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核心提示:三聚氰胺的查处工作目前初战告捷,但奶站的治理整顿和奶业的生产秩序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其给消费者带来的消费恐慌心理的完全消除、居民乳品消费信心的完全恢复尚需更长时间。另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透过对实体经济影响进而对乳品消费影响不容低估。乳制品行业2008年是全行业性亏损,2009年则以恢复为主。奶业重振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2.
我国奶业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奶业生产形势良好,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乳品进口持续增长,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鲜奶零售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衡;城镇居民乳品消费保持平稳。2005年我国奶业生产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1年7~8月份国内奶业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明君 《中国奶牛》2011,(19):16-20
本文概述了2011年7~8月份国内奶业市场情况,分别从生鲜乳价格、饲料生产及价格、乳品生产、乳制品贸易、乳品消费5个方面对近期国内奶业市场进行了分析。近期生鲜乳价格小幅下降,饲料价格继续上涨。2011年前7个月,乳制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3.9%,乳品进口同比增长24.27%;乳品出口继续回升,量价同比双升。  相似文献   

4.
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我国奶业发展呈现阶段性过剩,在苜蓿、豆粕等饲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生鲜乳实际收购价格逐步下降,奶牛养殖两头承压,乳品企业面临消费需求不振与奶源消化压力持续加大的困境。我国居民乳品消费量不足,是全面进入小康阶段后,制约居民膳食营养改善的一个短板。如何快速提升消费、实现乳品向生活“必需品”转变,不仅对稳定奶业发展意义重大,长期也是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民健康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邵晞 《兽医导刊》2010,(4):50-50
近年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对食品需求结构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使中国奶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和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养殖不规范、铺摊子、无序发展和竞争、追求数量、重医治轻饲养等问题,奶业陷入低质量增长之中。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底毒奶粉事件,给乳品消费蒙上了阴影,乳品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乳品安全何在?  相似文献   

6.
乳品的人均占有量和人均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领导人对发展奶业十分重视,国家把奶业列入畜牧业的突出发展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近年来,国内乳品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为我区、市奶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据预测“十五”期间乳品的市场规模平均增长率约为25%~30%,其中液体奶平均增长30%,可见我国乳品市场消费前景十分广阔。我区是全国畜牧业基地之一,奶业是我区畜牧业生产最有发展潜力,近年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我区有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为发展无污染绿色食品提供了独特的自然…  相似文献   

7.
<正>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菜篮子"产品。2007年我国奶业发展很不平静:前期奶牛养殖生产发生不良事件,后期乳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乳品进出口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对此,中央政府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法规,支持奶业生产,促进乳品消费,规范企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效,奶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消费信心显著增强。到2025年,奶业实现全面  相似文献   

9.
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泰国等这些亚洲国家的奶业得到快速和蓬勃的发展,已成为亚洲奶业发展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引起了国际奶业界的广泛关注。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吉姆认为:“随着亚洲各国人民对牛奶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各国政府对奶业的重视,以及乳品企业对牛奶的宣传,亚洲奶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奶业形势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奶业生产形势良好,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乳品进口持续增长,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鲜奶零售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城镇居民乳品消费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奶牛》2012,(1):63-63
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定于2012年6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为交流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乳品市场与消费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成果,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国内外奶业技术交流与经验推广,推动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经中国奶业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乳业》2006,(5):4-7
2006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重庆江北区光大奶牛科技园养殖基地时深情地留言:“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同时还提出:“希望你们能让我梦想成真”。总理的留言和梦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更是深受鼓舞,纷纷采取各种形式、制定各种措施加大对奶业发展和乳品消费的宣传.引导和管理力度。农业部于2006年5月11日在京召开了“加快奶业发展,促进乳品消费”的新闻发布会.中国奶业协会联合各地方奶业协会及各大乳业集团于2006年5月12日向全行业发出了“促进奶业发展扩大乳品消费”的倡议书。拳刊记者4月29日赴重庆光大奶牛科技园进行采访。现将有关内容刊登如下,和乳业界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3.
专题论述振兴奶业增长经济强盛民族我国奶产业要发展呼唤中国的“白色革命”大力发展水牛业加速我国奶业发展高新技术与乳业和乳品工业……2002.1中国奶业呼唤苜蓿产业的协调发展2001年奶业形势判断与2002年展望倡导乳品消费利国利民………2002.2杜青林部长谈奶业中国奶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苜蓿产业建设的建议……2002.3脚踏实地,措施配套,调整优化奶业结构在2002年深圳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的讲话……………………2002.4液态奶的无菌包装———未来牛奶包装发展的趋势南海市水牛奶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定于2014年6月1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为加强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市场与消费、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推广奶业生产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经中国奶业协会研究决定,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出版大会论文集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奶牛》2014,(2):63-63
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定于2014年6月1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为加强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市场与消费、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推广奶业生产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经中国奶业协会研究决定,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出版大会论文集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奶牛》2013,(20):74-74
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定于2014年6月1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为加强原料奶生产、乳品加工、乳品市场与消费、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借鉴推广奶业生产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经中国奶业协会研究决定,向全国征集大会论文,出版大会论文集并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12,(3):33
鲜奶吧是在我国奶业发展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奶业产销一体化经营新模式。鲜奶吧的兴起和发展,在拓宽乳品消费渠道,拉动乳品消费,推动产销一体化经营,促进奶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组织编撰的大众奶业科普读物——《奶业科普百问》正式出版发行。强健国民体质,筑梦健康中国。牛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接近完美的食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奶业是国计民生与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近年来实行了史上最严格的监管措施,奶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乳品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我国已成为奶业生产大国,但乳制品消费仍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乳品消费,科普先行。为加强奶业公益科普宣传,引导乳品消费,振兴民族奶业,农业部奶业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3日,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会议指出,奶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乳品是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奶业振兴揭开了新篇章。2020年,全国牛奶产量比2015年增长8.2%,规模以上乳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26.1%,乳制品人均消费比2015年增长20.4%,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会议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奶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国务院办公厅奶业振兴意见为遵循,着力提升奶业整体素质,统筹推进奶源基地建设与饲草料种植和乳品加工配套衔接,推动奶业节本提质增效;要筑牢质量安全根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20.
乳品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但在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城乡居民的奶类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年人均乳品消费量.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奶类供应量130kg/年的水平(FAO数值)。巨大的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力,如何扩大乳品消费的地域及消费群体是进一步挖掘未来中国乳品市场潜力、寻求奶业发展的突破口,也是难点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