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产地检疫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力保障,只有搞好这一基础性检疫,才能真正实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使各种动物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1提高对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的认识1.1开展产地检疫对动物实施的检疫必须是在动物离开饲养地之前,而不是在集市或流通环节或屠宰场点,这要求把检疫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市场检疫转移到全面开展产地检疫上来。广大动物防疫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工作力度,真正实现农业部提出的“检疫工作向基层转移,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  相似文献   

2.
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检疫工作,是其他各项检疫工作的基础,在整个动物防疫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督查,更是动物疫病及时得到控制和扑灭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商品流通日益频繁,动物疫病的传播对畜牧业生产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大,为及时发现疫源,防止疫病的传播,必须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工作,切实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扩散,防止携带病毒和细菌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针对如何搞好产地检疫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明确产地检疫的指导思想只有将政策,方针了解透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兽医工作网络化的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要,动物产地检疫及检疫电子出证工作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因此,为了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将电子出证工作做好。1动物产地检疫及检疫电子出证工作的意义1.1动物产地检疫意义为了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及人员的生命健康,减少公共卫生危害,只有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不使疫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才能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使动物和动物产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开展产地检疫可以及早切断传播途径,在最早时间内把动物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程度减少动物疫病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产地检疫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和人类肉食品是否安全. 1 产地检疫的范畴 1.1 自宰自食动物产地检疫 因自宰自食动物没有离开饲养地,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目前,没有实施此类动物的产地检疫(但必须经屠宰检疫).  相似文献   

5.
早在1988年农业部就提出牲畜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要向基层转移的战略。1996年在四川乐山召开的全国畜禽防检疫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农业部再次强调要在2-3年内将检疫工作从市场、交通等领域撤出而全面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99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称《动物防疫法》)又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这不仅是科学地防止动物疫病流行,有效控制疫病蔓延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菜蓝子”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牲畜及其产品实施产地检疫…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产地检疫是指畜禽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地前进行的检疫,通过产地检疫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染疫畜禽,最大限度地控制畜禽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所面临的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防控形势严峻,因此,产地检疫工作能否到位,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产地检疫的意义1.1通过产地检疫,有效控制动物疫病扩散。检  相似文献   

7.
产地检疫是指对于出栏的畜禽,无论用途、去向如何,都必须通过动物防(检)疫监督机构派人到场、到户进行检疫,经过检疫合格后,签发《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方可流通。只有把产地检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并排除重大疫病隐患。因此说,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一项深入基层、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产地检疫是对境内饲养的动物在离开动物饲养生产地或屠宰之前实施的检疫,必须到场到饲养户进行检疫;产地检疫是一项基层工作,是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的基础。因此实施搞好产地检疫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动物疫病进入流通领域,保  相似文献   

9.
动物有关产地检疫指的是动物在进行出售之前,由养殖者向当地的相应动物机构进行提前申请检疫,在这之后,再由兽医实施相应的检疫程序。与此同时,产地检疫不但能及时发现动物中发生的疫病,还能有效控制疫病的蔓延,从而在源头上对疫病进行控制。另外,产地检疫作为一项基础性质的工作,也是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中最核心部分。1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程序1.1报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指出,运  相似文献   

10.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离产地前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的产地检疫,同时还应包括检疫过程中的消毒措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也是预防消灭动物疫病,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决定了此项工作必须贯彻防预为主的方针,检疫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动物进入流通之前,也就是放在生产饲养环节.几年来,我区报检管理体制很快走上正轨,但大部分站的产地检疫工作仍未得以加强,甚至有滑坡趋势,现将加强全区产地检疫工作的问题及建议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动物疫病的复杂多变,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项工作对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广大民众的健康以及预防与控制动物疫病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国家将越来越重视产地检疫。1产地检疫的意义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离产地前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  相似文献   

12.
动物产地检疫是对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环节,是将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最大限度减少动物疫病传播和危害的关键措施。结合澜沧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际,对产地检疫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阐述,同时提出了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3.
动物产地检疫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的关键,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保证动物产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前提保障。为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我们在传统产地检疫模式基础上,根据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国家有关政策和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当前产地检疫工作的六种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1强化规模饲养场的管理促进产地检疫对规模养殖场实行专户专帐、定人定岗、定期  相似文献   

14.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在出栏、屠宰或者运输前,官方兽医人员根据货主的申报请求,按照检疫程序和检疫规范进场进户对动物开展疫病的现场检疫,是法定的行政执法行为,也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专业技术。在产地检疫实践工作中,产地检疫在疫病控制,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动物产地检疫的现状,重点指出了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搞好动物产地检疫不仅有利于从源头上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滋生和蔓延,也是加入WTO以后要求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虽然农业部一再强调,要求我国动物产地检疫率必须  相似文献   

16.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县境内流动的动物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所实施的检疫,即到场、到户到指定的产地实施检疫。产地检疫是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做好产地检疫可以预防、控制动物疫病把动物疫病消灭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动物和动物产品产地检疫工作是整个检疫工作的基础,是防止疫病传播和流行的第一个环节,是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及疫病追溯制度的关键控制点。开展产地检疫可以及早发现病源,尽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最早时间内把动物疫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最大程度的减少动物疫病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1产地检疫现状及主要问题天祝藏族自治县是甘肃省九大畜牧业县之一。2013年,全县主要畜种饲养量达到165.44万头(只),  相似文献   

18.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对动物调离产地前进行的检疫,即到场到户检疫,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产地检疫把动物疫病控制在产地,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和流行,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产地检疫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在检疫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检疫人员不到现场、检疫工作不到点不到位、不按检疫项目实施检疫、"隔山开证"及出现事故责任难以追究等问题,这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检疫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动物产地检疫是促进动物疫病预防的主要措施,通过产地检疫能及时发现动物疫病,对动物疫情作出准确判断,达到快速从源头上控制动物疫情传播的目的。产地检疫如果不到位,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将会流入市场,造成疫情传播及流行,对养殖业和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为把产地检疫落到实处,各级动物检疫部门和基层动物检疫站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方法,但在实际中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动物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从而有利于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工作和检疫的基础,是发现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是动物检疫工作向基层转移的重要内容和控制畜禽疫病传播的重要防线,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环节。介绍了动物产地检疫的特点和现状、产地检疫的对象、检疫的程序和方法等,并对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