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候是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现象.观测和研究物候,目的在于揭示各种物候现象之间,以及物候现象与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利用物候可以预测农时。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预报植物生长发育期、监测环境污染、划分物候季节、编制自然历,以及预测气象变化趋势等.保定是全国物候观测网点之一,作者从1985年起在保定市区及郊区进行动植物物候观测研究.本年报是1992年的观测结果及其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勤沙区70种植物的物候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物候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与活动规律对气候的反应,通过对它的观测分析,可以预测预报农时、虫害,以及判断引种植物的适应性与评价引种工作的成功与否。在林业生产中,可为适时采种、育苗、造林等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对民勤沙生植物园1980—1987年的70种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掌握农时,是农业生产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为了耕种适时,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广大贫下中农常常根据树木的物候,来指导农事生产活动。为什么要用树木的物候来指导农事生产呢?现代的气象仪器,虽然能比较精密地测量出当时的气候要素,但对于季节的迟早尚无法表示出来。可是通过树木的物侯表现,就很容易看出来了。看树木物候不仅可以予先知道宜于什么时候播种,还可以予先知道在什么时候收获。因为物侯不仅能反映当时的天气,而且  相似文献   

4.
树木的物候现象,就是树木受气候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呈现的综合反映。研究这种现象的目的,是揭示某一地区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如法国、西德、挪威、苏联、意大利等,都曾制定过地区性的物候历,用以预报农时,指导农、林业适时播种和收获;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为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森林害虫的预测预报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发生期预测方法简便、使用广泛,适合生产的需要。物候预测法是发生期预测的基本方法之一。从1980年起,我们对清原县甘井子林场发生的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了物候观测,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物候观测法对福建农林大学内108种园林树木进行物候观测,记录其周年物候数据,采用频率分布型法对植物景观物候动态进行分析并进行物候季节划分;基于物候季节划分结果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福建农林大学内15个植物群落季相景观进行评价并构建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福州物候季节划分为春夏秋3季;春季以发芽、展叶、开花为主要物候,夏季以开花结实为主要物候,秋季以结实、秋色叶、落叶为主要物候。3季中春季美景度最高,夏季最低;各季节影响美景度的主要景观因子各有不同,并据此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对南亚热带地区开展城市园林树种物候观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为营建地域性季相景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寒草地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物候是植物适应其生长环境而呈现的规律性变化,被认为是最敏感和最容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之一。植物物候及其变化是多个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气候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环境因子。为了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候与气候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更好地模拟和预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对国内外高寒草地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以温度、降水、光照和积雪为主的气候因子对高寒草地植被物候的影响,阐述了高寒草地物候观测的方法,总结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被物候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已有研究表明了物候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气候变化的趋势,且气候因素作为物候的主要驱动力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结合高寒草地植物物候已有的研究方法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生产、教学与科研提供和积累基础资料,1990年继续在河北省保定市市区及郊区选点进行动植物物候观测研究工作。仍按照《中国物候观测方法》进行规范化观测,以便与全国各地物候观测点进行资料交换。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教学与科研提供和积累基础资料,1988年在保定市区及郊区选点进行的动植物物候观测研究工作,仍按照《中国物候观测方法》进行规范化观测,以便与全国各物候观测点进行资料交换。  相似文献   

10.
经20多年一线竹蝗测报工作的不断摸索,笔者总结出一条将竹蝗各虫态的发育变化过程与测报区域的立地条件、物候特征及农事季节相结合的测报途径.为宜春市乃至全省气候环境相近的山区的竹蝗预测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桃仁蜂的虫情调查和物候观察的办法,可以采用期距法、物候法和回归预测法,对桃仁蜂的成虫出现期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物候学是研究动、植物在一年间的气候变化中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了适应一年中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古代人类“夏葛而冬裘”,现代则利用暖气、空调等设施,改变了人们对气温变化的依存条件。但长期固定生活在露地的树木,古往今来,依然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依存于气候的变化而出现萌芽、发叶、落叶和开花、结实、落果等物候现象,由于这些物候现象,是多世代以来,周而复始,重复出现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因此观测物候现象,又可以划分出当时  相似文献   

13.
物候是自然界动植物受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季节性现象,反映着动植物在年际气候变化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物候观测研究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1]。为此,笔者于2011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南郊区观测点,选取了107种常见代表性植物、9种动物、20项气象水文现象共计136项,按照《中国物候观测方法》进行观测,将观测记录分类整理列表,并进行简要分析和评述。分析结果显示,与常年平均值相比,2011年植物物候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秋季的起始提早而结束推迟;春季旱情比往年严重。其中,2011年的秋季长达68d(常年平均值为50d),是秋季最长的1年。大多数木本植物叶变色开始期和开始落叶期显著提早,完全变色期和落叶末期明显推迟。究其原因,是保定市8-9月气温比常年偏低1℃左右,且11月气温比常年平均偏高1.9℃甚至2℃,造成了秋季的延长。另外,由于2011年1-3月气温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造成了严重的春旱。  相似文献   

14.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行政区域涵盖大部分小兴安岭山地、丘陵和缓冲平原,北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邻,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主体,拥有400万hm2的林业施业区,占全国重点国有林区总面积的13%。森林覆被率高达84.5%。伊春林区有林业物候观测站,对林区气候特别是小气候进行了近30多年的观测,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物候观测资料,笔者通过这些物候气象观测资料,对伊春林区生态安全影响较大的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外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植物物候易于观测, 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国外在物候观测、网络建设和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对于推动我国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论述了国外物候观测和网络建设、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 并探讨了未来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凡生长在自然界中的树木,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开花、结实、落叶等,就叫做树木物候。一年四季不断循环,树木随着季节变化出现花开、花谢、叶黄、叶落,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树木对气候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它们能反映环境因素中极微小的变化,遇到不适宜的环境,它们即以巧妙的方式维持自身的生命而生存。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物限记载,知《汜胜之书》中说:  相似文献   

17.
植物物候是植物对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具体反映。油橄榄的物候研究,是研究油橄榄生态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物候研究,能进一步了解油橄榄与环境,特别是温度的关系,掌握物候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农业措施,以保证油橄榄的优质高产。由我所种植的阿尔巴尼亚油橄榄佛朗多依奥、爱尔巴桑、卡林尼奥、贝拉特品种中,选生长健壮,开花结果较多的各几株,作为物候观测的代表植株,自1972年开始对其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连续几年作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掌握每年核桃优良穗条产量,制定合理的穗条供应计划,有效地组织穗条采收工作,需要对穗条的产量进行预测预报.为此,急待研究出一套能应用于生产的、易于掌握的穗条产量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型.文章指出.核桃发育枝的判断和物候观测是穗条产量预测预报的基础性工作.为核桃采穗圃穗条产量长期预测预报、初期穗条产量预测以及单株优良采穗母树穗条产量预测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1982—1986年松毛虫发生期预测预报的研究资料统计和分析,采用期距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和物候预测法对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报,均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昆明树木园云南红豆杉人工林的物候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昆明树木园1983年定植的云南红豆杉人工林为对象,经2007~2008年连续两年的物候观测,获得了该人工林云南红豆杉的物候期数据,以此了解了其物候特性:(1)4月15至30日为云南红豆杉的集中落叶期;(2)云南红豆杉种子集中成熟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3)云南红豆杉种子成熟的物候特征在个体间差异较大.通过1991~1992年和2007~2008年的物候特征比较,看出昆明树木园云南红豆杉人工林的云南红豆杉生长发育期有提前的趋势,而休眠期有所延后,此物候期的变化与其气候变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