚕种微粒子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农业部1997年发布的部颁标准NY/T 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把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列为备检项目。  相似文献   

11.
骆文  罗海信  何东 《四川蚕业》2005,33(1):13-15
蚕种成品微粒子病检疫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使用蚕种的质量。农业行业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对成品微粒子病病卵率指标及检疫方法作了具体规定。我省通过开展蚕种成品检疫工作,有效地控制了家蚕微粒子病对蚕桑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大凡商品都关注或注重包装及标识。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作为商品,也应按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包装及应有的标识。对此《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均作了规定,且杂交种的包装和标识工作已经和正在实施。但杂交种成品卵的标识工作尚有不小的差距,主要是信息量不足和规范性不够。  相似文献   

13.
马露芸  冯拥军  张学清  吴钢 《四川蚕业》2009,37(4):52-52,56
<正>在2009年春季杂交率检验中,我们发现一个异常情况:某蚕种场2008年春制越年春用蚕种871×872的一个批次,按照《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抽样、催青、收蚁、饲养至4龄第3天进行杂交率调查,样本蚕出现普通斑蚕(花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192-94蚕种质量》和农业部部颁农业行业标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规定,普通蚕种(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指标合格判定标准为≥95%。四川省从1996年开始,由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组织,对全省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越年普通蚕种实施了杂交率的抽样检验,凡是杂交率低于95%的蚕种,  相似文献   

15.
国家农业部颁布的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关于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抽样规定和不合格判定标准存在一些数据错误,本文提出了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16.
苏林 《广西蚕业》2020,(1):13-13
为切实维护蚕桑行业农民及桑蚕种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受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委托,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于2020年3月10—11日在广西开展2020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因受疫情影响,2019年秋制和2020年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监督抽查工作由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统筹委托各蚕种冷库所在地蚕业站(经作站)办理,桑蚕原种由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在南宁监督抽查。共抽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家蚕原种2个批段,河池市蚕种场、河池市宜州区蚕种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柳城县六源蚕种有限公司、东兰县东巴凤蚕种有限公司、柳州市蚕种场、广西象州华佳蚕种场有限公司7个蚕种场桑蚕一代杂交种13个批段。  相似文献   

17.
<正>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流标志,代表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蚕业生产标准化工作起步相对较晚,1997年农业部发布了《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和《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标准。1999年,江苏省发布并实施了《桑蚕茧(鲜茧)分级及标准方法》,2000年江苏省发布了桑蚕茧生产的一系列标准。在蚕种生产技术标准化方面,国家和省一直是空白。我们于1998年开始,围绕蚕种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抓住生产薄弱环节,主攻生产技术难点,改革生产责任制,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蚕种生产技术规范。按标准化建设的要求,2002年我们组织制定了《桑蚕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多年蚕种生产,现将有关蚕种质量问题分析如下,以便蚕农对蚕种质量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蚕种质量标准及检验农业部关于一代杂交蚕种质量出台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一代杂交蚕种毒率≤0·5%,良卵率≥97%,杂交率≥95%,孵化率(两日孵化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试验调查,剖析《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NY/T327—1997)附录A——母蛾微粒子病检疫的两个抽样装盒规定与合格标准(表A1和表A2)的各自特点;通过对广西、广东两省现行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方法进行总结,提出散卵种和平附种两种制种形式都可以对表A1或表A2的抽样装盒规定与合格标准任选其一进行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疫。  相似文献   

20.
家蚕杂交率检验比对试验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在江苏省已实施10年。1997年部颁的《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行业质量标准将其作为必检指标。多年来,江苏省由于坚持了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工作,这对提高全省一代种的杂交率水平,从而全面提升蚕种的综合质量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杂交率检验及其指标作为部颁的强制性标准,一代种的杂交率情况更为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和蚕农所重视。就总体而言,一代种的杂交率检验的做法应予肯定。然在此过程中,不少专家、技术人员也先后对杂交率检验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笔者结合2002年春本所实施的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的比对试验情况,就杂交率检验的样本问题作些分析,以求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