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华县苦丁茶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贡堂 《茶叶》2003,29(2):104-105
以金华县箬阳贡堂茶厂为主的“金华县苦丁茶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 ,经 2年来的努力 ,在苦丁茶资源分布 ,苗木培育 ,生物学特性观察 ,苦丁茶初加工、袋泡苦丁茶加工及其企业标准制定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金华县苦丁茶资源调查与繁育1 .1 苦丁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苦丁茶产品以大叶冬青叶为原料加工而成。大叶冬青 ( Ilex lati-folia Thunb)为冬青科冬青属树种 ,系常绿大乔木 ,树皮灰黑 ,小枝粗壮。叶片大而厚韧质 ,互生 ,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 ,长 8~ 2 5 cm,宽 4.5~ 9cm,叶尖短 ,渐尖或钝 ,叶缘疏生锯齿…  相似文献   

2.
大叶冬青苦丁茶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珍贵药用植物资源,近几年来市场对大叶冬青苦丁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综述大叶冬青苦丁茶化学成分、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苦丁茶的形态特征及保健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丁茶名目繁多,据《本经逢原》载苦丁茶为冬青科枸骨(Ilex Cornuta Lindl.)和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的叶。这两种植物的叶主要用作药材。这里把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叫做“苦丁茶”。此外,江苏、安徽两省民间用茶叶加枸骨煎汁焙制而成者,也称为苦丁茶。四川、贵州民间也将木犀科序梗女贞(Ligustrum Pedunculare Rehd.)的叶和日  相似文献   

4.
苦丁茶大叶冬青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不同剂量的苦丁茶大叶冬青提取液喂饲高脂模型大鼠,采用Transansi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及各高脂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脂质含量。结果苦丁茶和月见草油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指标(P<0.05),对HDL-C、LDL-C、 AI、R-CHR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证明苦丁茶大叶冬青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苦丁茶(Ilex Latifalia Thunb)系多年生常绿乔木,属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其药用功能和保健作用明显,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和高热地区人群的喜爱。苦丁茶叶片俊秀,株型紧凑,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因苦丁茶有性繁殖速度慢,种子播种后6-8个月才能萌发.发芽率低于60%,扦插繁殖成活率低,而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大量种苗。笔者经过试验研究,基本掌握了苦丁茶组培快繁的相关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叶冬青苦丁茶多糖提取、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冬青苦丁茶经85%乙醇溶液脱脂、热水提取、S-8大孔树脂脱色、醇沉、干燥,得到大叶冬青苦丁茶粗多糖。粗ILPS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4个多糖组分ILPS-1,ILPS-2,ILPS-3和ILPS-4。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体外清除自由基(DPPH.自由基,O2^-.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以及螯合金属离子能力。结果表明,大叶冬青苦丁茶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能力与多糖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制作工艺对苦丁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丁茶原料有多种,如大叶冬青、木犀科女贞等。目前在市场上销售较多的苦丁茶是采用木犀科女贞(Liustrum Iucidum Ait)和长叶女贞(Ligustrum Compachum Hook.f.etThoms.)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苦丁茶因具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杀菌止痒等功效而被广为饮用。近年来,关于苦丁茶的报道较多,但都局限于对其化学成分和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苦丁茶化学成分分析童小麟,唐明德(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8)苦丁茶系冬青科(Aqifolilceae)植物一新种─—苦丁茶冬青(IlexKudinchaC.J.Tseng)之叶加工而成。主产于广西、广乐、海南,近年湖南、福建、浙江、...  相似文献   

9.
贵州苦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姚雍静 《茶叶》2005,31(3):185-186
苦丁茶又称苦簦茶,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教授考证,古代文献所指的皋芦(或瓜芦)就是现今的苦丁茶。成书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的《桐君录》记载:“南方有瓜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宵不眠”,说明我国民间习惯饮用苦丁茶至少有1800年的历史。《中药大辞典》记载:“苦丁茶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  相似文献   

10.
苦丁茶又名大叶冬青,属冬青科,系珍、稀、特植物,历来作为代用茶或掺在茶中饮用。我省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两广引种,并在湘南、湘西南等地进行试种,初步取得了一些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1)苦丁茶园不应间种其他作物(至少是定植后第一年里),特别是一些能与苦丁茶争水的作物,如花生、西瓜、红薯等。例如1990年湘南某试种基地,在苦丁茶园地里间种花生。7~8月份干旱季节,花生与苦丁茶苗争水,导致部分苦丁茶苗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微量元素对苦丁茶冬青新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对生长一致的植株修剪后,依据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喷施一定浓度的铁(Fe)、锰(Mn)、铜(Cu)、锌(Zn)和硼(B),20 d后,摘取新稍,测定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苦丁茶冬青新稍的伸长,Mn处理能显著增加叶长,Zn处理能显著增加叶长和叶宽,B处理能同时增加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Cu、Zn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相似文献   

12.
苦丁茶,据考证,其物名的出现始于东汉(公元25~225年),迄今已近二千年的历史。 历代医药书籍记载,苦丁茶有散风热、清头目、生津止渴、消食提神、杀菌止痒、降压减肥等多种药理功效。 1.苦丁茶学术分类及其商业名称现状 据报道,目前在学术分类上被称作苦丁茶的已有64科11种植物,其中较常见的主要是冬青科(Aqifolilceac)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 Thunb)、冬青科苦丁种(llex kudincha c.J.Tscng),冬青科枸骨(Ilex cornuta lindl.),犀科日本毛女贞(Ligustrum japonlcum Thunb.Var.pubescens koidz.)、木犀科粗状女贞(Ligustrum robustum BL.)、木犀科序梗女贞(Ligustrum pcdunculare Rehd.)及藤黄科属的  相似文献   

13.
珍稀植物代用茶—苦丁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杖洲 《茶叶》1995,21(1):39-40
苦丁茶又称茶丁、苦(艹登)、皋卢,冬青科冬青属大叶冬青种,植物学名Ilex latifolia Thunb,为珍稀植物代用茶。由于植株雌雄异株、雌雄异花,结实率低,繁殖后代能力极弱,人工栽培甚少,大部分处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零星分布,资源越来越稀少,已成为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资源。 近几年来,随着绿色食品的兴起,苦丁茶成了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消费量日趋增大,出口内销货缺价扬,前景看好,每公斤出口价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苦丁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丁茶(IlexkudingchaC.J.Tseng),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菜种常绿乔木植物,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在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市均有种植及野生,作为传统的保健饮料,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药用饮料植物。苦丁茶的叶味苦、性凉。采其嫩叶和芽制成的成品茶,尝之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消炎解毒、生津止渴、润喉止咳、解酒除烟积和减肥的功用。苦丁茶药用有止痛、抑菌、解痉、降压等效能,治癍瘀、腹痛、疟疾、病后烦渴和燥热喉咙肿痛等症有疗效。苦丁茶气味清鲜芳…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部分地区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绿茶为对照,对浙江及部分地区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苦丁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茶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苦丁茶之间地域差异影响不明显,但在大叶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之间差异显著,大叶苦丁茶中钾、钙、镁、镉元素含量要显著高于小叶苦丁茶,而铅、铜元素含量则小于小叶苦丁茶.  相似文献   

16.
苦丁茶,植物名大叶冬青,俗名茶丁。用其叶制成茶泡饮,滋味浓厚并有独特的甘苦味。据记载,常饮苦丁茶有清暑解毒、提神醒脑、降脂减肥、健胃强身、利尿降压及消炎、防癌抗癌,延年益寿等功能,是珍贵的天然药用保健饮料。苦丁茶与茶叶有不解之缘,古人谓“点登”、“点茶”,就是在茶叶中渗入少许苦丁茶,“一分茶丁千分水”,则茶色清碧,微苦回甘,清适爽口。一、对环境条件要求1.温度:苦丁茶最适宜于亚热带温暖的环境条件,具有耐热、喜荫的特性。要求年平均气温15℃以上,≥10℃年积温4500℃以上,低于0℃时会产生冻害,高于35℃又…  相似文献   

17.
苦丁茶是我国民间的一类传统代茶用植物,其药用饮用价值俱佳。本文对冬青属苦丁茶的保健功效及利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近20种植物在不同地区作苦丁茶使用,其中包括木犀、蔷薇、冬青、藤黄、紫草等科,各地作苦丁茶使用的植物不同,但多数地区主要以木犀科女贞属中的不同种作苦丁茶使用。据《浙江药用植物志》载:“苦丁茶主治风热头痛、目赤肿痛、鼻炎、口腔炎;外治乳腺炎初期,烫伤、黄水疮、骨折肿痛”。同时,《四川药品标准》载:“苦丁茶有祛痰、镇咳、平喘、消炎作用,用于治疼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苦丁茶冬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苦丁茶冬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进行大叶冬青混交试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马尾松比较适合试验地气候、土壤,马尾松是大叶冬青的较佳混交树种,大叶冬青×马尾松混交能够促进大叶冬青和马尾松的生长,可在同立地条件林地进行推广;建柏、乳源木莲与大叶冬青混交也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林木的生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营造大叶冬青和建柏或乳源木莲的混交林;光皮桦不能适应该立地条件,大叶冬青和光皮桦混交林的生长状况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