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AHP法对10个黄瓜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7个指标(单果重、心腔厚、果色、果形、果长、果宽、果柄长)的黄瓜果实外观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津优10号”、“津优13号”果实外观品质较优;“津优1号”、“津春2号”、“津育5号”、“夏丰1号”和“中农12号”果实的外观品质较好;“中农16号”、“新泰密刺”、“长春密刺”果实的外观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16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2个植株和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及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果柄长、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始花节位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植株开展度-2与果宽、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可以缩减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435%;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按各变量载荷值的大小将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果实性状、植株开展度、叶片和熟性因子。在辣椒育种中,可以按照育种目标对上述公因子或其分量进行单独选择。  相似文献   

3.
节瓜产量及主要果实性状的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1个节瓜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产量性状普遍具有杂种优势,果实性状则表现不同方向杂种优势,相对优势指数变异较大;产量及主要果实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表明,F1的产量与父本产量、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F1的果长与母本值、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高亲值呈显著正相关,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则仅与父本值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果实质量与果横径、果肉厚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果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可溶性固形物与其他果实性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供"京白梨"疏花疏果的序位选择依据,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孟悟村"京白梨"生态园内,于盛花期对花序1~7序位分别进行留花处理并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品种为"雪花梨"),果实成熟后对不同序位果实的形状、大小及内在品质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果柄指标与果实性状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序位对果实形状(果形指数)、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肉还原糖含量、类黄酮含量、石细胞含量、果肉硬度有显著影响,对果心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1序位的单果质量最大,其次是3序位和2序位;2、3序位果实更接近京白梨标准果形(扁圆形);果柄长度有随序位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果柄粗度有随序位升高而减小的趋势。果柄粗度与果实横径、可滴定酸含量呈正相关,与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呈负相关;果柄长度与果实横径、单果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综合比较,"京白梨"保留2、3序位的花和果实更有利于保证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利用EMS诱变黄瓜高代自交系6457种子获得的突变体库M_4代为试材,采用目测观察法,研究了黄瓜果实变异突变体,以期为黄瓜育种及遗传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结果表明:对6457突变体M_4代全生育期进行表型鉴定,筛选出果实变长、果实变短、果柄变短、果实短圆筒、果实无刺瘤、果实刺瘤变密、果实毛密刺等突变。其中,筛选到果实无刺瘤材料2份,刺瘤变密材料1份,毛密刺材料1份,果实变长材料7份,果实变短材料7份,果柄变短材料4份,果实短圆筒形材料1份,果实纺锤形材料1份,总的变异率达31.0%。  相似文献   

6.
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苦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的苦味等级分级标准,通过分级打分法对63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结果初期与结果盛期的商品瓜头部(花萼端)与尾部(果梗端)的苦味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间果实苦味表现不同,以华南型品种果实苦味表现最为突出;结果初期与结果盛期果实头部苦味差异极显著,果实尾部苦味差异不显著;结果初期果实头部与尾部苦味差异不显著,而结果盛期果实头部与尾部苦味差异极显著;筛选出黄瓜果实苦味平均分1的材料3份,分别为1号、2号、33号;果实苦味为0的材料20份,其中华南型1份,华北型8份,腌渍型2份,欧洲温室型9份。  相似文献   

7.
农望长尖是以T414为母本、M10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耐寒早熟,果实羊角形,果长20~22 cm,果横径2.6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35 g,青果浅绿色,果形整齐顺直,中辣,有鲜味,质脆,口感好,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667 m2产量可达3 400 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保护地春提早、秋延后及早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中国果菜》2012,(6):39-39
黄瓜的果柄一端有时稍带苦味,有时整个果实均有苦味,不堪食用,严重影响食用及商品价值。发生原因:黄瓜苦味物质是一种葡萄甙。带有苦味是一种返祖现象,黄瓜的祖先多有苦味,目前栽培的品种经过人为地选择,大多数没有苦味。发生苦味与植株的年龄有关。一般较老的植株上生长的果实和过熟的果实带有苦味的较多。根系损伤、植株生长不良时,所结的瓜也多带有苦味。此外,  相似文献   

9.
不同原产地杏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91份杏品种(华东地区11份、华北地区25份、西北地区18份、西南地区12份、东北地区13份、中南地区3份,欧洲3份,美洲3份,大洋洲2份,朝鲜1份)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约占总可溶性糖的74%和总有机酸的66%:果实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华东地区品种果实蔗糖平均含量较高,朝鲜品种则较低:美洲品种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含量均较高,朝鲜品种则较低;中南地区品种果实苹果酸和总酸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原产区。另外,果实蔗糖含量与总糖、山梨糖醇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山梨糖醇和总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山梨糖醇含量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酸含量与奎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与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1-MCP处理对果实常温贮藏[(20±1)℃]的保绿效果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库尔勒香梨果皮颜色逐渐褪绿转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MCP处理的L*值和b*值均低于对照,h°值高于对照,贮藏第20~30 d,a*值低于对照。1-MCP处理抑制了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速率,推迟了库尔勒香梨常温贮藏期间的呼吸高峰,并显著抑制乙烯释放速率。贮藏第30 d,1-MCP处理种子颜色指数低于对照,果柄保鲜指数在整个贮藏期间均高于对照,果皮和果心相对电导率始终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果实乙烯释放速率与贮藏天数、果皮颜色(L*、a*、b*值)均呈显著正相关,与h°值、果柄保鲜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果柄保鲜指数与贮藏天数、a*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h°值呈显著正相关。综上,采...  相似文献   

11.
枣裂果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浸水模拟降雨、石蜡制片和显微测量技术,以极易裂、中抗和极抗裂品种为材料,测量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大小及其变化,探讨成熟期枣裂果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表皮厚度差异极显著,且极抗裂品种表皮最厚,极易裂品种最薄,中抗品种居中,表皮越厚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梗洼下空腔与枣果比率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比率最小(0.24%~0.26%),极易裂品种最大(0.62%),梗洼下空腔越小越抗裂。不同裂果等级枣品种之间果肉空腔大小差异极显著,极抗裂品种最小(3 380.82~3 879.12μm2),极易裂品种最大(9 300.49~10 809.86μm2),果肉空腔越小越抗裂。果肉细胞大小没有显著差异,但果肉细胞的吸水速显著不同,极易裂品种果肉细胞吸收最快,极抗裂品种最慢,中抗品种居中,果肉细胞吸水越慢越抗裂。这些研究表明枣果表皮厚度、梗洼下空腔、果肉空腔和果肉细胞的吸水速度共同决定了枣的裂果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辣椒品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4个辣椒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形、商品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商品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产与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果纵径与商品果横径、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商品果横径与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正相关;商品果肉厚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熟性与光泽呈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865%,能综合辣椒农艺性状的的大部分信息。经聚类分析,在类间距离为10时,14个品种分为五大类。第Ⅰ类为灯笼形黄果,表皮光泽;第Ⅱ类为方灯笼形甜椒;第Ⅲ类为大果型辣椒,单果质量较大;第Ⅳ类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第Ⅴ类为长果形的薄果肉长羊角椒。经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项综合分析,确定‘峰冠’单果质量较大,但病毒病抗性较差,建议在石家庄地区早春种植;‘尊虎六号’‘改良大果虎皮椒’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产量也较高,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产量较低、病毒病抗性较差及辣度较大(石家庄地区不喜欢太辣的品种),因此均不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若干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24份枇杷种质果实11个性状的分布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果实纵经、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宽度和深度等11个性状存在广泛的分布,变异系数在11.81%~48.92%之间,分布区间以单果重为最大,果形指数为最小;(2)果形指数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在0.91~1.10之间的种质果形最为丰富;(3)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可食率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果实纵经、单果重、萼筒深度、可食率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易发生弯曲的品种‘长春密刺’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 技术从果皮中分离并克隆了14-3-3 蛋白基因,并将此基因命名为Cs14-3-3。Cs14-3-3 基因cDNA 全 长792 bp,编码263 个氨基酸,分子量29 589.287 Da,等电点为4.58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此基因含有 14-3-3 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域,与其他物种14-3-3 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75%以上,编码的氨 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85%以上,属于14-3-3 蛋白基因家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对顺直果 实和弯曲果实腹部及脊部在果实开花的2、4、6、8、10、12 d 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果实发育各个时期,Cs14-3-3 的表达量均为在弯曲果实腹部 > 顺直果实 > 弯曲果实脊部的表达量;在 各个部位,Cs14-3-3 在果实开花2 d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开花后其他时期。试验结果表明,Cs14-3-3 基因为 黄瓜果实弯曲相关基因,在黄瓜果实开花早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4份黄瓜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弱光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索黄瓜苗期耐弱光性鉴定的最适宜光照强度与最佳鉴定时期,同时对黄瓜苗期耐弱光性进行鉴定,并对黄瓜苗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植株干质量降低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黄瓜苗期与成株期耐弱光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mol·m~(-2)·s~(-1)弱光胁迫20d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弱光筛选的快速鉴定指标。成株期产量的降低率与植株干质量的降低率均能反映成株期品种间耐弱光性的差异。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的耐弱光性表现一致。W_(25)的耐弱光性较强,W_5的耐弱光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津优48号是以优良自交系P-1和D59-1-1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主蔓结瓜为主,坐瓜率高,畸形瓜率低.瓜色深绿,有光泽,瓜条长35 cm左右,单瓜质量230 g左右,瓜把小于瓜长的1/7,瓜腔小于瓜横径的1/2,口感脆甜.经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黄瓜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抗病...  相似文献   

17.
翠玉是96481-1-自混-1和2003710-4-短配制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短圆筒形、浅绿色,瓜条顺直,表面光滑无棱沟,刺白色、稀少。平均瓜长17.5 cm,单瓜质量123 g,瓜把长2.3 cm,肉厚占横径的比例在58%左右。田间表现抗枯萎病,中抗白粉病。苗期人工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霜霉病、炭疽病。商品性好,风味品质优良。平均折合667 m2产量为4 135.1 kg,比对照翠绿增产48.4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西葫芦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 研究了西葫芦3个杂交组合5个果实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各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 在3个组合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 3个组合中大多数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果肉厚的显性效应值为正值, 超过或者接近加性效应值。瓜柄长的显性效应值为负值。果长、果径及果形指数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较大。瓜柄长和果肉厚性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较小。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